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7266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处不在的微生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有的甚至无细胞结构(如病毒),本单元的两节课,从直观现象入手,通过“酸奶” “面团”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的制作入手,学习微生物的知识。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3、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人类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四、四、 教学措施:教学措施:a)组织学生开展好实验活动。b)阅读资

2、料,观看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五、教学安排教学安排:5 课时6、酸奶的秘密 3 课时7、发面的学问 2 课时6 酸奶的秘密酸奶的秘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细菌的形态。2.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 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能力培养 1. 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 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 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3、 设计意图 第 6 课“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 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 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 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 系统的了解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 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打到 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课文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 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 由现象探本质。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问题实验交流

4、对比实验交流结论。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 酸菌)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冷藏设 施。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及课件。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一、情景引入 1、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2、问题: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二、活动开展活动一:动手制酸奶活动指引 酸奶是利用鲜奶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如果掌握了方法,也可以自己制作酸奶。 这

5、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 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 菌的存在。 第 1 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 (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 ,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 ,保温瓶(用于发 酵) 。 第 2 步, “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 35左右”。通常 3540的温度下,乳酸菌 才能充分发酵,形成酸奶。但这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为避免不安全事故 出现及提高课堂效率,建议由老师统一把鲜奶煮开并凉至适宜的温度。天气较 炎热的地区可以用冰箱迅速降温,避免细菌侵入。 第 3 步, “在牛奶中加入

6、 2 勺酸奶,搅拌均匀。 ”通常 500 毫升的鲜牛奶配 125 克 原味酸奶一盒,加入后要搅拌均匀,使菌种均匀分布,有助于酸奶发酵完全。 学生在操作时应避免手与酸奶或鲜奶碰触,更不能品尝。 第 4 步, “放入保温瓶中,保温 10 小时左右。 ”放入保温瓶中是为了让乳酸菌能始 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也可用其他密闭容器代替保温瓶,在容器外包上 毛巾等保温物品。但决不能使用实验室仪器代替,一定要使用干净卫生的食用 餐具。 第 5 步, “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 在学生操作完第 4 步之后,教师可以把提前 10 小时左右用同样方法制作的酸奶, 供学生观察

7、、品尝,比较与鲜牛奶有什么不同。观察时,注意引导学生从颜色、 气味、形态(浓度) 、味道等。 学生自制的酸奶可以在放学后让学生到实验室来品尝。最好让他们互相交换品 尝,比较谁的味道更好一些,为下节课做铺垫。 做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提供教师用书中的表格供学生记录观察的结果。设计“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对比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酸奶制作活 动中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如:改变添加酸奶时鲜牛奶的温度;改变加入酸牛 奶的量;改变放入保温瓶中的保温时间等。因为是对比实验,一定要强调在改 变其中一个条件的同时,要保证其他条件一致,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设计实验时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尽量考虑到

8、每一个细节,可以提供提 供教师用书中的表格。 学生设计实验时,条件(如温度、酸奶的量等)可能改变得不大,这样会使实 验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建议教师在学生设计完毕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时, 指导学生适当地把条件拉开差距,以确保实验的成功。这个实验教师可建议学 生在课后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最好邀请家长参与实践。做好实验记录,下节 课带回来交流分享。 在下一节课,可让学生互相交流研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鲜牛奶凉至的温度、 加入酸奶的量等条件都会影响制作出来酸奶的品质。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详细介绍制作过程,从中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最后根 据实验较为成功的小组汇报,综合归纳出制作酸奶的

9、经验。并鼓励学生课后再 次运用这些经验,做出更美味的酸奶。除了汇报实验结果外,如学校的设备允 许,可让学生把自己做好的酸奶早上带来放在实验室冰箱里,供汇报时使用, 实物可以更有力地证明他们的结论。 提醒学生在品尝酸奶前一定要请长辈或老师确认酸奶没有发霉变质!1、导入: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2、问题: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3、演示 向学生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4、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5: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 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

10、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6、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后自制的酸奶,说说与买来的酸奶相比有什么不同?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 其他添加物等。 )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 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三、拓展:细菌的模样1、出示课件组图(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的细菌示意图) 。 2、讲

11、述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 对人类来说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了解细菌的大小等特点。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一、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1、出示 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的图片。 交流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可能清 晰地看到了,它们也有各自的形态。 2、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 3、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分类吗? 4、交流每个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及分类的理由。 5、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 3 种。 “介绍细菌(三种常见形态杆状、球状和螺旋状)和病

12、毒”。 二、课后讨论细菌的样子和动植物一样吗?把你的想法记在纸上。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在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 ,在合适的温度下,它能让 牛奶变酸。 2、细菌( )属于动、植物。每个细菌由( )个细胞构成。 3、 ( )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二、问答题: 1、牛奶为什么能变成酸奶?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怎样制出 的酸奶更好喝? 2、搜集一下,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 免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7 发面的学问发面的学问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

13、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能力培养1. 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3. 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第 7 课“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 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

14、那么大?”的问题。课 文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 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 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 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 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 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 ”的问题。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 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

15、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 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 族。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及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 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揭示课题。 二、进行活动一:发面团 1、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怎样发面团呢? 2、教师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16、 3、让学生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4、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5、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1、出示酵母菌图片。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 2、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4、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 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 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 象。 5、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 进行分析。 6、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 7、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