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200510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 形成与发展海峡经济区建设联合课题组碜一、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的演变无论是从人文还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福建都具有典型的亚文化、边缘特质,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种富有发展弹性的特质不断深化认识、提升运用的历史。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地位也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的发展和对区域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实践都进入一个以对外开放为主题的新时期。1 闽东南地区从1 9 8 1 年提出的“念好山海经,建设八个基地”的战略设想到1 9 8 5 年1 月,国家决定在长江三

2、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直至2 0 世纪9 0 年代初期,福建省提出构建“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国家“十五”计划和2 0 1 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2 海峡西岸繁荣带1 9 9 5 年,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设想。当时的海峡西岸繁荣带主要是指福州到漳州的闽东南沿海地区。进而,海峡西岸繁荣带空间概念在延伸到闽东、闽西、闽北地区的同时,又突破行政区划关

3、注到粤、浙两省的汕头、温州地区。3 海峡西岸经济区2 0 0 4 ,福建省委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陆续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最终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2 0 0 7 年,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成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4 海峡经济区课题指导:汪毅夫;课题负责人:宋焱、韦忠慈、江尔雄,林振平;课题组成员:胡建荣、陈苇、邓建光;课题执笔:陈苇9 5 战略地

4、位与作用东邻台湾海峡是福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和区位优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理论界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环台湾海峡是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的合适空间格局,“海峡经济区”是福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的最高形式。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构想体系。当前关于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研究的各种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闽榕、王秉安、叶飞文等人基于中国经济新( 第四) 增长极思考的海峡经济区( 环海峡经济区) 观点。他们认为“环海峡经济区( 台湾海峡经济圈) 是指以海峡经济为主要特征、由环绕台湾海峡的区块状经济构成的经济区域”。“所谓海峡经济区,是以海峡东岸的台湾、西岸的福建为主体,范围涵及台湾海峡两岸区域,是一

5、个以台湾海峡为纽带的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海峡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经济繁荣带和新增长极。从“闽东南地区”到“海峡经济区”,是发展内涵的变化,是发展战略的提升,视野的拓宽与格局的改变,是为“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的特点与“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经济区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结果,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的特点,决定了海峡经济区劳动地域分工的主要内容,决定了海峡经济区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也规定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形态与

6、主要功能。通过从闽东南地区到海峡经济区的实践摸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特点与海峡经济区的关系。1 发展途径的潜在性与国内其他经济区相比,泛福建经济区域既不象长三角、珠三角那样已然成型,也不象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国家已正式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海西与海峡经济区的内涵、定义都有待进一步予以正式明确。当前,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急需从战略高度着眼设立一适当的两岸合作往来先行先试区域,以巩固现有成果,建立健全合作的体制、机制,探索总结经验教训,设立海峡经济区是最合适的做法之一。2 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泛福建地区、尤其是作为主体的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

7、够高,具有典型的“发展中区域经济”的特点。同时,两岸经济都面临结构升级调整的共同使命,而海峡西岸福建沿海经济密集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港口群和极富发展弹性的城市群,将为环海峡区域经济转型与新一轮腾飞提供绝佳的契机与独特的资源。3 发展格局的独立性福建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之间,资源相对匮乏,发展腹地狭小,经济吸附能力偏弱,传统优势正在逐渐缩小或失去。但是又不得不看到,无论是泛珠三角洲还是泛长三角洲,都未能有效地融合福建,反而愈发凸现福建的个体存在。在看似边缘化的位置上,福建的特质与潜力反而发挥出更大的辐射与集聚效应。这说明海峡经济区作为一种经济地域,是客观的和相对稳定的,是有形的可认识的经济

8、地域。4 发展方式的特殊性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毗邻港澳,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与9 6 鲞坚迨堡 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渗贸易往来的重要联结点,也是祖国大陆与东北亚、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地区经济贸易与人员文化往来的衔接点;福建区域经济概念从发轫之初最重要的动因和最大的优势就是扩大对外开放。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的演变过程,也是福建的对外开放工作从主动借力到主导因应合作再到推动主体融合的历程。海峡经济区的设立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优势,并将其效应辐射到周边更大的范围。5 发展思路的继承性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泛福建地区区域经济战略构想演变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域

9、经济构想主要是基于本行政区划内部;随着对区域协调发展认识的加深和形势的发展,福建区域经济构想进入第二阶段,即泛福建地区;第三阶段,就是从泛福建地区到环海峡区域阶段。三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分别为“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经济区”,“海峡西岸繁荣带”是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演变的重要一环。这些都为海峡经济区的设立在理论、思想、观念上做了充分的积淀和准备。二、海峡经济区的客观基础、可行性和历史必然性( 一) 海峡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1 地理环境作为海峡经济区的纽带,台湾海峡连接东西两岸近7 0 0 0 公里的海岸线,最窄处( 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本岛新竹) 仅6 8 海里,东西两岸的交通体

10、系和城镇群都集中在隔海相对的沿海走廊,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体系、辐射联结有效的经济腹地,使海峡地缘圈为海峡经济区的设立提供了相对完整的独立经济区域。作为东亚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台湾海峡不但是海峡经济区的生命线,也使区域经济具有足够的开放性。2 区位空间海峡东岸的台湾地处西太平洋航线枢纽,由南往北分别滨邻巴士海峡、太平洋和琉球群岛,连接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的东南亚、日本和大洋洲和美西地区,与西岸的福建省一起扼守台湾海峡,同时也是中国进出太平洋、经往欧亚地区的门户。海峡西岸的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北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西靠赣、皖、湘等崛起中的东中部内陆省份,且独具连接的区位优势。无论从中国还是亚太地区,海峡经

11、济区重要独特的战略地位,将为该经济区域的资源配置、市场辐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3 经济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岸关系出现的积极变化,海峡两岸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成为大势所趋。按照2 0 0 7 年的统计数据,以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地区、广东东部地区和江西中东部地区共同构成的海峡经济区,面积约2 9 万平方公里,是长三角的2 6 倍、珠三角的6 倍;经济总量为4 4 万亿元( 其中海峡西岸2 1 个城市群为1 8 万亿元,海峡东岸,即台湾为2 6 万亿元)与长三角相当,是珠三角的1 8 倍。将成为

12、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经济繁荣区和新的增长极。4 文化资源9 7 战略地位与作用环海峡地区有着共同的古闽越文化的根,“五缘( 另有史缘、血缘、友缘、语缘、神缘等) 六求”不仅是闽台两地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也是环海峡地区人民的集体意识。在创意产业异军突起、知识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共同趋势的环境下,环海峡地区同根、共生、多元、互动,丰富且原生状的文化资源,以及不同的社会形态、主体意识、价值观念、工商理念,必将在交流、碰撞、融合、提升中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为区域特色文化服务产业提供直接的资源与创意,将为区域经济提供上层建筑能动性的支持。( 二) 海峡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可行性1 海峡

13、西岸经济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先后有5 0 多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备忘录,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口岸通关、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了实质性支持。目前,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许多省市特别是与福建接壤的周边地区主动融入对接,全省9 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广东、浙江、江西三省一些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台港澳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也是热切关注,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 0 多家,台商在福建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近年来海西的港口群、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建设,以及一批新的大型能源、通讯、水利、产业项目的开

14、工建设和投产开通,海西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日新月异,为海西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海峡两岸闽台直航和闽台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截止2 0 0 7 年5 月,台湾居民通过直接航线往来大陆已累计超过2 0 0 万人次,“两马”、“两门”航线已成为台胞往来两岸最为便捷的海上通道。闽台及两岸投资贸易关系进一步深化,大陆台资企业六成以上的研发中心和近六成的营运总部设在福建省,福建成为台湾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除卓有成效的台商投资区之外,近年来闽台之间还建立了两岸在农业、林业、水果、农产品、水产品等领域的各类合作平台,两岸主题展会、学术论坛等,都不断扩大夯实各领域的合作基础。

15、( 三) 海峡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历史貉然性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推动近二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促使各有关国家与地区转而寻求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太地区,随着中国与东盟、与港澳地区,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化,再次激活有识之士此前已经提出的“大中华共同市场”、“南中国经济圈”、“海峡两岸经济圈”等概念,构建海峡经济区可以在海峡两岸经济整合过程中提升两岸乃至华人的经济实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参与全球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与话语权。2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无

16、论是主体的福建地区还是海峡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内,都有着长期对外开放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设立海峡经济区可以为这一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更新更大的平台和载体,构建以闽台为主体的海峡两岸经济体,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与东南亚、日韩、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贸投资往来,实现更好更快的互惠共赢发展。9 8 鲞坚堡堡 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渗3 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竞争的必然选择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由单元向多元、由单体向整体转变的发展态势来看,设立海峡经济区,一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展开竞争与合作,以竞争求主动、求发展,摆脱福建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被动、边缘地位;二是以海峡经济区领先型的产业集聚体系和港口中心城市聚集体系,成长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三是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通过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长三角、珠三角共同构建中国沿海地区完整的经济繁荣带。三、设立海峡经济区的根据与主要范畴( 一) 从经济区域理论看海峡经济区的设立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