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2893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一、读得迅速又标准,写得整齐又漂亮。zhn rn nu dn yn mio k wi dun lin yu y ko yn zhun hu二、补充词语。( )门( )户 ( ) ( )生机 柳( )花( ) 不知所( )( )缘( )故 ( )风( )雨 ( )心( )魄 目不转(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 番( ) 匆( ) 锻( ) 雅( )蕃( ) 勿( ) 煅( ) 稚( )四、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 孰为汝多知乎?3.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

2、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五、照猫画虎,填词语。2例: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悲伤。1、寒冷对冬天正如( )对夏天。2、勤劳对增产正如懒惰对( ) 。3、 ( )对坚强正如顺境对脆弱。4、白天对( )正如夜晚对静寂。六、瘦身行动(缩句) 。1.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2.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已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七、杂症门诊。6(1)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2)通过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3)因为种树人不再来了,所以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八、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3、的时候。 ( )(2)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 )九、语言积累1、人非生而知之者, ?2、甜瓜苦蒂, 。33、种树者必培其根, 。4、 ,观千剑而后识器。十、阅读并回答问题。无名花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向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

4、敬无名花。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1、用“ ”在上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3、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4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5、 4、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作用。2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2十一、 写作。4如果你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一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新鲜的事吧?请选择一件使你颇有感触的事写一写。要求:1. 语句流畅,字迹工整。2. 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 (6 分) fi cu zhn ln ln q b su wn xin n xn ( ) ( ) ( ) ( )二、请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4 分

6、)1、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清明节 除夕 中秋节2、叔父 爸爸 伯父 祖父 哥哥三、请找出错别字划上“ ” ,改正后写进括号里。 (8 分)锋拥而至( ) 肃然启敬( ) 扑实敦厚( ) 美不盛收( )拾金不味( ) 洪堂大笑( ) 夸夸其淡( ) 语重深长( )四、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 (4 分)a、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 )不同。b、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 ) ,毫不混乱。c、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 )非常牢固。d、他( )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五、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 分)1、 “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7、, 。 ” 这是宋代诗人 写的 。2、 “ ,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是唐代诗人 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六、请依要求改写句子。 (6 分)1 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改为“被”字句: 2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5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3636)(一)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18 分)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8、。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6 分)ch( ) p( ) zhng( )ch( ) p( ) zhng( )2、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 ;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 (2 分)3、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2 分)4、请给第 2 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 分)5、这个选段主要写: (3 分)6、你喜欢

9、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3 分) (二)阅读短文正月十五棒棒会后回答问题。 (18 分)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

10、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处铺正h 6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1、 “逛”字音序是( ) ,音节是( ) ,部首是( ) 。除了文中的“逛街” ,我还可以用“逛”字组成另外的词语:( ) 。 (2 分)2、文中我最喜欢的四字词语是: 、 、 (4 分)3、请用“ ”划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4 分)4、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请摘抄有关句子。 (1 分)5、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4

11、 分) 6、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 (3 分)第三部分:习作(第三部分:习作(3030)题目: 给我带来了快乐要求: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还是某一动物、植物呢?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分) 一 、读拼音,我能规范地写出相应的字词。 (4 分) sh j kng b xng wng m gu( ) ( ) ( ) ( ) 二 、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 。 (3 分)优待(di di) 剥削(xio xu) 夹(ji ji)衣转(zhun zhun)椅 被

12、铺(b p) 散(sn sn)布三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2 分)7A、拘留 匪徒 憧憬 B、焦急 审阅 陈设C、思索 幻稚 剧烈 D、残暴 苦刑 隔壁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3 分)轻于( )毛 精兵( )政 不( )不忙 一( )而入重于( )山 死( )其所 千( )一发 满脸( )肉五、 选词填空。(4 分)剧烈 激烈 猛烈 强烈(1)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 )阻击,再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2) ( )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3) 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4) 汽车( )的灯光照过来,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六、在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 分)1、 ( )太阳离我们很远, ( )它和我们的关系却十分密切。2、 ( )发奋学习, ( )一定有进步。3、 (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战胜它。4、多读科普读物( )能扩大知识面, ( )能培养探索科学的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