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2468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来安县西武九年一贯制学校 孙正祥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例与实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念界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这三 种基本成分,来规范和设计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 习内容,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达 到适应社会发展、个性和谐统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体现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各种 经验要素,反映课程本质的三要素,即育人目标、基本文 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 育人

2、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 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基本文化成果: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它 汇聚着人类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社会、健康心理 方面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以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为出发点来 组织内容,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依据来选择内容,使课程 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学习活动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经验为载体,学习 方式是个体的自觉接纳。它没有强制性的接受要求,更没 有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要求。课程主要是以活动的方式, 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 从而发现自己和发现别人,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学会学 习,学会生活,学会

3、交往,这就是真正能体现以学生为中 心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 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 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 发潜能,增强社会适应,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团体心理辅 导活动的形式。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首要价值,就是可以体现促进全体学生 心理健康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共性的心 理问题。如人际交往、学习适应、青春期烦恼、情绪调节、休 闲与消费、危机应对等

4、。 (2) 可以落实心理辅导全员性策略。台湾中小学积 40 多年的经验, 提出来了心理辅导全员性原则,就是说,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的角度来看,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工作者。当然,这不是 要求教师承担专职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任务,诊断和矫治学生的 心理障碍,而是关心学生心智的成熟。 (3) 可以体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学科取向的课程体系, 强调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划一的教学目标,难以顾及个体发 展的差异性和需要。德育工作过分依重灌输和说教,难以将道 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个体 发展的取向为主,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 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情,认识自己,开

5、发自己的潜能,获得自 助能力。在课程改革的 (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 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 教育体系应该教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 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己的知识。前两项在现行的学 校课程里都得到了落实,唯独第三项知识很少体现。心 理辅导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 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 交往、情绪高矮、理想抱负等。它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 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 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2、 强调体验和感悟。按照杜威的观点,

6、儿童的成长就是 个体批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 么, 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有意义 的自我体验应该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 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 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 的东西,这就是感悟。3、 以互助、自助为机制。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 作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辅 导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 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和 沟通。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辅导活动中既是受助者, 又是助人者。教师作为辅导者,应该创设良好的集体舆 论、和谐

7、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 体的教育资源,以利这种良性机制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全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学习辅导、人格辅导、 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 学习辅导:是指老师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 学习活动,提高其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学习心理品质与技能, 并对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人格辅导:是指着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情感、意志品质、 人际交往和沟通、青春期性心理、青少年危机问题进行辅导,培养 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

8、活辅导:通过休闲辅导和消费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 的影响,同时对发展他们的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 有力的迁移的作用。 职业辅导:升学与择业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事关个人前途 的重大事件。职业辅导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旨 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 上,确立自己的职业意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为今后顺利地进 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内容要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将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分为:认识自我篇、人际交往篇、学习有 趣篇、聪明孩子篇、学习

9、方略篇、学会生活篇。 学习辅导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为重点。 学习有趣篇:着重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进行辅导。兴趣和 态度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因素。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比之中学相对难度较低,关键是要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帮助他 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聪明孩子篇: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选择性注意和 记忆策略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择性注 意和记忆策略则是个体对外部知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技能,现行的学 校课程很少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略篇:让孩子学会怎样学习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校

10、园红绿 灯”“告别小粗心”“不做小拖拉”;二要引导孩子在学 习中手脑并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动手又动脑”“给 头脑充电”“带着?学习”;三要培养孩子信息素养,即学习 怎样收集信息,吸收信息,如“同好书交朋友”“信息与学习”等。人格辅导以认识自我和人际交往为重点。 认识自我篇: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常常 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他们有时过分夸大自 己的优点,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此而产生骄傲、看不起别人的 倾向;有时却又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由此 而产生自卑、看不起自己的倾向。因此,帮助小学生学习正确、合 理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增强他们

11、的自尊心,自信心。如可以设计 “优点轰炸”“我爱我自己”“丑小鸭与白天鹅”“自信不倒翁” 等辅导专题。 另外,对小学生的情绪辅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小学生的情绪 认知,情绪体验和情绪控制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培养他们积极情绪, 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可以设计的情绪辅导方面的专题如“破解 阴云的窍门”“快乐的小精灵”“烦恼的小妖怪”等。 人际交往篇: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们通过 交往得到友谊和爱,获得他人的接纳或赞许,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存 在价值和生活乐趣;同时,交往又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接触。善于交 往的人之所以受人欢迎、人缘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 善于理解别人,乐于帮助别人,与

12、人合作协调。人际交往具体包括 和同伴、老师和父母的交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同龄伙伴的社会角色相 同,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需求,这使得他们在 交往中,更加自由,更加自主地体能和探索群体生活,从而学习社 会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助人、合群等心理品质和技能。比 如“分享快乐”“集体的力量”“与你同行”“不做小喇叭”。如何帮助獐与成人交往?这是目前教育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而沟通又是一项重要的交往技能。沟通是双向的,不仅教师、家长 要注意与孩子沟通,而且还要教会儿童与成人沟通。与中学阶段比 相,小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权威与社会规范的象征,尤其是低年级 的学生,

13、对教师的话几乎绝对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 性和判断能力也随之提高,中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教 师了,有时也会对教师的言行做出主观判断。当然,这种主观判断往 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时,帮助儿童如何理解老师、评 价老师,进行师生交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同样,儿童对父母比较 依恋,需要得到父母的爱抚与关心,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 的养料。但必须注意的是,爱抚和关心也是双向的。光让孩子得到 别人的爱,而不让他们给予别人爱,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和自我为 中心。因此,让儿童学会体察父母、理解父母,从感情上回报父母, 可以使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联系更为亲密和牢固。这里,我们可以设 计“

14、爸爸妈妈小时候”、“今天我是小老师”、“我有一个快乐的 家庭”等活动。 生活辅导以学校生活适应为主、社会生活为辅。 学会生活篇:它侧重于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适应辅导等,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对于儿童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发 展个性、增强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力的迁移作用。休闲辅 导是现代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个人生活有多种价值。其中, 最重要的价值是松驰身心,满足个人需要和兴趣,从而使个人健康 成长。对于儿童来说,应该让他们通过辅导活动,学习合理选择和 安排适合自己的休闲生活,从中体验到休闲生活的乐趣,并在满足 童心

15、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会合理消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 一个公民必备的生活技能。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小学生消费辅导,一方 面要培养他们节俭的消费作风,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另一方面要让 他们了解消费的一般常识,初步获得管理钱财的能力。生活适应辅 导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 设计:“愉快的假期”“拥抱大自然”“生活的馅饼”“用好零花 钱”“迷途的羔羊”“小鬼当家”等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班级集体中开展,它一方面会对这个 学

16、生团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团体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 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 要开发群体的教育资源。可见,从社会学角度了解和研究学生团体 的特点,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积极 意义的。 学生团体概述 团体的概念:什么叫团体?在体育声观看足球比赛的观众是团体 吗?在机场候机的乘客是团体吗?这些陈术从日常生活概念出发, 都可以看作是团体。但严格地说,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团体。 EW伯吉斯(1929)在人格和社会群体一书中,将团 体定义为“若干互动的具有特定人格的个人的集合。” 勒温(1948)认为:不管团体的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 有称为团的都需建立在其成员彼此的互动上。 哈默斯(1950)指出:所谓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 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 贝斯(1960)说:团体是指一群人的集合,团体的存在对于 他们有报偿价值。 贝克(1977)社会心理学一书目 中,概括了团体的不同 界定:团体的概念,关键是它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