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布-格里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5615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兰·罗布-格里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阿兰·罗布-格里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阿兰·罗布-格里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阿兰·罗布-格里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阿兰·罗布-格里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兰·罗布-格里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兰·罗布-格里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兰阿兰罗布罗布- -格里耶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 1922 年 8 月 18 日阿兰罗布-格里耶(阿兰罗伯-格里耶)出生于法国西部菲尼斯泰尔省(Finistre)港口城市布雷斯特(Brest)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巴黎接受了系统教育。二战期间曾在德国坦克厂做镟工,1945 年在法国国立农艺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和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类研究所” 供职。到过摩洛哥、几内亚、瓜特德鲁普和马提尼克。人物简介(1922 2008) Alain Robbe-Grillet “今天也许要感谢上帝,让我卖出了那么多的书。但我确实不是为了卖书而写书。 ” “我们这个时代

2、再也不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写作了。 ”“二十世纪是不稳定的,浮动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都像是迷宫。我不理解这个视界,所以我写作。 ”阿兰罗布-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电影大师。1949 年进入生物学研究机构工作。1950 年,由于健康原因被迫从安的列斯群岛返回法国,在回国的船上开始创作橡皮 ,回国后辞去工作以全身心投入小说创作。并于三年后发表其成名作橡皮 ,这是他发表的第一部新小说作品。1955 年因发表窥视者 而获当年法国“批评家奖” 。同年,担任巴黎午夜出版社文学顾问,并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作品简介格里耶的论文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

3、剧被视为新小说派的理论宣言。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建立新的小说体系。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构成的,人则是处在物质包围之中,因而主张打倒巴尔扎克,反对现实主义的小说传统,要把人和物区分开,要着重物质世界的描写。按照其创作理论写出的作品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连贯的情节,人物没有思想感情,而作者更不表现自己的倾向和感情,只注重客观冷静的描写,取消时空界限。他的作品描写十分细致,甚至流于繁琐。他此后的小说还有嫉妒 、以香港为背景的幽会的房子 、 纽约的革命计划等。20 世纪后期,他创作了称作“传奇”的自传性三部曲:重现的镜子(1984)、 昂热丽克或迷醉(1987)和科兰特的最后日子(1994),

4、后来他以“幻想式自传”称之。他最为轰动的作品是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描写一名少妇在某休养地遇一男子,男子说他们曾相识并去年相约于今年在此相会,最后说服少妇承认此事并与之一同出走。该作品由阿兰雷奈(阿伦雷乃)拍摄成电影后于 1962 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他在 1963 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得路易德吕克电影奖。1969 年因撒谎的男人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编剧奖。格里耶的作品以他独一无二的品质和他崇高的影响而荣获 1998 年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饮誉“新小说派领袖” 、 “新小说教皇” 、 “午夜魔王”等多称号。2005年第 24 届伊斯坦布尔

5、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stanbul Film Festival)获得终身成就奖。2003 年 3 月 25 日,罗布-格里耶入选法兰西学士院(Institut mmoires de ldition contemporaine) ,成为 40 位终身院士中的一员(坐第 32 号位) ,跻身法兰西学士院“不朽者”行列。 2008 年 2 月 18 日,法兰西学士院宣布,罗布-格里耶于当地时间 18 日凌晨因心脏病在法国卡尔瓦多斯省(Calvados)西部城市卡昂(Caen)逝世,享年 85 岁。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格里耶反对传统叙事,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先锋作

6、家之一,而这名文坛“坏孩子”的辞世,让中外文学人士哀悼“法国新小说时代结束了” 。文学内容格里耶在文学世界中选择孤独,却被世界奉若神明,虽然大部分人并不能将自己的耐心坚持到书的一半,而格里耶也乐意享受这样的名声。罗布-格里耶承认自己的命运“出乎意料” 。 “在文学中我所感兴趣的是布朗肖和雷蒙卢塞尔。他们的作品在所谓的文学中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位置,然而,我欣赏的正是这些作品。当我开始写作时,我感到自己注定处在这沉默的、严肃,而艰苦的以及半秘密的状况中。然而,所发生的一切却完全相反。我的书确实引起了震动,致使我立即出了名。不过人们并不怎么读我的书,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这类文学很难懂吧。 ”罗布-格里耶

7、说。格里耶的小说对于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思考和建设,具有英勇强悍的新英格兰极端个人主义传统和坚强的艺术开拓精神,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世界没意义也不荒谬,只是存在着”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以罗布-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开宣称与 19 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决裂,探索新的小说表现手法和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画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内心世界。法国文学评论家称他们为新小说派。其中,罗布-格里耶认为, “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

8、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这个世界是由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构成的,而现代人是处在物质世界的包围中,人只能通过视觉看到它的外表,不应凭主观赋予它任何意义,因此他主张小说要把人与物区分开来,要着重物质世界的描写。他认为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而是在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世界” 。挑衅巴尔扎克“小说被贬为次要的艺术只是因为它固守过时的技巧。 ”罗布-格里耶在评论集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中开头这样惊世骇俗地挑战巴尔扎克们,这遭到同行和整个评论界口诛笔伐。1963 年,罗布-格里耶最重要的文学评论集新小说阐明出版,格里耶运用

9、其异类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的小说创作观念进行了非难,试图为未来的小说发展指出一条新路。这部评论集后来被誉为法国先锋艺术圣经,罗布-格里耶因此跨入左岸知识分子群星的行列。对来自各方面的非难,罗布-格里耶在自然本性、人本道主义与悲剧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艺术观点。他首先挑战“世界,是人”这种艺术创作观念,提出了人与物分离的新见解。罗布-格里耶孜孜不倦地反对传统的镜子说,也反对“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 。罗布-格里耶这种“物本主义”是他的独特主张,也是贯穿他小说的主要观念。以往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见了,作品从头至尾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小说的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新小说

10、”派释义二战以后,作家对描写现实有了全新的观念和理解。一方面他们明显受存在主义影响,主张文学以现实为主,以存在为主,现实生活与人生成为文学描述的中心,提倡介入生活。但同时又认为文学不应编制现实、编造生活,而应客观真实地表现世界本来面貌,所以新小说派又被称为窥视派,摄影派、拒绝派,新现实主义,反传统小说派等。新小说是 20 世纪 50、60 年代法国文坛异军突起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运动,当时与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小说戏剧鼎足三立,三分法国文学,其势尤盛。法国的新小说运动是和巴黎的午夜出版社密切相关。新小说派以及新一代小说派作家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由这家出版社出版,因此它被誉为文学创新的摇篮。1945

11、 年,当时才 20 岁的热罗姆兰东开始担任这家出版社社长。在其后的 55 年里,他像一名鉴赏家更像一名斗士般保护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年轻年轻作家,出版他们四处碰壁无人问津的作品,而后来这些人中许多都成为了文学大师。同时,他坚持家庭式管理和小型化生产,创造了当代出版史上的奇迹。所谓的“新小说”派,指的是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放弃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形式,进行新的写作尝试的文学流派。这些“新小说”作家在写作中力图打破线性情节、故事的时间顺序,并且淡化人物的心理感觉。新小说派与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传统文学大师“离裂” , “不再是叙述一场冒险经历而是一种叙述的探索冒险” 。他们的小说,更像纯粹的风格练习

12、,或是无动机的文字游戏,尽管仍然有戏剧性,有生活经验,但却放弃雄心和想象力,尽量无差别地对所有细节进行叙述,不夹杂任何主观性。在无形中,也就抛弃了传统小说给予读者的阅读愉悦。真正的新小说应该是从午夜出版社出版了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莫洛伊开始。新小说派在思想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胡塞尔 E. Edmund Husserl 的现象主义哲学的影响。在文学艺术上继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意识流派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及其某些创作方法。新小说派否定小说艺术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进入自我的意识中寻求“真实“。新小说派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主张作

13、者退出小说,摆脱作家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传统小说对时空结构和叙述顺序的限制,采用意识流和虚实交错、时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这类小说回避社会问题,重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 “新小说”的创作在 70 年代后渐趋消退,作为文学流派逐渐走向了消亡。但 1985 年“新小说”派代表克洛德西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新小说”已经得到了西方学界的认可,从而使它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中的一项经典。与“新小说”派在新小说派作家中,以罗布-格里耶和布托尔等表现最为突出的“视觉派”强调纯客观,客观到不允许作者赋予客观存在以任何主观上的感情色彩。罗布-格里耶提出:小说家的主要任务

14、是运用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客观地、冷静地、准确地描绘事物世界。在他看来, “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他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应由作家通过人物来赋予意义。罗布-格里耶的作品中多是幻觉、几何图案似的景物、行尸走肉般的一个个活人。一切真实的也似虚幻,周围的景物也只是一个个无生命的图案。这些特点在他的小说橡皮 、 嫉妒和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提到格里耶,我们往往会想到“纯客观叙述” 、 “非人格化语式” 、“物化环境的展示”的“新小说”手法,这些都是作为“新小说”代表作家的格里耶在探索和实践全新的小说叙述手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表

15、面上重视客观冷静叙述、重视写物的格里耶,他的小说叙述内涵的道德形态恰恰是激进主义的。只不过这种激进被表层的冷漠所覆盖。反之,正由于有了文本的表层冷漠,这种激进主义实质非常炽热。因而,他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理智倾向从道德形态看,也证明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较为强烈的。电影内容1961 年,格里耶被邀请加入编写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电影摘取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后,格里耶开始投身于电影界,他不仅编剧,也自己导演了不朽的女人 、 撒谎的男人 、 伊甸园之后等影片,他极力在影片中体现“新小说”的反叛精神和哲学意境。 格里耶分别于 1966 年和 1983 年执导的

16、横跨欧洲的快车与漂亮的女俘虏更是让他在电影界树立了独特的地位。前者可能是他最易懂的电影,交织着现实与幻想,且充满了幽默。与电影小说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小说领域完成了 10 年实验的罗布-格里耶将目光瞄准了电影小说,开始为影坛和文坛培育新型的电影小说品种。电影小说问世后,始终保持着小说文学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它也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着眼点,以构建故事情节为重心,从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罗布-格里耶在他的实验过程中,对电影小说的这种文学性特征作出了新的诠释。格里耶认为电影小说的中心是影像而不是形象,电影小说应该“用影像构思故事” ,他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由独立于人之外的“物”构成的。在电影小说实验文本中,格里耶则将实验小说中的“物”聚焦于电影艺术中的影像,使影像替代形象成了电影小说的中心。格里耶的电影小说是一个活生生的占据文本中心位置的“形象” ,这一形象的确立既受制于故事文本所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