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200032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特征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分显示其形态特点。颈部横断位与C S内神经血管组织及沿颈深静脉纵向排列的淋巴结接近相互垂直,神经性和淋巴结性 肿瘤断面均以类圆形为主。本组1 5( 7 8 9 ) 例神经性瘸,2l ( 7 5 ) 例淋巴结肿瘤呈类圆形( x 2 - - 4 1 1 ,p 0 0 5 ) ;但肿瘤与血管关系显示清晰,本组仅3 例因颈静脉明显受压近乎“断流竹而导致定位失误。M P R 无论冠状还是矢状重建成像,重建层面与C S 神经纤维接近平行,沿神经组织优势生长所形成的纵向椭圆形或梭形特点充分显示。本组M P R 冠状和 矢状位上共15 例神经性肿瘤切面形态均呈椭圆形或梭形,仅5 例淋巴结肿瘤均呈椭圆形,未见

2、呈梭形者,x 2 = 8 1 7 ,p 0 0 5 。M P R 上两类肿瘤的上下径均长于水平方向径值,其比值神经性肿瘤显著大于淋巴结性肿瘤( p 0 0 5 ) 。可见,横断位能清晰显示肿瘤与颈动静脉之间关系,对肿瘤的定位起决定作用:神经性肿瘤使颈动静脉侧方移位为主,淋巴结性肿瘤使颈动静脉内侧移位为主;但不能反映两类肿瘤特征性的形态差异。M P R 则直观显示两类肿瘤特征性的形态差异,对鉴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肿瘤的“尾征”是肿瘤细胞沿其发生 组织浸润生长形成,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具有一定价值。“尾征”的显示与其发生组织粗细、毗邻解剖背景密度差异及其走向和显像层面平行与否有关,后者是显示“尾

3、征”的关键,而M S C T 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及三维重建各向同性则是“尾征”能够显示的保障,增强扫描如增加与背景对比则有利于其显示。徐崇开报道二例下肢坐骨神经鞘瘤,M P R 纵向重建层面与坐骨神经平行,清晰显示肿瘤的神经尾征,诊断因此明确。C S 神经组织形态纤细又毗邻解剖结构排列紧密,M P R 重建层面即使与纵向神经组织走平行,正常情况下也难以直观 显示C S 神经组织。但当C S 神经组织形 成肿瘤时,肿瘤上下两极毗邻解剖结构被撑开而较稀疏,同时,载瘤神经受浸润变粗,肿瘤“尾征”有可能得以显示,但有关显示情况笔者未见报道,本组仅4 例 ( 2 1 1 ) 一极( 3 例) 两极( 1

4、例) ,共5 极( 1 3 2 ) 显示尾征。增强扫描因颈血管对比显示更清晰,本组因例数较少未作增强前后比较。总之,横断位为基本成像层面,所提供信息基本满足诊断要求;M P R 影像整体感强,能提供横断面额外的诊断信息,是横断面的重要补充。M P R 上C S 内梭形肿块,尤其一极两极显示“尾征捞者是神经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X 线 摄影特征分析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杨菊萍何晓东顾素英 高之振2 3 3 0 0 4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前瞻性收集2 0 0 7 - 7 - 1 至2 0 0 8 12 31 问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术前行全数字化乳

5、腺x 线摄影的早期乳腺癌病例。本组5 8 例均为女性,最大年龄7 1 岁,最小2 7 岁,平均4 8 9 岁。2 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4 6 例扪及大小不等肿块,5 例乳头血性溢液,5 例以乳房胀痛而就诊。检查方法:乳腺摄片采用美国G E 公司S e n o g r a p h e2 0 0 0 D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机。常规采用头尾位( C C ) 和内外斜位( M L o ) 进行患乳摄影,必要时加摄 侧位( M L ) 、外内斜位( S L o ) 或切线位及局部加压摄影。采用自动曝光条件,乳房加压厚度为3 0 一5 0 m m ,获取图像后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做出诊断。然后对乳腺

6、癌影像学特征表现进行描述。常见征象包括肿块、钙化、结构扭曲;特殊征象包括非对称性管状结构单个扩张导管、乳内淋巴结、团状密度不对称、局灶性密度不对称;合并征象包括乳头凹陷、皮肤增厚及血管增粗等。二、结果根据B I R A D S 标准对本组病例进行描述,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3 8 例,浸润性小叶癌4 例,导管内癌及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l O 例,乳头状瘤癌变1 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 例,髓样癌2 例,粘液癌2 例。常见征象:肿块:3 8 例共显示3 9个肿块,其中肿块伴恶性钙化者14 例。肿块特征见表1 。本组临床2 6 例触及肿块,触诊均大于X 线显示的肿块大小。 恶性钙化:2 6 例显示恶性

7、钙化,其中1 4例与肿块影并存,2 例与局灶性致密影并存,2 例与结构扭曲并存,另8 例仅有钙化表现。钙化特征见表2 。结构扭曲:8例显示结构扭曲,其中2 例伴有恶性钙化。特殊征象:局灶致密影:4 例显示局灶致密影,其中2 例合并钙化。“导管征”:5 例显示“导管征“ ,且均合并肿块。合并征象:血管增粗:1 5 例显示血管增粗,其中6 例合并肿块及恶性钙化,5 例合并肿块,2 例合并钙化,2 例合并结构扭曲。皮肤及乳头改变:1 例P a g e t s病伴有乳晕皮肤增厚、乳头轻度糜烂改变。三、讨论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对乳腺癌的诊断已从典型的X 线征象的分析研究进展6 7为对早期乳腺癌、原位癌

8、诊断可能性的探索。全数字乳腺机获得的图像质量高,病灶检出率高,具有全自动曝光控制( A O P ) 模式,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并且放射剂量比模拟摄片剂量减少3 0 - 5 0 ,数字化图像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后处理,利用窗技术调整影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能清晰显示乳房各个层次及轻微的形态和密度改变,对乳腺微小钙化显示更加敏感,能发现 O 5 m m 的钙化灶。因此,它更易发现早期乳腺癌,尤其那些扪及不到肿块只有微小钙化灶的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主要有如下X 线表现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的X 线 征象。本组5 8 例中3 8 例有肿块,占6 5 6 。检出的最小结节视其背景情况而有

9、所不同,一般认为,在脂肪型乳房中,乳腺癌的检出阈值为2 m m ,这些小结节在此型乳房中易于识别,在致密型乳房中 若不伴钙化则极易漏诊。本组病例检出最 小的结节约为7 m m 。恶性结节外形多为不规则及深分叶状,边缘多呈毛刺状及浸润状,部分亦可表现为外形规则、边缘清晰的肿块,本组3 例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类圆形结节,2 例病理证实为粘液癌,1 例为髓样癌。毛刺征是由于癌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及肿瘤向四周侵犯、扩展所致;浸润是病灶本身向周围浸润而引起的边界不规则。部分早期乳腺癌的毛刺很细小,轻度浸润也易与腺体重叠引起的模糊混淆,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或加照放大片仔细观 察。乳腺癌在X 线片上测得的肿块直径小

10、于临床测量,常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组临床能触及肿块2 6 例,触及 大小均大于X 测量值,另1 2 例临床未触及明确肿块,均表现在多量腺体型乳腺、结节较小( 小于l5 m m ) 或位置较深者。乳腺实质内的恶性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帮助 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可以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隐性”的乳腺癌中,至少有5 0 - 6 0 是单独凭借钙化而作出诊断。恶性钙化形态多为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和线样、分支状钙化( 铸型) 钙化;直径0 5 m m ;分布多为段叶样及线样,沿导管及其分支分布,部分为区域及簇状分布。钙化形态、大小、密度越不均一,钙化越聚集,恶性

11、度越高。微小钙化及局部密度增高,是发现和诊断导管内癌的重要特征。F i s c h e r 报道过F F D M 对簇状微小钙化的敏感性为9 5 。我们也证实,F F D M 显示微小钙化具有高敏感性。本组 病例对乳癌小结节、微小钙化及结构紊乱的显示非常清晰,共有2 6 例出现了钙化,钙化率占4 4 8 。其中1 4 例( 5 3 8 )伴有肿块,有8 例( 3 0 8 ) 仅凭钙化做出了诊断。笔者认为,应该重视恶性钙化它不仅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依据,而且对术前定位、病理切片的定位标记及治疗后复发的观察均有重要意义。结构扭曲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反应,使正常结构扭曲, 但无具

12、体肿块可见,包括从一点出发的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缩,或者在实质的边缘扭曲。部分可合并钙化,少数为单纯结构扭曲,若临床未触及肿块易漏诊。本组8 例表现结构扭曲,其中2 例合并钙化。结构扭曲可为恶性的唯一征象。局部纤维化、慢性炎症或活检、手术后瘢痕亦能产生正常结构的扭曲,应详细询问病史与恶性病变鉴别,必要时局部加压点片可更清晰地显示出结构扭曲,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局灶致密影是最易被忽视和漏诊的x线征象,表现为乳腺实质内局部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的小片状阴影,缺少真性肿块特有的边缘改变,可以是乳腺癌的最早征象, 特另! J 是进展行局灶致密影应提示恶性可能。本组4 例局灶致密影中有2 例合并钙化。因此局

13、灶致密影应紧密结合临床触诊,密切观察或对可疑者活检。导管征表现为乳头后条状密度增高的导管影、边缘毛糙,并指向癌灶方向。它可能是导管内癌的唯一指征。它的病理基础是癌细胞沿乳腺导管向乳头蔓延,造成乳导管内充满癌细胞而变得致密、增粗且毛糙,或因癌瘤附近乳导管被牵拉集中,或癌瘤附近导管非特异性上皮增殖、管腔内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残屑导致扩张。出现“导管征”时应注意临床有无溢液表现。本组有5 例“导管征”为阳性。误诊原因分析 本组x 线诊断符合率为8 7 9 ( 5 1 5 8 ) ,7 例误诊患者乳腺均为中等量及多量致密腺体型,其中3 例单纯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片状密度增高影,误诊为增生 的腺体,2 例表现

14、为类圆形、边缘清晰的结节,误诊为良性病变,2 例因致密腺体重叠而漏诊。笔者认为:患者腺体致密、病灶较小及恶性征象不典型是误、漏诊的主要原因,对可疑的病灶需增加局部点压投照,确定病灶是否存在,并结合病灶的特征、动态变化及临床触诊、超声检查等多方面来诊断。综上所述:早期乳腺癌的数字化X 线表现较有特征性,不规则结节、边缘有毛刺或浸润性结节、恶性钙化、结构扭曲、 局灶性致密影及导管征是F F M D 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依据,上述征象可单一出现,亦可多个征象合并出现,若同时出现两个直接征象或一个直接及两个间接征象即可诊断乳腺癌。对致密型乳腺及征象不典型的可疑病灶,应摄局部点压片,仔细图像后处理观察,

15、并密切结合临床触诊及超声等检查,可减少漏诊。F F M D 的应用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创造了条件,也为进一步开展保乳手术奠定了基础。心房粘液瘤的多层蛾C T 诊断 湖北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放射科 彭志远4 3 0 0 2 2随着C T 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 T 和电子束C T 实现了连续快速扫描,明显减轻了运动伪影,已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我们对应用4 0 层6 4 层螺旋C T 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 例心房粘液瘤病例作了回顾性分析,现就其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在2 0 0 5 年5 月一2 0 0 8年l O 月间,我

16、院对1 3 例心脏粘液瘤病例 进行4 0 层6 4 层M S C T 检查,并作手术 切除治疗。男性8 例,女性5 例,年龄1 2 7 1 岁,平均4 5 8 岁。临床表现:胸闷气促9 例,心慌8 例,咳嗽5 例,发热l 例,下肢水肿4 例,高血压4 例。体征:心尖舒张期杂音3 例,心尖部收缩期杂音2 例,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1 例,肿瘤扑落音2 例。X 线表现:轻度增大8 例,中度增大2 例,心脏大小正常3 例。二尖瓣心型9 例,主动脉心型2 例,二尖瓣一主动脉心型2 例。轻度肺淤血6 例,中度肺淤血1 例,肺血无明显增多或减少6 例。病理表现:镜下见大量粘液样基质,部分基质变性、坏死。 2 、检查方法:M S C T 心脏成像:使用飞利浦公司的4 0 层6 4 层M S C T 机。 心脏C T 扫描心率控制在 7 0 次分。Z 轴扫描范围为自主动脉弓至心尖。以4 O m l - 4 8 m l s 流率注射对比剂( 优维显3 7 0 ) 7 0 m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