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195714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号:2008030168 姓名:王潇琛 联系电话: Email: 所在院系:生命科学院 单单 位位 代代 码码 10445 学学 号号 2008030168 分分 类类 号号 G633.91 学学 习习 方方 式式 高校教师高校教师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论 文 题 目 初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生物 申申 请请 人人 姓姓 名名 王潇琛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曹道平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10 月 10 日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2、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臧传国 导师签字:周均平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3、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摘摘 要要 AbstractAbstract 一、绪论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5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6 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解读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解读7 (一)概念的界定7 (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7 (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11 (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14 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16 (一)

4、问题的设计原理16 (二) 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17 (三)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19 (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典型案例设计及分析20 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验24 (一) 实验目的24 (二) 实验设计24 (三) 实验实施24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25 五、 结语五、 结语34 (一) 结论34 (二) 反思34 (三) 有待研究的问题36 注注 释释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9 附录一附录一42 附录二附录二57 附录三附录三59 致致 谢谢6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部依据我国学情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5、革纲要突出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生物学科的学科特性也决定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通过问题来体现思维价值。 在当今教育形势的大背景下,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分析,结合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实践及思考,探讨适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本研究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归纳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应用问题;情感升华衍生问题,并

6、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问题的设计原理、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进行了阐述。 为了检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本人对所执教的四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思考方式和技巧,从而较好的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强自学能力,在学业成绩提高上有明显的效果。问

7、题导学教学模式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建立,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感情,同时增进教师对学生全面的了解。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倡导对问题的发现、思考和应用,从长远考虑这一思维模式,对学生解决今后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问题的梯度设计及呈现方式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尤其对于生物学术语多且难理解的新授课优势明显。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生物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分类号:分类号: G633.9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final purpose of edu

8、cation is to promote human development. The Revelation Outline of Basic Education Course, made 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our study situation, highlights students development, takes creativity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as main point, and emphasizes that education process is a mutual

9、process of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co-development. The new idea of education puts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creat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o arous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leads student to question, research, exploit and solution, in this case to develop student th

10、ought quality.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of biology also decides the importance of question set in class. The biology is a science of life phenomena and life activity rules, which characteristic is demanding high ability in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ts teaching emphasizes operation ability, practi

11、ce ability and creativity abilit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solve and put into use of teaching questions and put out new questions. Thus, the class requires questions to show the thinking valu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education mode, the essay analyzes researches an

12、d related theories about question leading education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nd combines usage of junior biology textbook (Jinan Ed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oughts of teaching, tries to find out the proper education mode of “question leading education” for junior biology education, and tests its te

13、aching effects. The research defines ideas of question leading and education mode, concludes the basic path of question leading education mode: to create situation- put out question; idea communication- problem solu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question practice; emotion raising- derived questio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and comments on characteristics of question leading education mode, question design, teaching strategy and eval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