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00626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公社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QQ:764723079陕西省宝鸡市2011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

2、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 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 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

3、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 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 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壬其五)而那些安 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 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 ,孟子,而是 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 “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

4、来的面貌 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 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 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语文公社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QQ:764723079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 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 “影”之苦。 “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 “影”指代人求 善立名的愿望, “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

5、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 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 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 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 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 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 们所追求的艺术

6、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 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 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摘自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1下列对陶渊明“人生两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 ,指的是个人的品德 和节操。这样的“道” ,体现了儒家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 节操。 B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 ,是一种非人 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

7、。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 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 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 主要结论。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 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 流的杰出代表。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陶渊明决心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对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 寒之士特别推崇。因此,即使贫穷到挨饿的地步,他也能用“道”来求得平衡, 不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B陶渊

8、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表明他天性如此, 受不了绳墨束缚。因此,他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 的天性受到扭曲。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 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 “神”则以自然之义 化解它们的苦恼。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而且找不到正确之路去改变它,因【语文公社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QQ:764723079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对他个人而言,这样做便 能够部分地达到目的。 3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老庄所谓的“自然” ,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 ,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 ,涵义是 一致的。 B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 高的境界。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 而是艺术的。 C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 。 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 却是有益的。 D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

10、较宽松的张扬; 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 有积极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察 廉为顺阳长、栒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 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 庙园,当上书言:“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后嗣所宜尊奉以

11、广盛德,孝之至 也。 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 ”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顷之, 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奉 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逆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 少府、大鸿胪、光禄勋。先是,太后姊子卫尉淳于长白言昌陵不可成,下有司议。当以为作治 连年,可遂就。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复下公卿议封长。当又以为长虽有善言,不应封 爵之科。坐前议不正,左迁钜鹿太守。后上遂封长。 哀帝即位,征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 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上使使者召,

12、欲封当,当病笃, 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耶?”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 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 ”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朕选于众,以 君为相,视事日寡,辅政未久,阴阳不调,冬无大雪,旱气为灾,朕之不德,何必君罪?君何疑 而上书乞骸骨,归关内侯爵邑?使尚书令谭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 ”后月余,卒。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一 ) 4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 稽:计较 B顷之,使行流民幽州 行:视察 C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 建:提出 D遂上书乞骸骨。上

13、报日 报:答复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平当深受皇上重用的一组是(3 分)( 【语文公社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QQ:764723079) 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 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 以冬月,赐爵关内侯 复下公卿议封长 还卧而死,死有余罪 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平当年轻时就开始做官并经常得到提拔,因通晓经书而被任命为博士,他论议事 务通透英明,每当发生灾情异象,总是引经据典并分析得失。 B丞相韦玄成上奏朝庭停止修建太上皇寝庙园,平当上书反对,并引经据典阐述理

14、 由,皇上最终听取了他的奏议,下诏继续修建太上皇寝庙园。 C太后的姐姐的儿子卫尉淳于长说昌陵不可建成,皇上就下诏官员奏议,平当虽然 赞同淳于长的观点,但反对策封淳于长因此被贬官。 D平当家中有人主张平当应该接受侯印传给子孙后代,平当向家人说明拒绝受封的 理由并上书辞官,皇上安慰他并赐给牛和美酒,要他好好养病。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2)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

15、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注】莎衣:即蓑衣。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菡萏:荷花。 饶,任凭。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8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 分)9这首诗的尾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语文公社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QQ:764723079(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 6 分)(1)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 (2)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