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关于脑瘫的新理念及康复新技术近年国内外关于脑瘫的新理念及康复新技术 概概 述述脑性瘫痪在美国是最多的脑损伤之一,多于孤独症和 21-三体综合症,发病率 为 3/1000,估计现有 764000(76.4 万)脑瘫患者,每年约有 8000(8 千)脑瘫患 儿出生每年学龄前脑瘫儿童有 1200-1500 人在美国一个脑瘫儿童一生要花费 921000(92.1 万)美元 我国调查 1-7 岁儿童,患病率 1.2‰ —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围产医 学的提高,脑瘫患儿就诊率明显增加,据统计全国 2-13 岁脑瘫患儿有 400 多万, 患儿多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及听觉,语言,智力等方面的障碍,给学习,生活以及社 会适应带来多重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定定 义义小儿脑瘫(Cereber palsy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各种原因引起 脑损伤而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并发有癫痫,智 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近年来国外定义 小儿脑瘫是指非进行性,在胎儿期,婴儿期,5 岁以前的脑损伤,表现运动, 认知,语言,癫痫等一系列损害。
共同点:脑瘫为中枢性,脑生长发育期损害,围产期各种原因造成脑损害为非 进行性,症状在婴儿期出现,此为四要素 不同点:年龄跨度大,我们讨论的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而国外 指出生前到出生后 5 岁以内的脑损害儿,涵盖面比我国更广脑瘫儿早期干预治疗理论依据脑瘫儿早期干预治疗理论依据1、脑的可朔性,神经组织虽不能再生,但可以再构成,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之 间可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年龄越小再构 成的代偿能力越强,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2、促进髓鞘化经常受刺激的神经,其纤维髓鞘化作用加强 3、促进突触传递作用,增加刺激可促进突触递质释放,增加突触电位 4、正反馈回路机制,刺激引起的结果,又作为第二刺激信号,经深部感觉传 入中枢如此反复刺激,反复强化可使运动模式得到记忆和加强,进而达到治疗目 的 5、促进皮质内运动代表区(神经团)的形成和完善,如头、手、唇、足等 6、空间和时间性易化机理当给予单个诱发带和短时间刺激时不引起阈上兴 奋时,给予多个和长时间刺激时即可引起阈上兴奋而出现相应反应 7、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脑瘫患儿肌肉收缩的方向多为向心性正常儿为离 心性, (Vojta 法治疗)可促进向心性收缩向离心性方向转换。
此 7 点是我们治疗脑瘫儿的基础理论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循序渐进,有助于神经重组,达到改善运动能力康复的新理念康复的新理念康复治疗是指对脑瘫儿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包括人格、心理、智能、语言、运 动功能诸方面的干预把教育、医学、娱乐溶于一体的治疗手段,激发脑瘫儿最大 的主观能动性 医学、教育一体的康复新理念,是弘扬人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 社会发展的必要工作 在康复治疗中,首先要与患儿沟通,取得信任,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 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环境中完成治疗项目康复新技术康复新技术四位一体:即传统医学、康复医学、现代医学、教育学相结合依据脑瘫患儿 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 传统医学:包括推拿、按摩、针灸、药疗等 康复医学:包括功能训练、作业疗法、水疗、语言疗法、物理治疗仪(痉挛仪、 导平仪、肌兴奋仪、脑功能仪、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仪等) 、矫形器具等 现代医学:诊断方法,手术矫形及颅脑手术治疗等 教育学:特殊幼师,心理治疗及音乐学习 对脑瘫痪儿的康复治疗,应该是全方位的治疗,包括了运动,智能,心理,语 言,听视力,人格,以及并发症的治疗,这就给我们康复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要求相关的不同专业的医生参与,包括心理精神医生,特教人员共同参与。
让我们一起为脑瘫康复事业努力,让他们也享有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