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2437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8(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 医师译第八章 欧托康伯格:一个结合1.导论: 欧托康伯格 1928 年出生于奥地利,在智利受教育,在美国堪萨斯州,托匹卡 的梅宁哲诊所接受进一步的精神医学训练,而纽约地区则是他临床与研究活动 的根据地,而他也到世界各国演讲。他很可能是美国客体关系理论最具影响力 却也颇受争议的提倡者(cf. Brody,1982)。康伯格所开始着手要完成的两项理论上的目标是:(1) 把客理关系理论和精神 分析本能理论整合,(2) 利用整合客体关系理论和本能理论所形成的概念模式 来理解边缘型个案状况(以及边缘型状况的次型

2、,自恋型人格) (Kernberg,1975,p.3;1976,p.131)。康伯格的第一个目标,即对古典弗洛依德冲动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做一深具野 心的结合,是传统重本能的,以原我、自我与超我三位一体为模式而和客体关 系理论调和的一项企图。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结合是修正主义者,并没有完全 成功(Calef Klein & Tribich,1981)。然而,大部分的理 论家同意康伯格在他的第二个目标上是成功的。他提出对边缘型个案病理学理 解的一项重大页献。就如同弗洛依德从精神官能症的临床经验中孕育出理论及 费尔邦从其对类分裂型人格所从事的工作般,康伯格的著作大部分围绕着他对 边缘型病人所做的治疗。

3、这项临床工作丰富了他的努力而建构出一套模式以整 合并结合传统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阅读康伯格的著作有许多困难,他的三本主要著作(1975,1976,1980)都是论 文集且彼此并不必然相关。他的文笔是很浓缩性及技术性,其用词和本能模式 中所用的一样,但表达的意义却经常不同于传统。本章摘要康伯格所结合的一些主要理念并指出他的贡献及缺点。本章所提出的 主题是康伯格的关键概念;心理结构的理论与发展阶段;病理学的分析,特别 是边缘型病人;治疗的使用;案例研究;以及对其著作的评价与批判。2.关键概念: 客体关系理论:康伯格非常普偏性地界定客体关系理论是人我关系的精神分析研究以及内在心 理结构是如何从过

4、去和他人关系经内化而形成的(1976,p.56)。他从广泛到比 较狭窄的方式来检视这个普偏性定义。从广泛上来说,客体关系理论可以说指受人我经验所影响的心灵其结构的一种 普偏理论。在这么广泛的定义下,精神分析作为一普偏理论必构成一客体关系 理论;因之,没有必要有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从较狭窄的观点来看,客体关 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一个比较谨慎的取径方式,它强调从内在客体结构的建 构上;也就是说,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连结在一起。康伯格会把梅兰尼克莱 茵,爱蒂贾克生,玛格丽玛勒,约翰鲍比,艾力艾力克生,费尔邦以 及他自己放在这个较窄的取径中。康伯格比较赞成这个具有部份限制的定义, 因为它把焦点集中在客体

5、关系理论在整个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特定的意义上。 这种取径包括了一个共通的单元(即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的单元)使得不同作 者所从事的工作得以有一比较。客体关系理论最狭窄的定义则专指英国学派,包括:克莱茵,费尔邦,温尼可 以及哈利甘翠普。康伯格看重客体关系理论,因为它有助于说明了远比精神官能症严重的病患。 它将重点放在结构的课题上并提供新的见解给小团体及婚姻困境等临床议题上。2.客体: 当康伯格使用“客体”这个字时,他通常意指人类客体,因此客体即是一个人 的心智意象(mental image),带有感觉色彩的一种心智意象。他把心智意象 和心智再现常交替使用。康伯格的工作是检视个体内心理世界中结构的

6、形成。结构亦即恒久持续的 心理型态源自孩童内化那早期环境中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和母亲的关系。这个 关系被内化为一客体关系或称“内化的客体关系”。这个内化的客体关系会向 外和向内扩展。向外,它扩展出和自身以外人们间的各复杂关系;而向内,则 发展成为原我、自我及超我的传统结构。和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和环境中某人的互动,被拿进来做为内化的客体关系。 它是具有三部分的一完整单元:即环境中客体的意象、与该客体互动的自体的 一种意象以及在互动时,不管呈现的驱力为何,其影响下一种披上客体意象和 自体意象色彩的感觉(Kernberg,1976,p.29)。较简单地看,内化客体关系的 单元是一种自体意象,一种客体意

7、象,也是一种连结该两意象的感觉或情感安置(affect disposition)(Kernberg,1980,p.17)。这些单元是最最早期发 展阶段的次结构(substructure)。根据康伯格的说法,从这些次结构将发展 并分化出原我、自我以及超我的传统结构。弗洛依德了解的自我是因为原我驱力的潜抑而浮现出来,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 认为结构形成是从驱力的转化所演化出来的。对此而言,康伯格则把负荷着情 感的“关系”经验视为心理构的基本建立材料(Greenberg & Mitchell,1983,p.337)。透过他有关内化客体关系单元的概念,康伯格试图将 驱力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做一结合。借着这些

8、单元,他表达出情感的人我经验 的内化(现象)(Kernberg,1976,p.31)。也就是说,他把力比多及攻击驱力 或驱力衍生物影响力下所建立起来的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来混合驱力模式与 客体关系模式(驱力衍生物,依康伯格之意并不指纯粹驱力而是过滤入经验里 的任何结果或驱力面向)Greenberg & Mitchell,1983,p.336.)。但康伯格并不仅只是说这些客体关系单元作为心理结构的建造材料而已。他做 出了出乎意料的宣示认为它们亦协助建造了驱力。这在他使用“好”与“坏” 的名词时以某种程度的岐异性来达成此二目的。好与坏可意味愉悦或不愉悦的 某种层次的力比多或攻击驱力。好旳情感经验累

9、积起来成为攻击驱力的基础。 换言之,以客体为导向的爱与恨的感觉先于驱力存在并建造了驱力 (Kergberg,1976,p.87)。此客体关系单元建造了驱力的想法是和弗洛依德认 为驱力是天生的非常不同。康伯格模式因此在终极的意义上是认为人天生地具 备反应性及关系性而不是天生的性或攻击性(Greenberg & Mitchell,1983,pp.338,339)。由于认为人的客体关系可以建造驱力,康伯格 的模式乃能和如同费尔邦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兼容不碍,把驱力放入其理论中, 康伯格乃支持到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但是把人视为天生具有反应性及关系 性,乃使康伯格进入了客体关系的阵营里。 3.分裂: 分裂

10、既是一防卫活动也是在发展中会发生的正常功能,它是自我在自体内和客 体内或者自体与其客体之间所看到差异处的一项活动。作为一种防卫方式,分 裂涉及到潜意识的幻想,藉此自我把自体所不喜欢不想要的面向予以分裂或把 带有威胁性的客体分裂成为各个比较可加以处理的面向 (Grotstein,1981,p.3)。在比较极端的案例中,一个人会想到 Dr. Jekyll 分 裂并潜抑 Mr. Hyde,即他自己人格的带威胁性面向,比较不极端的则是以全好 或全坏的特征而不看同一个人所呈现出来的各种面向在看人们。康伯格使用分 裂的概念来协助了解早期发展中好的和坏的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之间不同处的 形成。他也视分裂为边缘

11、型人格的一项具特征的机制(Grotstein,1981,p.57)。康伯格著作的风格使读者难以抓住他的想法,要记住康伯格是试图解说婴儿早 期经验是断裂且不协调的。好的经验会产生成区的好感觉,然后连结起来能以 愈来愈复杂的方式组合起来以便协助形成所称的自我和超我结构。另一方面, 坏的经验继续会产生挫败的感觉。分裂的防卫(机制)会把坏的感觉彼此隔绝 开来。因此,在这个断裂的世界里,焦虑无法污染到所有的孩童经验,并破坏那些成区的好感觉,那些是连结在一起的。太多的焦虑阻碍了那组合及调节心 理结构形成的过程,以致人们会以人格的关键部分长,那部分是和其它部分孤 立开来的。这类人的内在世界将会是一个很容易断

12、裂成不同的经验群,不同的 自我状态以及不同的次自体。(待续)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 医师译第八章 欧托康伯格:一个综合(续)三、心理结构:结构的建立是透过内化客体关系的一个连续性过程。如同前面所说,客体关系 单元是由一个自体再现、一个客体再现及一种感觉(即情感倾向)组成。透过 内化过程,这些单元乃整合起来并逐渐结合巩固成为自我、原我及超我的结构 (Kernberg,1972;1976,p.33)。内化过程(或是从环境中获取关系)有三个层次:内射、认同及自我认同。 1.内射: 内射是建立人格及其自我、原我和超我结构的最早阶段。

13、婴儿和环境互动,透 过感知和记忆过程,获取和环境中某人之间的互动。在这些最早的内射单元中, 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还没有彼此分化清楚。它们是融合一起,其感觉是原始且 紧密的。这些自体和客体再现单元逐渐分化清楚且集结成为清楚的组成份。分 裂可协助分化过程。感觉,或称情感倾向(affective disposition)是很重要的。如果孩童有一个 愉悦口腔吸吮经验,比如发生在充满关爱的母子互动和喂食中,那么就会有一正向力比多感觉依附着孩童的自体意象及母亲的客体意象而得到本能的满足。 整体融合单元(自体母亲好感觉)被内射为一好的内在客体。如果互动中 出现挫败或攻击,该内射(自体母亲坏感觉)就会被接收为一

14、坏的内在客 体。在讨论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内化时,康伯格和费尔邦有很大的不同,后者认 为没有必要去接收好客体只有坏客体被内化。在内射过程中,感觉的强度和种类会影响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的融合以及之后 人格结构的组织。正向或负向感觉的内射在发展层次上被分隔开来或被分裂, 因为它们的发生是各别的,也因为自我太不成熟致无法整合那些不相同的感觉。 分裂或分隔开不相同的情感经验有助于修正感觉和焦虑的强度。之后,成熟中 的自我为了防卫目的而更积极主动地使用分裂机制。内射在自我何时形成及如何形成上扮演一关键角色。康伯格相信某些自我功能, 例如感知和回忆,是打出生即存在的。由于孩童能观看和回忆,孩童也就能内 射客体关

15、系,它是自我作为早期心理结构的前身。这些自体意象、客体意象以 及情感能量(affective charge)所形成的客体关系单元是“自我核”(ego nuclei)所巩固结合的“沉淀物”(precipitates)。带有敌意感受的内射是 用来防卫性地彼此分裂,而正向的、力比多的内射则聚集起来成为一原始的自 我核心。好的内在客体是随着未分化及已融合自体意象及客体意象的正向内射 而形成(Kernberg,1976,pp.36,38)。对类似的、带正向能量单元或“好客 体”有着各种融合、分解(dissoluton)及再融合,终于巩固结合成多重“自 我”(multiple egos);然后,这些乃整合

16、成浮现中自我。当自我更形巩固及 整合,它就会有多余的功能,特别是防卫功能。康伯格对心理结构的论点和弗洛依德的自我概念可相对照。弗氏是以原我藉潜 抑过程来解说自我的浮现和分化,而康伯格则相信自我是从人我关系的内化过 程中建立及组织起来的。康伯格不同意克莱茵及费尔邦的想法,他主张自我是 打出生即存在,虽然康伯格认为有自我的前身存在;也就是说,(自我有)各 种不同功能,诸如感知和记忆痕迹。认同:认同是第二层次的,也是比内射较高的内化形式。这个过程是在小孩一岁后期 出现而持续于两岁期间。认同,即接收社会角色,只有在孩童于感知和认知上 具足够成熟度而能体认和人们互动的角色面向时才出现。角色概念意指存在社 交上被认可的功能,那是由客体或互动的双方参与者所实现的 (Kernberg,1976,p.30)。例如:当一位母亲协助小孩穿衣服时,她是同时 在引发及实现父母的角色协助他、教导他等等。认同预设了一个实际的客体关系让个体能去经验他或她本身是和另一个人互动 的主体。这互动的情感性色彩,其本质是力比多或攻击性且连结了主体及客体, 是这个关系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