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热点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3107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地理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3高考地理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3高考地理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3高考地理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3高考地理热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热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地理热点(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 、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 ,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 、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 、三审选项(找出 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

2、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 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 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

3、完所有选项 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 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 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 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 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 B,正确答案为 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

4、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 、 “主导” 、 “第一”等字样时,要选 择最合理选项。 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 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 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 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

5、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 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 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 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如:(2005 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 月 B7 月 C8 月 D9 月 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 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

6、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 7 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 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8 月。 (五)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 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 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

7、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 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 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二、综合问答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综合题常见类别有: (一) 、描述和阐释事物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 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 地域类型等) 、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

8、、分布、地位等) 、 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 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 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 化。 (二) 、论证和探讨问题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 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 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

9、响效果不同) 。例如:迁出 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 、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 、输出地和输入地 (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 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 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 回答思路:三套系统 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 (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 常见问题例如: 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环境污染措施生态破坏措施自然灾害措施 4、规律问题 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 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 面:形状、大小 变化规律

10、: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 小等 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 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 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

11、、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 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 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 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 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 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

12、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 “活”的采点。 地理考试中考生常见的能力问题 审题不到位,不理解,不全面。题目没看完就开始作答。 读图和提取资料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 不能准确认定区域位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 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设问重点,导致答非所问。 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 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 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

13、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 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定语从句及连词定语从句及连词答题秘诀二答题秘诀二as 与与 which 均可替代整个主句均可替代整个主句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均可替代整个主句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均可替代整个主句. 如从句在主句之后,两者皆如从句在主句之后,两者皆 可用;可用;如从句在主句之前,用如从句在主

14、句之前,用 as。 介词介词/逗号后逗号后, 永远不用永远不用 that!They failed in the exam,as/which is natural.As is known to all,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He passed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de his parents very happy.A. as B. which C. that D. it关系代词关系代词 as 的考查。关系代词的考查。关系代词 as 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时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它只能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时既可指人又

15、可指物。它只能替代由替代由 such,the same 等修饰的先行词;等修饰的先行词;as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可放于句首,句中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可放于句首,句中或置于句尾,而或置于句尾,而 which 则只能置于主句之后。但如果定语从句为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则只能置于主句之后。但如果定语从句为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使用使用 which。As 引导的定性定语从句有引导的定性定语从句有“正如正如“之意,而之意,而 which 引导的没有。引导的没有。2010 全国全国As a child ,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 ,_ 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空格设置在名词 school 后, 且 school 后有逗号, 此题考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 school, 它在定于从句中做主语, 因此使用关系代词, 选项中的关系代词只有 which 和 that, 由于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不能使用 that, 因此选择 A。2010 四川四川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I took some time off to go travelling, turned out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