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2589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概括1. 礼乐制、宗法制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常识礼乐制、宗法制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常识 礼乐制是一种等级制度,用不同的礼乐来区分不同的阶层,分为王、诸侯、士大夫、 诸卿宗法制是一种巩固分封的重要手段,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王族、贵族按照父系血缘关 系分配国家利益,以便于世袭通知的一种制度。其他文化常识包括诸侯的封国对于后世的影响,如下图以及谥号等等。2. 先秦思想代表及内容先秦思想代表及内容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主要思想有:“仁”主张以爱 人之心调解语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编订整理诗经 、 尚书 、 礼 、 易和春秋 。孟子:政

2、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以及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具有民 本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掌握自然规律造福人 类。墨子: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 “非攻” “尚贤”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学说爱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 ,其学说 还有唯心主义思想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学说,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韩非子:主张法后王, “以法为本” “法贵不阿”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代对打击奴 隶主贵族的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3.3. 中央集权中中央对于地方的管辖中央集权中中央对于地方的管辖 西周开始到秦朝西周开始到秦朝分封制 秦朝秦朝

3、郡县制 西汉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东汉地方郡守管辖 三国开始到元三国开始到元郡县制。其中在唐末设置节度使,在宋朝设置文官做知州,设通判。元开始到清末元开始到清末行省制。其中明朝改行中书省为三司。4.秦汉时期到明清对外关系及阶段特点秦汉时期到明清对外关系及阶段特点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主要是同东亚以及西域各国的关系,这段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多为主动外交, 商业交流频繁,特别是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对 外交往进程。期间罗马帝国的使者来汉以及汉朝对东亚各国的分封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 点。 我认为是处于开展阶段,主动外交,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隋唐时期: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对外交

4、通发达。陆路可以到达东亚和西亚,水路可以到达波斯湾。 因为隋唐时期的国力达到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所以与各国的友好交往有了较大的进步。 中国的技术大量外传促进了世界的文化进程的发展。中华文化在这一时期兼收并蓄形成了 新的特点。我认为这一时期是处于高速成长并成熟阶段,主动外交,东亚文化圈形成。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宋元时期的海外经济贸易超过以前的历朝历代达到中国封建时期的最大规模, 向世界输出瓷器,丝绸等等奢侈品以及技术和人才。我认为这一时期是处于成熟阶段,经 济交流达到鼎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增大。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一反面,有对外的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另一方面,中国和外来侵略势力 的矛盾日益

5、尖锐,甚至发展成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主动外交方面只有郑和下西洋, 反侵略斗争方面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这一时期的中国开 始闭关锁国,但是西学东渐也拉开了序幕。我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开始衰落,但 是也开始迈向近代化,从主动外交逐渐变为被动外交。5.民族迁徙民族迁徙唐朝以前的民族迁徙:唐朝以前的民族迁徙:唐朝以前的民族迁徙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南迁或者内附,比 如西汉时期的南匈奴内附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中华和北民南迁。唐朝以后的民族迁徙:唐朝以后的民族迁徙:次数较少,主要有土尔扈特部的回归6.6.农业工具农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秸槔等;汉代耕犁的犁壁

6、、耧车、铁农具样式增多;唐朝的 曲辕犁7.宋辽、宋金、宋夏间的议和宋辽、宋金、宋夏间的议和主要有宋辽的澶渊和议澶渊和议、宋金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1044 年,宋夏订立和议。这些议和起到了促 进双边的贸易发展和边疆的稳定。但是也是宋的实力大大的削弱,是积贫、积弱的局面更 加严重、8.唐朝皇帝与各民族的关系唐朝皇帝与各民族的关系唐太宗唐太宗灭厥,采取开明的政策,任用突厥贵族做都督和将军。这样的开明政策对北 方各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以及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作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 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册封南诏首

7、领皮罗阁为云南王。9.中国古代中央官职以及辽金清制度中国古代中央官职以及辽金清制度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 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 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 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 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 礼部,管典礼、

8、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 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 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 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辽金清的制度主要有“番汉分治”“猛安谋克”和八旗制度10.中国古代的农作物中国古代的农作物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北方主要以旱地的粟(小米)为主,而南方则以水稻为主。商代出现了五谷(稻、 黍、稷、麦、菽;) 汉代汉代还开通了中国与西亚各国(主要是西域)的物资交流,从西域国家引入了西瓜、黄瓜、 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

9、葡萄和苜蓿等作物。此外还种植麻。 唐朝唐朝时由于对外交流更多的西亚各国的农作物开始流入中国。 五代闽时到北宋初时五代闽时到北宋初时引进占城稻,至北宋真宗时已有上百年历史。明清时明清时,棉花得到大规模种植。11.近代思想各阶段的代表人物近代思想各阶段的代表人物早期启蒙思想家:早期启蒙思想家:林则徐、魏源其思想为“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最 早一批了解世界的开明士大夫。洋务派: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其思想是为了 使中国摆脱弱小的局面,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中体西用”为其 核心的一批封建官僚。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 清王朝,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派

10、:王韬、郑观应。他们是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派, 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 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维新派:维新派: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 激下,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 主立宪。革命派:革命派:代表人物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 制的国家。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 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

11、。宪政实行之条件是 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 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12.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目的、指导思想及影响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目的、指导思想及影响背景: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 “洋务派”与“守旧派”,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内容:内容: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部政局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同文馆。目的: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 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12、。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影响:影响: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在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 的兴建,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出现了, 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里,也造就了一批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同 时,企业的利润,还吸引了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 义发展起了刺激作用。13.中共会议和内容中共会议和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年年 7 月月 23 日至日至 31 日):日):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的正式成

13、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 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 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 年年 7 月月 16 日至日至 23 日):日):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 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 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 年年

14、4 月月 27 日至日至 5 月月 9 日):日):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 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 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 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 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遵

15、义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 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 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 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 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 年年 4 月月 23 日至日至 6 月月 11 日):日):七大是中国共产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

16、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 20 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 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 厚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 年年 9 月月 15 日至日至 27 日):日):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 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 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 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