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贵池二中唐立新)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3170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贵池二中唐立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贵池二中唐立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贵池二中唐立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这样上好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贵池二中 唐立新) (附本节课件) 贵池二中 唐立新 山岳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最具体生动的体现。本节主要讲述了不同方式的内力作 用而形成的三类山地。我本节课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 由于多数同学都见过大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 教学,效果显著。 首先我用五幅神奇美丽而又雄伟壮观的山地景观图导入新课,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同时又激发学生思考:这些山是怎样形成的?又有哪些类型呢?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找出山地的三种类型。 在学习褶皱山的时候,我找了二个同学上来做实验,让他们充当内力作用对课本挤压,正 常情况下

2、学生从弯曲的形态就能认识背斜和向斜。但在野外,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背斜与向 斜呢?(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我利用图形,引导学生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心 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相反。但这种地质构造能形成怎样的地貌呢?从二位同学 刚才的实验中,易得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实际情况中,常见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播放向斜山背斜谷的景观照片,启发引导得出结论):由于受到外 力作用的侵蚀,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 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最后再把褶皱形成地貌编成歌诀, 以增强学生记忆。“背”上拱,成山岭,易侵蚀

3、,变谷底;“向”下弯,难成山,质 坚硬,终成岭。我在活动题的设计方面,增设一道有缺失地层地质剖面图,更能增加学生 对褶皱地貌的了解。 在学习断层山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了解断层的形成,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层壮泡沫塑料比作 地壳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水平或者垂直的位移,形成断层。在学生做活动的过程中,我进 行启发式讲授,让学生归纳得出: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 ;相对下降的 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 。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华山北坡大断崖和汾河谷地景观照片, 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最后利用资料: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 西北角?作为学生的反馈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