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3108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相关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法民法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与民事权利紧密相列的概念是民事义务、民事责任。三者的逻辑联系在于:有民事权利,必有相应的民事义务,反之亦然;违反民事义务,必然产生相应的民事责任。 一、民事权利及分类一、民事权利及分类 (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所谓综合性权利是指由财产权与人身权结合所产生的一类权利,其内容既包括财产利益也包括人身利益,专属性也不十分强烈。这类权利有三个: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双重性质) 、继承权(就其内容属财产权,但通常基于身份关系而取得)和社员权(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合作社的社员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业主权等) 。

2、(二)绝对权与相对权(二)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以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以及权利的特点所作的分类。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由于绝对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故又称对世权对世权。相对权是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最典型者为债权。由于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故又称对对人权人权。(三)既得权与期待权(三)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以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所作的分类。既得权是指权利人已经取得且可以实现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将来有取得与实现的可能性的权利。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既得权。(四)主权利与从权利(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

3、从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从权利依附于主权利而存在。所以,从权利随主权利成立而成立、生效而生效、变更而变更、转让而转让、消灭而消灭。权利人不能在转让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保留从权利,也不能在抛弃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享有从权利。(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六)原权利(合法事实引起的权利)与救济权(责任请求权)(六)原权利(合法事实引起的权利)与救济权(责任请求权)(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1支配权支配权是典型的绝对权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物、人身利益与智力成果)并实现其利益的权利,典型者如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物权、知识产

4、权、人身权。所谓的侵权,就是指侵犯支配权所谓的侵权,就是指侵犯支配权其特点是:(1)客体是特定的;(2)权利主体是特定的;(3)义务主体是不侍定的;(4)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作为;(5)具有排他效力。支配权常常是确认之诉的对象。支配权常常是确认之诉的对象。2请求权请求权是典型的相对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其特点是:(1)具有相对性;(2)具有非公示性;(3)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可以分为三种,即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给付之诉的基

5、础就是请求权。请求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只是某权利的内容(权能)请求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只是某权利的内容(权能) 。请求权与债权的关系是:请求权是债权的主要内容,但债权又不限于请求权,债权的权能除了请求权之外,还包括“选择、解除、终止等权能” 。请求权既然可以是某权利的内容,说明它是基于基础权利而发生的,有基础权利,才能有请求权。请求权在民法上的意义还在于,它确立了诉讼时效制度的范围,从而使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认为,诉讼时效适用的对象是请求权(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和继承法上的请求权)3抗辩权抗辩权又称异议权,是指对抗对方的请求权的权利。可以说.,请求权是矛,抗辩权是盾,抗辩

6、权的功能在于延缓请求权的行使或使请求权归于消灭。(1)抗辩权的特征: 其行使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没有请求权的行使,抗辩权自无必要行使没有请求权的行使,抗辩权自无必要行使。 抗辩权只能由法律明确规定而产生,约定的抗辩事由只能产生合同的权利,而不是抗辩权。 抗辩权为私权,否行使完全由当事人来决定,不主动援引者视为放弃;法官不得主动依职权审查抗辩权是否存在。 抗辩权的行使有一定的期限限制,该期限要么由法律规定,要么推定为合理期限,但抗辩权没有自己独立的行使期间,因为抗辩权是依附于请求权而发生的,如果对方请求权合法成立,则抗辩权也就合法成立,如果对方的请求权不合法,则抗辩权也无必要行使。(2)根据不

7、同的标准,抗辩权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与程序法上的抗辩权:实体法上的抗辩权与程序法上的抗辩权:永久性抗辩权与延期性抗辩权:永久性抗辩权与延期性抗辩权:注意:抗辩权的作用在于抗辩权的作用在于“对抗对抗”而非否认对方的权利。而非否认对方的权利。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存在且提出请求为前提。在未提出请求权的情况下,抗辩权无从行使。故而,在权利已消灭的情况下,不适用抗辩权。如甲欠乙 1 万元,一年后甲已偿还,后乙又要求甲再给付 1 万元,甲予以拒绝,否认自已欠乙 1 万元的债务。这在性质上可称否认权,不属于抗辩权。4形成权形成权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单方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

8、。形成权必须通过行使才能产生效力,否则虽然权利人享有权利,但法律关系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形成权的行使不以相对人的同意为要件,故对相对人的影响甚大,只有及时行形成权的行使不以相对人的同意为要件,故对相对人的影响甚大,只有及时行使才能使法律关系尽快明确,为此需要在法律上规定使才能使法律关系尽快明确,为此需要在法律上规定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依此期间,权利人逾期不行使将导致权利的消灭。如果法律规定了该期间,即是形成权的存续期间;没有规定的,依当人的约定期间;无约定的,应当在合理期间内行使,否则权利即告消灭形成权的行使还要遵循两条规则:一是不得附任何条件或期限二是一经行使不得撤销。因为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一

9、旦到达对方即生效,故无所谓撤销。但在到达对方之前,意思表示尚未生效,故自然可以撤回。(1)形成权具有下述特点: 形成权的行使表现为单方行为: 单方思表示一经到达对方即为生效一经到达对方即为生效(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消) ; 效力的产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共同的行为; 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 形成权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间形成权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间(2)形成权的分类: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形成诉权;可变更可撤消的合同、合同保全中的撤消之诉、可撤消的婚姻)与非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单纯形成权;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对人

10、的撤消权、赠与人的任意撤消权和法定撤消权、违约合同解除权)二、民事义务及分类二、民事义务及分类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拘束。民事义务是当事人为实现他方的权利而受行为限制的界限。对民事义务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 在现代民法中,民事义务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现代民法中,民事义务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合同法中义务的来源合同法中义务的来源多样化:多样化:2侵权法中安全注意义务的发展:侵权法中安全

11、注意义务的发展:3物权法中公法义务的扩张:物权法中公法义务的扩张:三、民事责任及分类三、民事责任及分类 (一)责任与义务:责任乃义务之违反。(一)责任与义务:责任乃义务之违反。一般来说,有义务就有责任,无义务就无责任一般来说,有义务就有责任,无义务就无责任例外:无义务责任物上保证人责任无责任义务已过诉讼时效债务(二)连带责任:权利人有权要求责任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或部分债务(二)连带责任:权利人有权要求责任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或部分债务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

12、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例如,甲委托乙保管一台彩电,乙在保管期间借给丙使用,丙使用时不小心摔毁,这样,乙对甲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与丙对甲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即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 分享一点个人经验:司法考试在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 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 200 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 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

13、是司法考 试的基础。 司法考试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 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 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 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司法考试的复习与临场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 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司法考试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 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 5000 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 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司法考试的时候的时候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 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

14、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只要认真 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 想学的朋友可以在这里下载,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 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 就可以进入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不真正连带责任(替代责任)与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不真正连带责任(替代责任)与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基于不同的原因产生,是各个独立的债务,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独立存在;而连带债务通常基于共同的原因而产生,如基于共同侵权行为而产生。 (由于不真正

15、连带责任的诉由不同,因此只能选择其一或者是不必要共同诉讼)。(2)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相同。如上例中如果甲的彩电损失是 1000 元,那么乙、丙的赔偿责任都是如此。因此,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当一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以后,其他债务人的债务亦因此消灭。具体到某一个债务人清偿完毕后,可以向其他债务人追偿,视谁为最终的责任承担者而定。而真正的连带责任可以向其他债务人追偿应当承担的份额。(三)(三)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1)过错责任: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并致他人损害时,应以过错作为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的责任。可见依过错责任原则,若行为人没有过

16、错,如加害行为因不可抗力而致,则虽有损害发生,行为人也不负责任。还有,在确定责任范围时应当确定受害人是否具有过错,受害人具有过错的事实可能导致加害人责任的减轻和免除。(2)无过错责任:特别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只要给他人造成损失,不问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而都应承担的责任。一般认为。我国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与侵权法上的特别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特别侵权人只能通过证明法定的免责事由的存在而获免责。特别侵权人只能通过证明法定的免责事由的存在而获免责。(3)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不赔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我我国国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第 132 条规定公平责任适用于侵权责任领域,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这一责任条规定公平责任适用于侵权责任领域,但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