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205780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质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质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9 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学习目标: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学习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与学法:讲授法与质疑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 一 课 时一、阅读“单元导读” ,引入新课指名读“单元导读” ,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课题)二

2、、自由朗读,自主预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小黑板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

3、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演中促读,演中理解: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 “嘲鸫” ,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 “踌躇” ,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 “啄” “拉” ,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

4、”字。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颓丧” ,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 。然后范写“愚蠢” ,学生在草稿本上

5、写两遍。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第 二 课 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比较句子,体会“悲叹” “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

6、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 ,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

7、师及时了解情况。9 自然之道自然之道误导众幼龟“我们”救一只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违反“自然之道” ) 事与愿违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习目标认识“卓、盔”等 7 个生字,会写“牺牲”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法与学法:导引法与读议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

8、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 (出示课题)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

9、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3)指导朗读(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

10、,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指导朗读。(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

11、感受。2) “本来却被”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

12、出来。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 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B 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C 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 “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

13、,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出示数据资料:在过去 10 年里,200 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 600 万儿童受伤,100 万儿童成为孤儿。87 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 6000 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 1 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 30 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 ,许多人还不到 11 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6、 (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

14、烈的呼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指导实践,升化情感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四、课外延伸短暂的 40 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五、板书设计: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悲痛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忧虑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