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儿童诗课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201669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儿童诗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儿童诗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儿童诗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儿童诗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儿童诗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儿童诗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儿童诗课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宁 波波 市市 教教 育育 科科 学学 规规 划划 课课 题题申报评审表申报评审表课课 题题 名名 称称 改革与创新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与创新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 负负 责责 人人 冯冯 海海 红红 所所 在在 单单 位位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 完完 成成 时时 间间 2008 年 6 月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数据表改革 与 创新 儿 童 诗 教 学模 式 的 探索 课题名称关键词儿童 诗 教学 模 式 负责人姓名 冯海红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 1967 年 10 月 行政职务校长兼书记专业职称中学高级研究专

2、长小学语文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无担任导师是工作单位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 宁波江北区庄桥街道外环东路 36 号邮政编码315032联系电话 (单位)87582416 (家庭)87211108 (手机)13566567786姓 名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研究专长 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罗敏明78 年 7 月教研主任小学一级 小学语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王雪君66 年 12 月 校办主任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李 娜81 年 6 月教研组长小学一级 小学语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陈建群77 年 9 月 小学一级 小学语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张雅莉72 年 9 月 小学一级 小学语

3、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李艳一79 年 10 月 小学一级 小学语文 本科 庄桥中心小学主要参加者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让诗与孩子亲密接触张雅莉获奖 发表全国基础教育论文评 比二等奖 发表在江北教育2005.7三、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限 3000 字内)一、一、 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关于儿童诗教学的研究,台湾走得比较早,也比

4、较多,相对来说,内地儿童诗教学研究要 迟一些,研究的也比较少,浙江、上海有几所学校曾有过研究,有的研究不是很深入,有 的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宁海实验小学、竹口小学,但由于当时社会及各级学校 并没有特别重视儿童诗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坚持下去,并没有为各地诗教建立切实可行的 操作体系,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我们所知道的北仑实验小学的童诗教学曾经辉煌 一时,但是在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慈溪庵东镇中心小学的史进老师 在童诗理论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成果,但是他们学校的儿童诗也并没有推广开来, 真正坚持搞童诗教学的老师很少。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雪野老师曾经谈到:要发展一个学

5、校的童诗教学,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这素养主要指与童诗教学有紧密相关的人文 素养和文学素养。我想这就是很多儿童诗教学无法推广和深入的根本原因吧!在国内,儿 童诗教学、理论以及出版方面,还是一个起步阶段。虽然目前为止,浙江在童诗教学方面 开展得最热火,但是在童诗教学模式创新和规范方面,还是需要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进 行儿童诗教学研究意义重大: (一)培植人文精神的需要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圣野曾经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 观、有真性情的人!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对人的熏陶有多重要。一首好的儿童诗作品, 不仅选取了这个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角度,而且也教导我们用健康、

6、开朗的心情去 面对每一天以及每一件事情。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 过程。 (二)培养语文素养的需要 进行语感和想象力训练的最好材料莫过于诗歌,这是由诗歌的语言形式决定的。诗歌的语 言形式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语言高度凝炼,富有韵律节奏感,极有抒情性和意蕴美。诗 是人类语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学诗的孩子的文学素养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童诗 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 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童诗 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素养。(

7、三)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发展 我校前年开始将童诗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进行研究和开发。两年来,在童诗指导、诵 读、创作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不过在童诗教学模式方面还停留在很落后的阶段,这严 重影响了童诗教学的推广和深度的开发。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 亲自参与到童诗教学中来,在童诗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收获成长的快乐。(四)建构新型的童诗教学模式 新课程呼唤开放的课堂,诗意的校园!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纷纷尝试童诗教学,诗社更是如 雨后春笋,然而各地的诗教往往盲目而又缺乏有效、系统的教学体系,有的诗教甚至偏离 了方向。因此研究出一套儿童诗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并且进行有效的推广

8、,从而看到更多的诗意校园,是具有非常深远意义的。从传统教学模式看,童诗教学往往离不开个 别指导和课堂教学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各自的利弊。如何更有效地开发童诗教学, 让更多的学生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来,这是必须通过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加以改变的。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研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作技巧,减少学生童诗创作中所走的弯路。 2、研究出有效的儿童诗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维。 3、研究出儿童诗的欣赏、修改和评价的操作体系。 4、研究出各种课型的童诗课堂教学模式。 5、研究出一套值得借鉴的诗社组织活动形式,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使校园充满诗情

9、画意有 效地推广童诗教学成果。 6、观察儿童在童诗学习中的情绪体验,探索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儿童诗,学 得有效,学得主动的教学方法,营造“趣味” 、 “灵动” 、 “有效”的童诗教学氛围。(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各种课型的童诗课堂教学(入门课、欣赏课、模仿课、采风课、综合课) 。 2、研究童诗教学中外显因素的影响(课堂布局、组织形式) 3、研究儿童诗创作的基本技法,如何进行儿童诗的思维训练。 4、研究儿童诗对学生各级能力的培养(欣赏、修改、评价、创作、表现) 。 5、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童诗教学成果的推广。 6、研究进行童诗校本教研的有效措施。 7、研究“趣味” 、 “灵动” 、 “

10、有效”的童诗教学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学到童诗 欣赏、修改、评价、创作、表现等能力。三、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三、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思路 1、建构管理模式,形成诗教工作网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氛围的形成。 3、建构开放型童诗课堂教学模式。 4、广度开展童诗诵读活动。 5、童诗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观察、谈话、发放问卷等方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对学生学习进行儿 童教学前后的变化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让学生在学诗吟诵和写诗创作中主动反思 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

11、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3、观察法:以直接观察或者间接观察、抽样观察或者追踪观察,搜集第一手事实材料,从 中发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4、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及时总结经验。随时撰写经验文章,甚 至专著,并且及时宣传推广。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 年 9 月2006 年 12 月 课题启动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2、进行文献研究,收集资料信息,组织对题论证,制订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研究任 务,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作理论指导。 3、收集、整理前几年学校儿童诗教学积累的作品、教案、随笔等各类资料

12、,小结儿童诗的 语言、情感、想象、结构,表达方法等特点,提炼儿童诗创作的基本技法。 4、构想初步的童诗教学模式,并制定实施计划。 5、教学模式研究前的教学准备工作,高段先从童诗的欣赏和积累入手;低段以最基础的想 象训练为主,诵读积累为辅。目的开发学生对童诗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6、确定童诗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包括哪些老师实践哪一类课型,时间、场地、顺序等重要 事宜。 7、对课题组成员及相关教师进行童诗教学和指导方法的培训。 第二阶段:2007 年 1 月2007 年 7 月 童诗教学模式探索阶段 1、选好低、高段的童诗教学班级;安排几次课堂研讨课,通过备课、上课、评论、总结等 基本教研步骤展开课题

13、实施。 2、积累经验,完善课题理论框架。通过童诗教研形式探索各课型最适宜、最有效的童诗创 作课教学模式。 3、继续进行儿童诗创作技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4、初步进行欣赏课、采风课、综合课等儿童诗特殊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尝试。研究如何进行 儿童诗的欣赏、修改和评价。 5、通过一定的渠道,开发童诗教学成果,并予以记录、存档和反思。 第三阶段:2007 年 8 月2008 年 4 月 童诗教学模式成型和推广阶段 1、童诗创作课教学模式基本成型,完成该主题的研究报告。 2、欣赏课、采风课、综合课等儿童诗特殊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数据和经验的不断积累 中。通过个案、论文、教学反思等方式初步反馈该项成果。 3

14、、举行一次儿童诗教学展示活动,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童诗教学成果的推广。争取我校的 童诗作品在出版物中有专刊发表。 第四阶段:2008 年 5 月2008 年 6 月 课题总结和成果汇报阶段 1、收集我校童诗教学诗作发表的成果。 2、向区汇报我校童诗课题开展的成果。 3、总结该课题中还存在的困惑和继续探索的方向。 4、分析实验结果;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形成终 结性成果,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并汇编研究论文。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10 项) ; 主要参加者的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经费、研究时

15、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限 1000 字内)一、主要参考文献 谭旭东 高洪波儿童诗的现代探索 王耿 卢力刚 儿童诗艺术的守护者-论谭旭东的儿童诗创作 曹苇舫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 郁旭峰 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二、课题参加者的组成结构姓 名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冯海红67 年 10 月校长 书记中学高级小学语文本科罗敏明78 年 7 月教研主任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本科王雪君66 年 12 月校办主任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本科李 娜81 年 6 月教研组长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本科陈建群77 年 9 月 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本科张雅莉72 年 9 月 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本科李艳一79 年 10

16、月 小学一级小学语文本科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在研究该课题之前,我校的童诗教学已经摸索了 3 年,在这 3 年,我校所有的语文老师齐 心协力从童诗的诵读、创作、指导一步步走来,积累了不少实践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模式 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资料。课题负责人是宁波市名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教学 经验。对于这个课题,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目标一致,共同为课题的研究出谋划策。学校 领导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研究经费宽裕,初步计划校本课程费用约一万元;师资培训费 用约五千元;环境布置费用约二万元;活动费用约一万元;其他费用约一万元,合计五万 五千元。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单 位(盖章):年 月 日六、县(市)区或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