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3821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1 -1 祝福【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一、知识和能力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 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 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二、围绕

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几篇课文教有所重,形成一个疏密有致浓淡互补的单元 教学整体。 三、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不可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例如课余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 ,使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 【教学时数】 3 课时 【预习指导】 一、课前阅读单元阅读能力培养的重点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有关知识。 二、熟悉课文,掌握课文中有关词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 、 孔乙己 ,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 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

3、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 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板书) 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 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2 -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 影及多种戏剧。 检查预习 1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 (见 教材注释) 2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研习新课 1学生自读预

4、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教师点拨,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见前面教学目的,可以板书)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统一意见,形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内容时间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三个半月 五 叙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两年 年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约两年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自己的特点?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小说将祥林

5、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 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 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 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 ,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 说反封建的主题。 提问: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 3指导学生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学生白读课文第 12 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北京英才苑

6、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3 -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讨沦归纳: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 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 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 “阴暗”的天色,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 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 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 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 祝,无福可言。

7、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4初析鲁四老爷形象 学生阅读第 12 段有关鲁四老爷的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鲁四老爷的? 从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点拨归纳。身份:讲理学的老监生(封建思想) 直接介绍 思想:大骂新党(顽固、守旧) 一边脱落(懒散) 对联 内容(虚伪) 间接描写 内容(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书籍 凌乱残缺(不学无术,装点门面) 小结:鲁四老爷是一个迂腐保守、虚伪落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顽固地维护封建 旧制度旧思想,是没落的封建阶级代表人物。作者刻画人物用笔不多,却正面侧面相结合, 虚实相映,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

8、鉴。 5学生朗读这两段,进一步体会理解。布置作业 1写 300 字左右的小作文祥林嫂的故事 。 2画出文中祥林嫂前后几次的肖像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做“练习二”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交流作业,由两位同学读祥林嫂的故事 ,在学生互议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评议。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4 -研习新课 1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 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 (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 (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

9、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 不论,力气不惜。 (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们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 家的遭遇) (择其要点板书) 提问: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提问: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 , “然而”是什么含义? 讨论归纳: 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 “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 也仍然是“踱” 。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 , “然而” 。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 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

10、“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 来了麻烦。 “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 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 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 “然而”找到像 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2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洋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 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提问: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

11、么?这部分的结果怎 样? 教师讲解: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 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 8000 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 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 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这部分最后交代了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 子。读者读到这里,往往会稍松一口气。但祥林嫂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我们继续研读。 3。讲析样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 材料。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

12、捐门槛。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5 -乞丐。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 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择其要板书)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讨论归纳: 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

13、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 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 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讨论中注意理解有关句子 的含义,并分析“思考和练习”六的三个句子) 提问: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 林嫂有哪些变化? 讨论归纳: 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 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 12 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 强地活下

14、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 外有神” ,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 。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 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四婶在祭祀日子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 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 , “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 她帮手。 ”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 ,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 读时注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

15、 ,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 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 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 、家庭(婆婆、大伯) 、社会(鲁镇的人们) ,无不一步 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 “要做奴隶而不得” ,正是封 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布置作业: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 究- 6 -1将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与前两次比较,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2思考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 3完成“练习三” 。第三课时复习旧知识 由同学回忆祥林嫂两次到鲁镇时的肖像描写,特别是眼睛的变化,填入小黑板上的表 格。 研习新课 1阅读前面第 3 段开始的内容,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填入小黑板中的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