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3072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农高农太子尚品二标段场地平整太子尚品二标段场地平整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编编 制制 人:人: 审审 核核 人:人: 审审 批批 人:人: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2014 年年 1010 月月 2222 日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况及特点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良种场还建房二期“太子尚品”一期施工工程位于汉阳区四新农场内。本工程场地平整面积,包括地下室 B-1、B-2、C-2 区,D13#、D14#楼、商业 8#、10#楼及 69#配电房。本工程位于芳草路以东、三环线以北,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

2、为类。本工程0.00 的绝对标高,B 区为 22.60m,C 区为 22.00 米。项目场地长 280m、宽 176m。场地高低差较大,杂草丛生,还有二条水沟,分别长 190m、宽 3.5m、深 2 米和长 176m、宽 3.256m、深 1 米和一个池塘长11m,宽 5m,深 1.5m。根据勘察结果,本场地上部分布的(1)层杂填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其下分布(2-1)层淤泥及(2-2) 层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工程性质极差。本场地原为鱼塘,经过近期堆填粘土,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 17.25m21.00m 之间。地貌单元属垄岗地貌之间的湖积洼地。本场地填土层仅经简单碾压、基

3、本未固结,淤泥和淤泥质土固结较差、属欠固结土。现阶段场地填筑整平工作尚未完成,后期整平堆填应禁止大面积堆载和集中堆载。若场地地面进行大面积堆载等因素影响桩周土沉降大于桩基沉降时,可能产生负摩阻力。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本场地最大填方高度为 3.55m,最大高差 5.85m。现场实测 10m*10m 标高方格网见附图 1,水沟见附图 2。二、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1、满足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并与场外工程设施的标高相协调的前提下,考虑挖填平衡,以挖作填;2、如挖方少于填方,则要考虑土方的来源,如挖方多于填方,则要考虑弃土堆场。三、

4、平整场地的目的一是通过场地的平整,使场地的自然标髙迖到设计要求的高度,二是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以及临时建筑等基础设施,从而使施工中所要求的必要条件得到充分的满足。施工现场的实践证明,施工场地的平整绝不是简单平整一下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一一落实,结合场地平整将场地内的基础设施落实的越细致,越有利于即将开始的正式工程的顺利施工。四、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地勘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湖北亚太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章 施工部署

5、一、场地标高计算步骤1、划分方格网2、测量各角点的地面标高3、计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5、计算零点及绘出零线6、计算各方格内的挖或填方体积7、统计挖填土方量8、调整设计标高在建设区域内,为建筑施工创造条件,按设计要求进行的填挖土石方作业。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二、施工测量根据施工区域的测量控制点和自然地形,将场地划分为轴线正交的若干地块。选用间隔为 10 米的方格网,并以方格网各交叉点的地面高程,作为计算工程量和组织施工的依据。在填挖过程中和工程竣工时,都要进行测量,做好记录,以保证最后形成的场地符合

6、设计规定的平面和高程。三、土石方调配通过计算,对挖方、填方和土石方运输量三者综合权衡,制定出合理的调配方案。为了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便于组织施工,避免不必要的往返运输,还要绘制土石方调配图,明确各地块的工程量、填挖施工的先后顺序、土石方的来源和去向,以及机械、车辆的运行路线等。根据现场勘察,经与甲方、监理协商,决定采用现场取土回填,用挖机挖取地势高处上层黄土,自卸车转运至水沟和地势地处。而后用推土机推平至绝对高程 19.82 以满足桩机行走及桩灌注要求。桩基工程施工用砖渣铺设三条主干道十余条支干道,其余大面积满铺。主干道 10m 宽 1m 厚,其余满铺 80 厚,取土及回填土范围(见工作联

7、系单)四、施工机械选择依据现场工程量,我司决定用 2 台 220 大挖机挖取土方,4 辆 20自卸车转运,3 台 TS160-3 型推土机推平、碾压。五、填方压实土石方的填筑作业分为土工构筑物和回填土两类。其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填方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土体的沉陷量力求最小。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填筑材料,并规定科学的填筑方法。含水量大的土、淤泥和腐殖土都不能用作填筑材料。所有的填方都要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土壤类别、压实机械性能而定。填方边坡的大小也要根据填筑高度、选用材料的类别和工程重要性,做出恰当的选择。填方的压实一般采用碾压、夯实、振动夯实等方法。大面积场地平整的填方多采用碾压和利用

8、运土机械和车辆本身,随运随压,配合进行。填土在压实过程中,一般应配合取土样试验干容重,测试密实度,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验收。第三章、施工方法1、场地平整施工流程图(见下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清理铺设打桩道路场地平整 铺设土方 转运道路2、施工准备:1)编制场地平整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弄清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以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2)技术交底:场平施工前必须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三级交底。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牢固记住技术交底的内容。根据现场实测标高方格网,规划出挖方区和填方区,并确定回填标高。各项施工

9、人员合理分配,明确每个人职责与任务。3)测量放线:白灰洒出挖方、填放分界线,挖填方时跟踪测量,确保准确无误。4)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施工场地目前杂草丛生,地貌单元属垄岗地貌之间的湖积洼地,积水较多,地势略有起伏,而且在地质报告多处反映场地局部填土较厚。杂填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且含有大石块、砼块等;中下部混淤泥质土,泥沙层,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堆填时间约 2 年。为确保桩基工程质量,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区大石块、砼块等障碍物进行清除,对于坑凹处和土质疏松易陷机部位,用道渣或碎砖类建筑垃圾回填并压实。另外桩机最小工作面为 5 米,即边桩 5 米范围内不得有地上或空间障碍物。5)

10、铺设土方转运道路:规划自卸车行驶路线,大挖机整平、压实。6)场地平整:现场北侧为填方区,南侧为挖方区,首先对挖方区选取适当位置开辟施工土方转运临时道路,用大挖机挖取地势较高处上层黄土,自卸车运至填方区堆放,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宽度分层铺填,最后由推土机统一推平,来回压实,以便于自卸车正常运行。7)铺设打桩临时道路:为便于浇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型车辆行走,防止重型车辆陷车发生窝工,建议施工主次干道上均铺设砖渣。考虑到商品混凝土运输的需要,道路沿拟建楼进行布置,形成环形道路及场内施工运输支路,使之畅行无阻,避免灌桩过程中,陷车导致商混供应不及时,造成断桩。道路宽度拟定为 8.010.0

11、 米,路基暂定 100 厘米厚的砖渣进行铺垫,道路的转弯半径应满足载重车的运行,并结合地形在道路两侧设排水沟。8)临时道路铺设平面图(见工作联系单)第四章、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有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我们重要地抓好事前控制、主动控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加强原材料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强化验收手段,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管理措施。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加强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和加强过程控制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第五章、安全管理及主要控制

12、措施1、安全管理目标工程安全管理总目标:一控制、二降低、三提高、四实现、五杜绝、六到位。1)一控制:严格控制人身轻伤事故、重伤及以上事故,实现零目标。2)二降低:降低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降低机具、设备操作性违章现象3)三提高: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对事故预测预控能力;提高安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4)四实现:实现千人负伤率低于 3;实现工程安全管理到位率 100;实现重要作业安全监察到位率 100。5)五杜绝:杜绝人身死亡事故及七种恶性事故;杜绝群伤事故;杜绝恶性未遂事故;杜绝交通死亡事故及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及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6)六到位:思想到位

13、、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2、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投入,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管理体系,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坚持“凡是有人工作的地方,必须要有安全设施;凡是有工作的地方,必须要有安全监督”,所有参建人员(包括我方管理、施工人员,劳务分包人员及临时工等)均应纳入安全管理网络,在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氛围。安全管理程序为:安全风险预测、安全风险评价、制订措施、实施措施和检查。分析本工程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针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将重点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