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4289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电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报告实验项目:二极管测温电路的设计专 业: 所属学院: 年 级: 姓 名: 学 号:报告时间:2013 年 1 月一. 实验目的设计二极管测温电路,实现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报警。二设计原理利用二极管的节温特性,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比较等环节,最终通过发光二极管或音响的方式输出指示。三整体设计方案(一)四个模块:1. 精密稳压电源模块:由 TL431 和电阻、电容等组成精密稳压电路给二极管节温转换模块供电。2. 传感器和前级放大模块:由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位器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将二极管的节温电压放大并转换为差分电压输出。3. 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由运放和电阻组

2、成差分放大电路,将二极管节温转换模块的差分小电压进一步放大,并转换为单端输出。4. 比较报警模块:由电阻和运放组成比较器,利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温度的超限来达到报警。(二)整体设计思路:利用二极管的节温特性,将二极管的温度变化转化为差分电路的电压变化,再转化发光二极管灯亮与否的直观感觉。前级放大电路需要稳定的 3.6V 电压,而集成运放和电压比较器需要 5V 左右的电压,故在最前端要将有一个非精密的 5V 电压转变为精密的 3.6V 电压的稳压电路。然后再利用差分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压的变化,传感器和前级放大器传感器和前级放大器 (二极管和差分放大电路路二极管和差分放大电路路)差分电压转换差

3、分电压转换 (集成运放集成运放)比较、报警比较、报警 (比较器、发光二极管比较器、发光二极管)精密稳压电源精密稳压电源 (3.6V)稳压源提供稳压源提供+5V 直流稳定电压直流稳定电压并转化为单端输出。最后在比较器的输出末端接入发光二极管,利用电压比较器来控制灯亮的变化,以此进行判断。总的来说,该实验共需以下四个模块:精密稳压电源模块、传感器和前级放大模块、差分电压转换模块、比较报警模块。对二极管上的节温特性进行一系列的转化,从而达到实验目的。(三)元件清单:1. 精密稳压电源模块:100 欧姆、1 千欧姆、2.2 千欧姆电阻各一个,TL431 稳压二极管一个;2. 传感器和前级放大模块: 1

4、 千欧姆、1.5 千欧姆电阻各两个,10 千欧姆、4.7 千欧姆电阻各一个,200 欧姆、5 千欧姆电位器各一个,1N4148 二极管六个,9012 塑封晶体管两个;3. 差分电压转换模块: LM324 通用集成运放一个,20 千欧姆、200 千欧姆电阻各两个;4. 比较报警模块:LM324 通用集成运放一个,1 千欧姆电阻三个,2、3、4 千欧姆电阻各一个,黄色、绿色 LED 各一个。 5. 通用电路板一块,焊锡 0.8 米,导线 1 米。四模块原理图(一)精密稳压电源模块:电路图如图所示:由 TL431 的元件参数表可知:V阴阳=(1+R14/R9)Vref;由于 Vref常温下的典型值为

5、 2.495V,最大值为 2.55V。为减小电路功耗并确保电路能长时间安全工作,可取 R1为 1 千欧姆,R2为 2.2 千欧姆。在输入端需串联 100 欧姆的电阻,可以防止出现短路导致的电流过大的情况,其分压作用可忽略不计。综上,VDD=(1+1/2.2)2.5=3.6V。(二)传感器和前级放大模块:电路图如图所示:差分电路中,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 UBE=0.7V。电位器 R1 可用来调整 Q1和Q2(粗调),R2用来调整 Q2(微调)。电路左侧使用两个二极管的原因在于 R1的分压作用,为保持平衡,需要再增加一个二极管。而右侧则因为测温二极管 D6的存在,需要在左侧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二极管

6、,故总需三个二极管才能保证 UBE0.7V。R4和 R5上的压降由于 iB很小可以忽略。下面分析该电路的原理:二极管在温度升高时其正向导通电流增大,即 IB2增大,从而 IC2和 IE2增大,故 IR1增大,UR1增大,从而 UCE1减小,使得 IE1和 IC1减小,最终UR6减小,所以差分输出 UO=UR6UR7产生变化。因此,二极管的温度变化电流转化为差分输出电压的变化。差分输出的作用:采用差分输出可以抑制温漂,同时也可以抑制共模量的输出。(三)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电路图如图所示:由 LM324 的元件参数表可知:UO=(U2U1)(1+Rf1/R1);为充分发挥共模抑制比大、抑制温漂能力强

7、的作用,图中 R2及 Rf2均与另一端对称,使差分放大的两端输入阻抗相等。从上一级的输出进行考虑,电流在几十毫安的级别,电阻的阻值选择 20 千欧姆及 200 千欧姆,该模块的放大倍数约为 11。(四)比较报警模块:电路图如图所示:该模块利用电压比较器对前级所给的电压进行判断选择。根据之前的测试数据,单端输出的电压值范围大约为:04V。从实验室提供的实际出发,故最终选取了 1 千欧姆电阻三个、2,3,4 千欧姆电阻各一个。下限电压为:51/(1+4)=1V,上限电压为:53/(2+3)=3V,当 UO 小于 1V 时,黄色 LED 灯亮,绿色 LED 灯灭;当 UO 大于1V,小于 3V 时,

8、两灯都熄灭;当 UO 大于 3 V 时,黄色 LED 灯灭,绿色 LED 灯亮。此外,为防止电流过大烧毁二极管,串联一个 1 千欧姆电阻。五、实验调试故障分析1. 焊完传感器和前级放大模块时,对其输出值,即(U2U1)进行测试,发现其值的大小并不随着电位器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始终保持一个定值(1.93V),分析应该是电路中的某个位置断路造成的,电位器上阻值的变化在差分输出上没有得到体现,在后面检查中发现在该模块的下面部分发生了断路。2. 在焊接完整个电路之后,对 U0进行测试,却发现始终不能得到一个正确和预想中的值,想着这是在哪出现了问题,让同学帮忙检查电路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想着是不是元件出现

9、了什么问题,三极管烧坏了?电阻虚焊了?之后用万用表对电板上每一个元器件进行测量,始终都没有发现问题。在窘迫时突然想起上周三在实验室时我和老师换过一块芯片,是不是这个有问题于是拿同学的芯片测试了一下数据,完全合乎预料。再细比对两个芯片,初步发现他们是不一样的,我的芯片上有型号信息,而其他人的并没有3. 在最后一部分的电路中,测试的比较顺利,在接通电源之后,黄灯亮了,改变二极管的温度, 黄灯熄灭,绿灯过了一会也亮了起来。六、心得感悟首先在这次的电路实验中,对集成电路有了一个更完全的认识,在这样一块小电路板上把大量的电路都焊上去了,这是之前的物理实验等所不具备的。其次,对于电路在电板上的分布情况及怎

10、么焊接,第一部分在焊接之前有一个计划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因此电路焊接的比较美观,而在第二部分中,没有太多的计划,导致电路板后面有几处交叉的现象。在经验方面,这次试验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事必须要细致,把每一部分都做好做对。其实总的来说,这个试验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却耗费了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在调试,如果在之前焊接的时候把每一步做到位,调试方面相信是水到渠成的事。第三,在电路调试方面也有一些感悟。在电路出现了问题后,需要分模块的去检查,看它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然后再针对问题模块进行元器件的检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就是很简单的事,因此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