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4806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答案24.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25. 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6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

2、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27.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 ,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 。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

3、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28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 ”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291902 年 7 月 27 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 ,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4、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31.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32

5、 1956 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1957 年,粮食产量达到 3901 亿斤,比 5 年前增长 19%;棉花总产量达到 3280 万担,比 5 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3.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19652008 年一些国家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单位:%)年份196519801990200020052008中国10090 85 81 72 72日本90 88 90 90 87 美国95 91 9

6、1 90 91 英国84 78 81 79 80 80印度97 95 94 88 84 81A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是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B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的依存度C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国外市场逐渐萎缩D旧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需比重下降34.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逐步成为主流,现实主义流派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下列文学艺术作品属于法国现实主义流派的有:苹果车约翰.克里斯朵夫人间喜剧播种者自由引导人民A. B. C. D. 35.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

7、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24.B 25.C 26.C 27.A 28.B 29.D 30.B 31.D 32.A 33.A 34.D 35.A 40.(1)汉代出现了两种思想倾向(1 分):贾谊认为农业与商业是矛盾的,主张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2 分)这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将农业与商业对立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2 分)司马迁主张发展农工商业,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

8、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 (2 分)其主张与古代的传统政策和汉代的官方思想大相径庭,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但未受到官府的重视。 (3 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的时代特征,其思想是进步的。 (2 分)(2)美国:通过改变土地制度,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教育等使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步进行;农业革命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并为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粮食、原料、市场等) 。 (6 分)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工业。 (3 分) 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工商业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方

9、针政策;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发展农工商业需加强法律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保障,注重科技创新等。 (4 分) (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 4 分。 )41.(12 分)1、20 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2、20 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3、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

10、。第一层次,04 分,观点不明确,没有结合史实论述,逻辑关系不清楚。第二层次,58 分,观点较清楚,只结合部分史实论证。第三层次,912 分,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逻辑关系严谨,层次分明。 )45(1)罗斯福新政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 4 分) 邓小平改革特点:敢于创新(实验) ;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 (2 分)共同点: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敢于创新。 (2 分)(2)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如整顿银行、复兴工

11、农业、推行福利制度、兴建公共工程等。从而缓解了经济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开辟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3 分)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大胆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道路,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建立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摸索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路。(4 分)46(1)制定 1787 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7 分)(2)不同意。美国独立还存在着种植园奴

12、隶制经济。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或:同意。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赢得独立,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8 分)47.(1)特点:形成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基本矛盾:法德矛盾;德奥矛盾;英德矛盾。变化: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作战。说明: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一切以其国家利益为转移。 (8分)(2)特点:遍及欧亚非地区,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且有东西两条主要战线; 战争同时在陆上海上进行;战争主要是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 (3 分)不利条件:腹背受敌,两线作战。(2 分)影响:导致同盟国集团最终失败。 (2 分)48.(1)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的国民主体意识不强;当务之急是培养国民主体意识,责任意识;通过改造国民意识、增强国民精神来改造社会。 (6 分)(2)梁启超认为中国具体的政治退化,但国民的民族、民主精神在进步。 (3 分)梁启超认识到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巨大进步, (2 分)认识到了国民的觉悟是推动政治进步的重要条件,是正确的(2 分) 。但梁启超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如他对“五胡乱华”和“外族统治”的认识)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