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202438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文献与地方志编纂党明德一、历史文献是地方志资料的重要来源(一)从地方志性质看方志是记述某区域的资料性文献国史、方志和家谱,构成了中国的三大基本历史文献。因此地方志与国史同家谱一样都是历史文献,其区别在于范围不同,但前者总比后者外延宽泛,所以前者往往包容了后者的许多内容,后者的许多资料来自前者。方者,地也;志者,记载也。方志,顾名思义,是一方之记载。方志有两个基本特征:从空间上说,它以一个地方为对象;从时间上说,必然有历史的过程。方志也称地方志,是综合记述一个地区或地域情况的著作,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人物、风俗、灾害、文艺、著述等,大多以行政区域为客体,也以自然山水、寺庙、

2、风俗、名胜、怪异现象为客体的方志。因此,国务院在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地方志的性质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既是资料性文献,就必然依靠文献来做。(二)按区域对历史文化考察是中国的传统按地域对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在我国古已有之。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将全国划为九州,并对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作了一定的描述,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地域文化研究著作。诗经中国风按 15 个诸侯国和地区分别汇编民歌,显示不同情趣的乡土格调,开启了地域文化作品研究整理的先河。自先秦至明清,地域文化的研究著作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大量的、多种多

3、样的地方史志的形式表现。古代研究地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还应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在史记曾单列过货殖列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在史记货殖列传曾对关中、三晋、郑卫、燕赵、齐鲁、荆楚、吴越、颖川、南阳等这些文化圈在汉代时期的人文与自然状况作过论述。我们举关中、齐鲁看一下。如说关中:好稼穑,殖五穀穀,地重,重为邪。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公徙栎(li)邑,栎邑北卻卻戎翟(di),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即喜好农事,种植五谷,重视土

4、地的价值,把做坏事看得很严重。直到秦文公、德公、穆公定都雍邑,这里地处陇、蜀,东通三晋,货物交流的要道,商人很多。齐地“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临菑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於众斗,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其中具五民。”即齐地被山海环抱,方圆千里一片沃土,适宜种植桑麻,人民多有彩色丝稠、布帛和鱼盐。临淄也是东海与泰山之间的一个都市。当地民俗从容宽厚,通情达理,而又足智多谋,爱发议论,乡土观念很重,不易浮动外流,怯于聚众斗殴,而敢于暗中伤人,所以常有劫夺别人财物者,这是大国的风尚。这里士、农、工、商、贾五民俱备。鲁地:“而

5、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於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周人。”即邹、鲁两地滨临洙水、泗水,还保存着周公传留的风尚,民俗喜好儒术,讲究礼仪,所以当地百姓小心拘谨。颇多经营桑麻产业,而没有山林水泽的资源。土地少,人口多,人们节俭吝啬,害怕犯罪,远避邪恶。等到衰败之时,人们爱好经商追逐财利,比周地百姓还厉害。司马迁以及先人为我们建立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好传统,古代一直继承着这个好传统,近代以来又掀起了地域文化研究的热潮,这股潮流至今不衰。(三)方志依靠历史文献例举方志依靠历史文献我们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济南建城的历史究竟多长,

6、二是济南城的变迁。1、济南建城历史的考证:王育济曾在济南文化的特点与变迁一文中作过考证,说是在龙山文化时代就有济南城,理由有三;一是 1928 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发掘了谭国遗址,该城始建于龙山文化的早期,距今约 4500 年左右,这里用的是考古资料。二是“泺”字的出现,王育济说: 甲骨文中出现了济南的地名“泺”字,在 10 万甲骨中出现了唯一的一个“泺”字,“泺”字出现,标志着今济南地标的出现,距今 3500年历史。三是大辛庄遗址甲骨的发现。大辛庄出现甲骨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商王朝在受到西方周朝势力的威胁下,向东扩展,从濮阳坐船顺济水直流而下,到达济南,在大辛庄经营建立城址。在进济南时,带着

7、大量的甲骨,所以今大辛庄被发掘出甲骨 1000 多片,还有一片有 34 个字的甲骨。综上,王育济的解说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济南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城居 距今 4000 年以上,他所用的有考古文献,有甲骨文,有诗经等历史文献,因此有历史文献是研究方志的必须。2、济南故城为何西迁?什么时候西迁?济南故城在章丘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不是谭国,他们相踞二公里,不是同一年代的两个古城池,对于东平陵城的早期历史,章丘县志没有说清。一是东平陵在西汉封吕台之前怎么样,说不清,伏琛的三齐记却说东平陵是殷帝乙之都城,于钦齐乘对此反驳说:“契至汤八迁,自汤至盘庚五迁,并无都齐者,况帝乙乃武乙之子纣之父也。武乙帝乙皆居于

8、朝歌,逮纣而亡,岂有此地。 ”于钦之说,对于正规之都来讲是成立的,但是有二种情况无法否定。第一种情况是殷商处在游牧时期,虽然盘庚以后农业得到了大的发展,但还不能说脱离了游牧习气,为了游猎的方便,在水草茂盛、麋鹿纵横的东平陵之地设一据点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这类似于后世的陪都,也是可能的。第二种情况是:周文王与帝乙是同时代人,文王是一代枭雄,已经从陕西开始了向东扩张,帝乙是个无所作为的君主,因惧怕周之威胁而东迁,另在东平陵建都,作退守之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因为东平陵始终没有作为商的正式都城,所以才不被西周重视,也就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这种没有破坏和没有重视的原因,正好给新王朝的利用带来了方便

9、,所以西汉建国就用起了东平陵城作为都邑。二是东平陵即济南故城,两汉时期是其繁荣期,史书(史记、两汉书)有记载。公元前 186 年,高后封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以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就以东平陵为治所。事过六年,于公元前 180 年,吕后病死,陈平、周勃诛杀诸吕,吕台奉邑也被废。 (章丘洛庄汉墓就基本断定是吕台的墓,所以,墓的规模似王冢,出土有车马和编钟)文帝即位以后,于前元十六年(前 164 年)封齐悼惠王之子刘辟光为济南国国王,首府设在东平陵,此即济南国的开始。济南中国名称的出现在前 186 年,是根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的记载,文中说:“二年(前 186 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

10、南郡为吕王奉邑。”对于济南的毁城与西迁,县志也没有讲清,事实上西汉时期的东平陵已经很繁华, 史记中记载设有铁官,到了东汉,济南的地位逐步提高,成为重要皇子分封之地,皇帝也常常光顾于此。根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五年(公元 29 年)四月封其皇子刘康为济南公,建武十七年(41 年)十月,刘康进爵为济南王,济南郡又恢复为济南国,首府仍为东平陵。济南国当时辖十个县。刘康甚受皇帝器重,所以到了建武三十年(54 年) ,光武帝亲自来济南视察,看到济南经济繁荣,又把平原郡的祝阿、章丘等六县增封给济南国。元和二年(85 年) ,汉章帝巡狩泰山时,又曾视察济南。汉顺帝永建元年(126 年)六月,封刘显

11、(前济南王刘错之子)为济南王。汉桓帝永兴元年(153 年)五月,济南王刘广薨,因无子嗣,国除。汉灵帝熹平三年(174 年)封河间王刘利之子刘康为济南王,这个刘康与光武帝时的刘康重名,但不是一个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风卷齐鲁大地,曹操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于光和末年(184 年)任济南相国,曹操就以济南为重要据点,击败青州的黄巾军,他收编降卒三十万人,选拔精锐,号称“青州兵” ,青州兵是曹操的起家部队。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东征乌桓,济南的农民起义军再度兴起。十月, “黄巾军”一度攻进济南,杀了济南王刘斌(上斌下贝) 。而后济南国废,又改为济南郡,郡治仍在东平陵,属青州郡。三是没有

12、讲清东平陵城的毁城和西迁原因。东汉灵帝封刘康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正在酝酿之中,危机四伏,曾大修济南城墙。但坚固的城墙不但挡不住愤怒的义军,反而遭到了义军疯狂的洗劫。济南被屠城,可能很惨,佐证有二:一是当地人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风俗,说平陵城里面鬼狐成群,结婚的大姑娘如果走城里,就会遭到狐仙的暗算,所以,至今结婚的队伍即使走城里是近路,也都躲着城里走城外,这是杀人太多的歪曲反映。二是自这次屠城以后,平陵城一蹶不振。至晋永嘉年间,只在此设县,而把济南府治移到历城。城市的迁移一般是两种原因,一是人为的原因,在中国主要是屠城后,向临近地方迁移,这是济南从东平陵迁到历下的一个原因。二是地理环境的变化。东平

13、陵城西原曾有河,随着济水的断流,大概城西的河也断流,水源的不足也给东平陵内的人民带来了不便。济水的变化使历下的水位有所降低,原本沼泽的地区在减少,这给在历下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方便,这也是济南从东平陵迁到历下的原因之一。至今东平陵城地下水位很深,而四周有南洼、北洼、东洼几个村,洼就是水洼,说明在东平陵繁荣之时水位还是适宜的。县志上对于东平陵城的兴废没有专门的记载,在于过去没有用历史文献、地理资料和民俗文献进行认真的梳理,到现在经过研究基本梳理清楚了,县志就可以讲清了。我们讲了这些,无非要说明一点,地方志编写离不开历史文献,下面,我们重点讲述历史文献知识二、历史文献知识概述(一)历史文献定义1、文

14、献文是典籍,献是贤人,实指贤人的言论。这是自古以来的说法,文献一词最早在论语八佾中出现。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这是说:夏朝的文化可以整理,但是杞国没有文化继承,其历史就难以考证了,殷商的利益可以整理出来,但宋国的历史就难以考证了。原因就是文化没有继承下来,文献不足的缘故。所以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 。这里的“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这也符合古代的习惯,古代的史官分为左右,分别负责记言和记事,于是这样形成了文献,就包括事与言两大类别。而文献就涵盖言与事两大类别。随着

15、时间的推移,文与献的外延也在扩大,大致说来,文指知识记录的符号,包括文字、图画、符号、音像等,献指知识记录依托的载体,包括图书、文物、胶片、胶卷、录音带、录象带、影片、磁带、电脑装置等。总之,文献就是:“一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史实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的文字资料、图物资料、音像资料等,均为文献。”在这个定义中,一切图书、期刊、报刊、图画、谱表、有历史价值的符号、文物以及各种视听资料,如胶片、胶卷、录音带、录象带、幻灯片、影片、磁带等,他们都是人类知识的记录,都是文献。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

16、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 “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 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 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2、历史文献历史是一个时间概念,一切文献都是过去的知识的记录,从这个角度讲,过去的文献都是历史文献,因此文献都可看作是历史文献。历史文献主要包括文献载体、文献类别、原始资料文献、文献检索等内容,当然要掌握历史文献,并能灵活利用历史文献来为地方志编写服务,除了以上知识以外,还需要懂得文献整理、文献考证、文献注释、古籍整理、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等知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介绍这些知识了。为了更好的运用文献知识,今天除了讲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外,再讲一点目录学与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二)历史文献的载体以物质载体来分,分为八个门类,即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简牍文献、缣 (jian)帛文献(以丝织品为记录载体)、抄本文献、雕刻印刷文献、活字印刷与现代印刷文献、现代技术载体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