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4479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溧阳市燕山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调查测试试题命题:宋国庆 2004 年 10 月一、积累运用积累运用(共 32 分)(一)积累(共 18 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5 分) 又到人生抉择时,战鼓已经擂响,激情已被点燃,热血正在沸 tng,为了那不朽的 信念,为了那深情的 nng 望,为了那梦 mi 以求的学府,我不自负、不气 ni、不懈怠。 脚步矫健而从容,绕过险境,跃过沟 h,踏平坎坷,曙光在前 、默写(11 分)(1)我想: ,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 。 (2)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3)求之不得, 。悠哉悠

2、哉, 。(4)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5)衣带渐宽终不悔, 。(6)读书破万卷, 。3、名著阅读(2 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格列佛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二)运用(共 9 分)4、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 5 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 (5 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岁月无痕,生命如歌,作为学生,我们理因珍重青春韶华,改进、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加强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扬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先进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没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证,当然劳意结合还是应该重视

3、的。5、 “1,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不超过 25 个字) (2 分)6、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2 分)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2 页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三)探究(共 5 分)7、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北京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男生,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常,他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该生从不做作业,做操也比别人慢半拍,考试则答不完卷子,总是不及格学

4、校忍无可忍,只好让他留级。据他的父母讲,该生在家什么事也不做,他自己的脚、自己的脸均是父母帮他洗,吃饭都是父母喂他。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共 38 分)(一)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片断,完成 813 题。 (共 13 分)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

5、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8、父亲(菲利普)为什么要“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2 分)9、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 ,母亲怕什么?(2 分)10、划线句“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 分)第 3 页11、母亲亲眼去看了

6、于勒,并且说“我想就是他” ,为什么还叫父亲去跟船长打听?(2分)12、从以上片断中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13、假如父亲跟船长打听得知卖牡蛎的不是于勒,父亲和母亲该如何对话?(不少于 60个字) (3 分)(二) 阅读小说阴影与阳光 ,完成 1417 题。 (共 11 分)14 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

7、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

8、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第 4 页“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

9、,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 10 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 20 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 10 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 90 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

10、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 10 元与 100 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 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1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佳这几天遇到的两件倒霉事。 (每件事情的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1) (2 分)(2) (2 分)15、小佳为什么会被唤到教务处谈话?(用

11、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16、你赞同小佳爸爸虚构上述故事的做法吗?为什么? (2 分)17、请你就小佳妈妈的“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这段话写一点简要的评论。 (不少于 60 个字)(3 分)(三)阅读人生如瓶一文,完成 1821 题(共 10 分)(1) “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 ”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细细品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2)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面注入任何液体。(3)如果它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就绝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

12、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爱和热情(4)今天,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第 5 页但我们的神经依然绷得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欢乐。这是为什么?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则故事。(5)一个自以为对禅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没有开悟,便向一位大师诉说自己的苦恼。大师对他的讲述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为他沏茶。杯子已经满了,但大师还在不停地倒茶,水从杯子里流出来,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大师好象没有看见,还是不停地为他倒着茶。(6) “大师,茶水已经满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 ”和尚说。(7)大师面无表情地说:“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

13、能继续装了吗?”(8)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9)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10)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11)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只好快走。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宁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12)淡泊明志,宁

14、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问,心无旁骛,矢志不渝。(13)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记,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但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并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 。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事后,有人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没有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真是大智若愚,大音若稀。(14)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 18、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不超过 30 个字) (2 分)1

15、9、第(4)段加点的“这”指代什么内容?(2 分)20、第(5)(7)段援引大师开导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 分)21、古今中外有许多人的人生之瓶注入了高尚与纯粹,从而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景仰,试举一例并简要说说其事迹。 (文中的例子除外) (3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 2223 题(共 4 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其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第 6 页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注释】“女”同“汝” 。 顾反:等(我)回来。 彘:zh 猪。 婴儿:孩子。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