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4998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多样化诵读,激诵读热情摘要: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教者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了多种诵读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引导他们与先哲在诵读中实现交流与对话。教者主要的方式有;哲思故事导读、文本对照思读、创设情境吟诵、配以音乐吟唱,多层次诵读等。关键词:兴趣 故事 对照 情境 音乐 多层次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中国古代的教育就非常重视诵读。1904 年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诵读教学虽然有专家提倡,但总体还是趋于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

2、,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试,从而忽略了诵读,忽视了对语感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以来,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新颁发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要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诵读就是积累知识和习得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1】在文本的阅读方式上,不同的作品常常有不同的特点,根据意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往往能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甚至爱上诵读文本这种品读课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

3、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 特别是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已经足够让他们在经典作品中与先贤圣哲对话,从中汲取促进自身发展的思想精华。 【2】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者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了多种诵读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引导他们与先哲在诵读中实现交流与对话。教者主要的方式有;哲思故事导读、文本对照思读、创设情境吟诵、配以音乐吟唱,多层次诵读等。一、历史故事导读,导意蕴。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述历史名人刻苦诵读作品的故事,引导学生生发仰慕之心,并“汲汲然”欲效之。例如讲述东汉的才女蔡文姬苦背古书及典籍,使四百多篇古籍得以保存到现在,挽救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唐

4、朝的韩愈幼时家境贫寒,却“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终于“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课文中选录的大部分古诗文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教者可将意蕴深长、优美生动的诗句转换成一个个动人心腑的故事,让学生在历史故事的感染下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的真实情怀,感悟作者灵魂所系,从而提升古诗文诵读的层次和境界。二、文本对照思读,思韵味。在教学中,若把把内容和题材相近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引申到白朴的天净沙秋 。2并由教师出示这两首词让学生

5、诵读,接着,适时引入诗人的简介及诗的背景资料。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进行细腻的比较和诵读,读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品味出它们各自悠远深长的韵味,再以诵读形式进行表达,真正读出诗情。在文本中,诵读很容易满足于肤浅的表层理解,这会使诵读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诵读孔乙己时,对孔乙己形象的准确理解是个难点,而在教学实践中,恰恰有一些学生所提取的关于孔乙己的意象仅仅停留在“可笑”这个层面上。为了使学生透过孔乙己的“可笑”去认识他的“可悲” ,教师就可以抓住作者对孔乙己入场和退场时两次典型的肖像描写,运用多媒体对孔乙己两次不同的肖像特征进行镜头组合后展示,在对照修正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意象,从而更好地去诵读文本

6、。 三、创设情境吟诵,吟情思。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教者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在教读石缝间的生命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先行诵读,结果学生们都读得慷慨激昂,并且觉得自己读得相当不错。在这时,我播放了一段

7、大自然中倔强成长的生命的苦难历程的视频。学生看着视频电影,感受着那种历经风霜的平静、痛苦与不屈,才真正明白了文本的意境。接着学生再次诵读,这次颂读的效果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慷慨激昂变得深沉厚重了许多。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地方出现的不同语句之韵味,往往容易运用相同的诵读方法,这很容易调入机械主义、甚至是教条主义的框框里。这就需要教者做实事的诵读引导,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意境,从而真正品读其内涵。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第一段只有一句话。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句话在朴素的叙述中蕴涵着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在办丧事还须借钱的惨

8、淡光景下, “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就更难能可贵了。文本这平平常常的词语中洋溢着一片浓浓的爱子之情;“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诵读这些句子时,教者做了恰当情境创设,分别冠以不同的主题:“淡淡的追念”(辅以忧伤淡远的图画) , “平淡的真情” (辅以清茶绕袅的画面) “无限的怀念” (辅以远去不可追回的思念画面) 。这样一来,学生便在浓浓的思父意境中倘徉而无法自拔,余音袅袅,情思绵绵。四、配以音乐吟唱,抒真情音乐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它能很好地把文本氛围恰如其分地渲染出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比如教学乡愁一

9、文,就可以把抽象的乡愁,通过形象的月亮,海峡,游船等形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乡愁。与此同时,诗歌还具有音韵性,古代诗歌大都可以配乐歌唱,所以还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形式来为诗歌传神。如指导朗读古诗水调歌头 ,我制作课件时,在出示图片的同时播放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聆听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3一个明月当空,诗人思念家人的环境中。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接着,让学生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大声读,反复练习。最后,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同时,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五

10、、多层次诵读,品灵韵对文本的诵读不可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地诵读,由表及里,由淡入浓,有如竹笋剥壳,直指文本的灵魂深处。进行多层次的诵读,每读一次都有更深一层次的领悟。唯有这样,才能读出文本之“味” ;唯有这样,才能牢牢握住作者之“意” ,唯有这样,才能读出学生的个体之“悟” 。比如我在教学纪弦的一片槐树叶这首现代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读:理解诗意。教师范读,使学生从整体上基本把握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一叶寄乡愁)二读:体悟情感。学生试读,要求把握节奏、感情,并找出表现诗歌感情的词语。三读,揣摩精髓。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意境?(诗歌托一片槐树叶寄诗

11、人思乡盼归之情,以槐树叶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束。 )四读,延伸拓展。比较诵读余光中的乡愁 ,品读不同的表现手法、意象及意境。当然,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也是比较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之一。 【2】正如迟子建所言“文章被诵读,如同食物被咀嚼,你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奥秘。如果一道美食仅仅只能看,却不能品味,就如同好文章违背诵读一样,难解其真味。 ”就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一起努力,让那琅琅的诵读声溢满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琅琅的诵读声灿烂在每一个追逐幸福的课堂上!参考文献:【1】郭冉;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9,硕士 M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网络出版年期)2009 年 11 期 (分类号)G633.3【2】戴微;西南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2010, 硕士M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 (网络出版年期)2010 年 08 期 (分类号)G633.3【3】 肖玲;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硕士M 中学阶段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网络出版年期)2010 年 08 期 (分类号)G6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