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4803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3849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 384913849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汇总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2 实数及他的分类(补充) 实数的性质:【质数与合数】一个大于 1 的整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 1 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称为质数一个大于 1 的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 1 以外还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知名人士为合数,1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倒数】1 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实数 a 的倒数是(a0) ;【完全平方数】如果一个有理数 a 的平方等于有理数 b,那么这个有理数 b 叫做完全平方数【方根】如果一个数的 n 次

2、方(n 是大于 1 的整数)等于 a,这个数叫做 a 的 n 次方根【开方】求一数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算术根】正数 a 的正的 n 次方根叫做 a 的 n 次算术根,零的算术根是零,负数没有算术根实数 a 的相反数是-a,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实数,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实数 a 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为零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距离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代数式】用有限次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所得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3、】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当这个字母取这个数值时的代数式的值(2) 【代数式的分类】【有理式】只含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有理式【无理式】根号下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整式】没有除法运算或者虽有除法运算而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分式】除式中含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整式与分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n 为正整数)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n 为正整数,mn) ;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为正整数) ;零指数:(a0) ;负整数指数:(a0,n

4、为正整数) ;公式包括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分解是互逆的过程.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倍,即;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其中 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的乘方法则:(n 为正整数)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0 除外) ,所得的

5、结果仍是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方程: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 y=kx+b(k、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直线 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补充 k 相等,线平行,及其图像知识)一次函数的性质:设 y=kx+b(k0) ,则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则当 x0 时或 x0 时或 x0 时,y 分

6、别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二、空间与图形1 图形的认识(1)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2)相交线与平行线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有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

7、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特征: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3)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

8、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角边公理(SAS)角边角公理(ASA)角角边定理(AAS)边边边公理(SSS)斜边、直角边公理(HL)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 、c 有下面关

9、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四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3,n 是正整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除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外)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的判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的特征:(除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外菱形的四边相等;菱形

10、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判定: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的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等腰梯形的特征: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的判定: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平面图形的镶嵌: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6)尺规作图(基本作图、利用基本图形作三角形和圆)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图形与变换图形的轴对称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平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三、概率与统计1统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总体与样本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借助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分析的结果上再作判断和决策)(2)众

12、数与中位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据(3)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4)平均数的两个公式 n 个数、., 的平均数为:; 如果在 n 个数中,出现次、出现次., 出现次,并且+.+=n,则;(5)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数据、., 的方差为,则=标准差:数据、., 的标准差,则=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3. 统计的初步知识、概率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用所学的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