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4205759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分)1. 2013 年 4 月 24 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 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 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 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答案:答案:D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鉴别。解题思路:根据地沟油和油脂的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地沟油

2、的成分是油脂,油脂和矿物油都能燃烧,故 A 错误;选项 B 中,矿物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故 B 错误;选项 C 中,油脂和矿物油的密度都比水小,故 C 错误;选项 D 中,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可水解,生成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都易溶于水,不分层,而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还分层,故 D 正确。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D。规律总结:规律总结: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加工流程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后,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称为老三套(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其主要两个步骤是溶剂精制

3、去除芳烃等非理想组分和溶剂脱蜡以保证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与性质。知识点:知识点:0305004008 油脂、糖类、蛋白质和核酸;0305004008001 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试题难度:试题难度:1关键字:关键字: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主要用途年级:年级:0302;03032. 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 都是共价化合物 B. 都是离子化合物C.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答案:C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化合物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等知识。解

4、题思路:根据氰酸铵(NH4OCN)和尿素CO(NH2)2的组成和结构、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分析。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氰酸铵属于铵盐,是离子化合物,故 A 错误;选项 B 中,尿素是共价化合物,故 B 错误;选项 C 中,氰酸铵和尿素的分子式均为 CON2H4,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简式不同,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选项 D 中,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而氰酸铵与尿素属于化合物,故D 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C。规律总结:规律总结:有机物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本质在于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指下列三种情况:(1)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

5、起的异构现象。(2)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和 CH3CHCHCH3。(3)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炔烃与环烯烃;醇和醚;酚与芳香醇或芳香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知识点:知识点:030500400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0305004001003 同分异构体;0305004001001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种类特点试题难度:试题难度:1关键字:关键字: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种类特点年级:年级:030

6、1;0302;03033. 230Th 和232Th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 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 T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 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31C. 232Th 转换成233U 是化学变化 D. 230Th 和232Th 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答案:D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与性质。解题思路:根据元素质量数的定义分析 A;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分析 C;根据同位素的性质分析 D。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元素的质量数是由核素的质量数与其

7、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含量计算出的平均值,故 A 错误;选项 B 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含量计算出的平均值,故 B 错误;选项 C 中,232Th 转换成233U 是原子核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故 C 错误;选项 D 中,230Th 和232Th 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 D 正确。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D。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

8、扩散本领)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知识点:知识点:0305005001 原子结构;0305005001002 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0305005001003 元素与同位素试题难度:试题难度:1关键字:关键字: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年级:年级:0301;0302;03034. 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 碘和干冰的升华 B. 硅和 C60的熔化C. 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 溴和汞的汽化答案:答案:A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分子间作用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时应正确理解

9、物质的种类、晶体的类型以及晶体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碘和干冰均为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二者升华时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 A 正确;选项 B 中,硅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C60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 B 错误;选项 C 中,HCl 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KCl 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故 C 错误;选项 D 中,溴汽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的是金属键,故 D 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A。规律总结:规律总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汽化就

10、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小;液体和固体的存在,正是分子间有相互吸引作用的证明;而液体、固体的难于压缩,又证明了分子间在近距离时表现出的排斥作用。知识点:知识点:0305005004 分子的性质;0305005004007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0305005003化学键;0305005003001 化学键;试题难度:试题难度:3关键字:关键字: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化学键年级:年级:0301;0302;03035. 374、22.1Mpa 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

11、的 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A. 显中性,pH 等于 7 B. 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 显酸性,pH 小于 7 D. 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答案:答案:B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水的 pH、相似相溶原理。解题思路:根据纯水显中性,以及温度与 pH 的关系分析 A、C;根据题给信息分析C、D。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C 中,超临界水中虽然含有较多的 H+和 OH,但纯水呈中性,水中 c(H+)c(OH) ,又由于温度高于室温,因此 pH7,故 A、C 错误;选项 B、D 中,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以确定超临界水表现出非极性溶剂

12、的性质,故 B 正确,D 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B。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对于 H2O,虽然与 CO2有相似类型的分子式,也同样有极性共价键,但二者分子的极性却不同。CO2是空间对称的直线型,所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2O 是 V 型,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作为溶剂称为极性溶剂。知识点:知识点:0305002006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0305002006002 溶液的 pH;0305005004 分子的性质;0305005004002 分子的极性试题难度:试题难度:3关键字:关键字:溶液的酸碱性及 pH;溶液的 pH;分子的极性年级:年级:0302;030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二、单项

13、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分)6. 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 原料利用率高 B. 设备少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 原料易得答案:答案:A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侯氏制碱法和索尔维制碱法等化工知识。解题思路:根据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侯德榜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故 A 正确;选项 B 中,设备少并不是侯氏制碱法的突出优点,故 B 错误;选项 C 中,循环利用的物质多并不是侯氏制碱法的突出优点,故 C 错误;选项 D 中,二者的原料相同,

14、工艺不同,故 D 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A。规律总结:规律总结:索尔维法制碱与侯德榜制碱法均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相同,在第二个过程中,索尔维法再用 Ca( OH)2溶液与含 NaCl、NH4Cl 滤液作用得到循环利用的 NH3时,有一部分原料 NaCl 伴随 CaCl2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造成 NaCl 的利用率降低;侯德榜制碱法在第二步分离 NaCl、NH4Cl 的滤液时,是向低温滤液中通入 NH3使 NH4Cl 析出,最后得到溶液基本上是饱和 NaCl 溶液,可循环利用,提高了 NaCl 的利用率。知识点:知识点:0305008002 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0305008002004

15、 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及产品的种类试题难度:试题难度:3关键字:关键字:工业制备纯碱的两种方法的原理;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及产品的种类年级:年级:0302;03037. 将 X 气体通入 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 Y 气体,有沉淀生成,X、Y 不可能是( )A. X:SO2;Y:H2SB. X:Cl2;Y:CO2C. X:NH3;Y:CO2D. X:SO2;Y:Cl2答案:答案:B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尤其是一些常见气体,应准确掌握其性质。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 SO2、Cl2、NH3等气体的化学性质。解答过程:解答过程:解:选项 A 中,通入

16、 Y 后会生成 S 沉淀:SO22H2S3S2H2O,故 A 错误;选项 B 中,通入 Y 后会不反应,故 B 正确;选项 C 中,通入 Y 后会生成 BaCO3沉淀:2NH3H2OCO2(NH4)2CO3, (NH4)2CO3BaCl2BaCO32NH4Cl,故 C 错误;选项 D 中,通入 Y 后会生成 BaSO4沉淀: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故 D 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 B。规律总结:规律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漂白性;氧化性:SO22H2S3S2H2O;还原性:能被Cl2、Br2、I2、Fe3、KMnO4、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态硫元素,SO2X22H2OH2SO42HX(X 代表:Cl、Br、I) 。知识点:知识点:0305003004 氯及其化合物;0305003004002 氯气的性质;03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