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0821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岫岩县苏子沟古龙村陨石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陈鸣等人披露了我国第一 个经过证实的陨石撞击坑辽宁岫岩陨石坑。 岫岩陨石坑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陈鸣等人披露了我国第一个 经过证实的陨石撞击坑辽宁岫岩陨石坑。游客杂志在 2009 年 10 月期 已经率先刊发过岫岩陨石坑的相关报道,如今,陨石坑也成为岫岩的又一旅游 新线路。在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没有人不知道一个叫“罗圈”的地方。“罗 圈”直径 1.8 公里、深 150 米。“圈里”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一共有 60 多 户、200 多口人,这里很少有人得心脑血管病,是有名的长寿村。“圈里”有 很多怪事:这里的井水都漂油,这里的黑土

2、都能烧。 在“罗圈”的入口,两边的山脊猝然断裂,只留给人们一条狭长的土路, 好似为了欢迎客人的到来,特地劈开了这样一条幽径。爬上山顶,你会惊异地 发现,“罗圈”竟与一个标准的正圆别无二致,加之周围群山环绕,它如同一 个巨大的指环静静卧在山间,仿佛正在等待有人与它做一次穿越时空的约会。因为交通不甚便利,“圈里”的村民全靠上山养蚕和耕种来维持生计。正 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因为一些长久以来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而叫苦不迭。首先,这里的水与外边截然不同。村里的很多人家打井取上来的 水都漂着一层油花,闻起来有类似铁锈的味道,喝起来很涩。除了水上飘着一 层油之外,“圈里”还有件怪事,那就是这里

3、的地下埋藏着一种黑色的泥土, 挖出晒干之后表面有白色的霜,扔到火里还能烧。很多年前镇政府就曾派人把 这里的黑泥带回去,和氨水搅拌在一起能当化肥用。岫岩陨石坑据村里的老人讲,就连他们也从未听长辈讲过任何关于“罗圈”的传说, 更没有探究过“罗圈”到底是咋来的。只是很早以前,他们的祖辈就发现了环 绕在世代居住的村子周围的山像个很规整的圆圈,于是便非常直观、形象地将 其命名为“罗圈”,山里、山外的村屯也就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圈里”、“圈 外”这样的名字。一直到村里来了科学家和勘探队,“圈里”人才得知了身边这个神秘“罗 圈”的“身世”。2000 年左右,中国地质大学的覃功炯教授带着几个人来到这 里,覃教授

4、说这里很可能是几万年前被陨石砸出的坑,后来里面积水形成了湖, 最后湖水将“罗圈”冲出了一个缺口,于是就有了如今这条“圈里”通往“圈 外” 的唯一出路。覃教授在“圈里”研究了三年,可惜后来他病了,这个研究 也就终止了。当时“圈里”人非常渴望自己所住的地方能被证明就是陨石坑, 要是那样的话,这里就能发展旅游业了,他们就再也不用只靠上山放蚕生活了。几年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陈鸣博士率勘探队来 “圈里”钻探,并得出重大结论:圈里陨石坑为中国唯一被证实的陨石坑!同 时在“圈里”发现了第一流的矿泉水,富含低钠高钙偏硅酸,“圈里”人再也 不用喝又苦又涩还漂着油花的水了。陈鸣博士对古龙村环

5、形构造也就是“罗圈”的岩石冲击效应、矿物变 形微结构特征以及地貌特征等进行了科学研究。该环形构造是一个直径 1.8 公 里的碗状坑,在平面上呈现为近五边形到似圆形,坑底与坑唇山脊高差平均为 150 米。在坑内变形基岩石英颗粒中发现了击变面状页理,这是判断该坑陨石 撞击起源的诊断性标志。坑区内冲击角砾岩和岩石震裂锥的产状,以及撞击形 成的地貌特征等均与陨石撞击作用结果相符合。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 176 个陨石撞击坑,而圈里陨石坑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圈里”的两个自然之谜,也在陈鸣博士这里得到了科学的解释。随着几 万年前陨石的撞击,“罗圈”里大量的植被死亡,并埋在地下变成炭,形成了 黑色的泥炭土

6、。有的地方含炭量高,就能燃烧。埋藏在泥炭土层中的水不能流 动,水质自然不好。圈里陨石坑填补了国内无陨石坑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为人们探 索地球、认知宇宙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同时这里也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旅游开发 潜在资源,可以提高岫岩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圈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处。这里适 合户外运动爱好者自驾或徒步前往,“罗圈”的“内壁”有很多小路可通往坑 唇顶端,登顶后陨石坑的全貌可一览无遗。如果露营,可以选择在山脚下的平 坦地点。无论照片有多美,都不如置身其间感受到的震撼大。希望能有更多的 朋友前往古龙村,切身体验一下自然奇观的无穷魅力。自驾路线:沈阳-海城

7、-偏岭-岫岩-苏子沟-古龙村摘自:http:/ 县,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玉石产地之一。而为人所不知的是,在岫岩县城东北方 向直线距离处,有一处周围山岭环绕、形似圆圈的地方。当地老乡将这里形象 地称之为“罗圈”,圆圈内部被称为“罗圈里”,而紧邻该圆圈外部东北一侧 被称之为“罗圈外”。这个罗圈坐落在一片低山丘陵之中,呈碗状形态,直径, 深约,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凹坑。世代生活在罗圈坑的居民对这里的山形地貌没有奇特的感觉,但却一直对坑内 某些地质现象颇感不解。在坑底挖水井,深入地下十多米还是深不见底的黑色 淤泥,取上来的水总是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脂,水质苦涩难喝。人喝的水还得取 自远处山沟引来的“泉水”。坑底存

8、在的厚层松软淤泥使得坑底上建造的房屋 就像躺在一张巨大的海绵垫上一样。此外,坑内还有一种埋藏于坑底的特殊资 源,那是一种他们认为既可用作肥料,晒干了还能燃烧的“黑土”。挖开坑底 表面不厚的黄土层,即可暴露出厚达数米的“黑土”。“罗圈坑”的航空遥感图县里曾经请来了专家,确定这是一种“泥炭土”。在坑底淤泥中,也曾挖出过 一些大型脊椎动物的骨骼。当外地客人到这里采风、旅游和科学勘查时,村民 会乐此不疲地反复向你描述他们祖辈流传下来的这些故事、见闻和疑惑。 但罗圈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构造,为什么周围都是低矮的丘陵,只有 这里像一个世外桃源一般?那些奇怪的现象和这里特别的地质构造有没有关联 呢?摄影师王红军被这神秘的“罗圈坑”吸引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岫岩县“罗圈里”的圆形凹陷地貌就引起了科学家 们的注意,而直到 2009 年,一个名叫陈鸣的科学家才真正揭开了这里神秘的面 纱,他的发现告诉了人们一个惊人的秘密:在至少 5 万年前,一块直径约的陨 石曾经撞击地球!那么当时曾经发生了什么?天地大冲撞还会再次发生吗?请 您关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8:30 播出的神秘的罗圈坑。8 月 27 日上午重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