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穿越百年的艺术——黑陶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2页
文档ID:41944621
穿越百年的艺术——黑陶_第1页
1/2

追溯六百年的至美追溯六百年的至美——黑陶黑陶黑陶,是龙山特产特产文化的代表作品,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色如墨、声如磬、薄如纸”,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而具有“齐鲁黑陶之花”美誉的佛头黑陶,更是众多中华黑陶中的一朵奇葩诞生于黄河入海口的佛头黑陶,历经 600多年悠悠岁月,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仍旧让后人感叹不已 如今传统手工艺品日趋式微,佛头黑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唯一的传承人李建兴如何把佛头黑陶工艺发扬光大,继而做成大产业,让更多的人感受这朵文化奇葩的传世之美?近日,记者走近黑陶制作工艺传人、山东省民间艺术大师、东营市佛头黑陶研究所所长李建兴,感受他与佛头黑陶的别样情缘漫步春季的黄河大堤,高大的杨树吐出新绿,大堤下一个村庄宁静而安详,这就是佛头黑陶的出产地——垦利县胜坨镇佛头寺村据史料记载,佛头寺黑陶系佛头寺村先祖李元通、李元成于明洪武二年(1369 年)自山西洪洞县移民于黄河口时带来的祖传技艺,历时 600 余年,几经兴衰仍没有断绝黑陶原始的制作工艺相当简单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桩,木桩顶端有一尖顶铁柱铁柱托着一个锅盖大小的圆盘制作时,一人用脚猛蹬木盘的边缘,使其飞速旋转起来。

工匠将调制好的泥料垛在木盘上,随旋转的力量,用手将泥料捋制成各种形态的器皿脱制成形的生坯置于阴凉处风干后装窑烧制,熏蒸数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盆盆罐罐这些自制的泥陶价格低廉,又结实耐用用泥罐盛放汤粥,送到田间晒上几个时辰不会变馊因为这些特点,所以佛头寺的泥陶远销当时的滨县、蒲台(今博兴县)、海丰(今无棣县)、沾化、阳信一带,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流传的歇后语:“佛头寺的黄盆——一套一套的”,可见佛头寺泥陶在黄河口一带的影响这项工艺历经诸代民间老艺人的精心研究、改进,产品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具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征,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曾被诗人臧克家题名为“齐鲁黑陶之花”文章来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