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双电层理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8989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液双电层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固液双电层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固液双电层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液双电层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液双电层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扩散双电层理论(第二次作业)若表面电势为 0 ,相距 x 处的电势为 ,便可按 Boltzmanm 分布定律,写出相距 x 处的正、负离子的数密度为式中 n0 为 =0 即距表面无限远处正或负离子的数密度。距表面 x 处的电荷密度当为根据静电学中的 Poisson 方程,电荷密度与电势间应服从如下关系这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满足如下边界条件:当 x=0 时,=0 ;当 x=时,=0 ,且/x=0,略去推导的过程,上式解得结果为式中 c 为电解质浓度,L 为 Avogadro 常数。 的倒数具有长度的量纲,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相当于扩散双电层厚度。 , 随电解质的浓度 c 和电荷数z 的增大而增

2、大,这就是说,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1 随电解质的 c 和电荷数 z的增大而变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化为由此可见, 的大小决定了电势 随距离 x 的衰减快慢。此外,由电中性条件,可得固体表面的电荷密度 与扩散层中电荷密度 间的关系为经过一系列推导,由此可知,固体表面的电荷密度和 成正比,即和扩散双电层厚度 -1成反比。当电解质浓度增大时,扩散双电层厚度变薄, 变大,固体表面的电荷密度变大。Stern(斯特恩)模型该模型认为溶液一侧的带电层应分为紧密层和扩散层两部分。紧密层:溶液中反离子及溶剂分子受到足够大的静电力,范德华力或特性吸附力, 而紧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其余反离子则构成扩散层。斯特恩面:紧密层中反离子的电性中心所连成的假想面。距固体表面的距离约为水化离子的半径。斯特恩面上的电势 称为斯特恩电势。滑动面:指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的界面,在斯特恩面稍外一些,是凹凸不平的曲面。滑动面至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称为 电势。 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其值越高表明胶粒带电越多 电势只有在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已经推导得知,电解质浓度增加,扩散双电层厚度变薄,再根据公式扩散层变薄, 电势降低。 电势的降低会使静电排斥力减小,致使粒子间的范德华吸引力占优,从而引起胶体的聚沉和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