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秘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91425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秘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阅读秘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阅读秘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秘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秘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艺想影视传媒培训http:/ 读读能能力力的的培培养养西安艺想影视传媒培训http:/ 【摘 要】 作为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无庸讳言,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其阅 读能力 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的问题,笔者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 经验,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 语文 阅读能力 新颁布的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 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 、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 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2、” “ 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 万字 。 ”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 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 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一、阅读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能力是对学生语感、语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他是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所培养出来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要让学 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 情感的熏陶。”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同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而

3、言可以说接触语文知识的初级阶段,因此强调阅 读有助于学生思维从书本内延伸到书本外,掌握文章更深层的理论内涵。例如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文,学生的思路往往只停留在对“事情发展过程 ”的理解 上,难以深刻地探究课文的思路内涵。对此我们要强调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课文的 真正含义,让他们认识到课文不是一般地记叙事情的经过,而更重要的是突出董存 瑞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同时老师再结合实际将这种精神的当代体现适时地启发、引 导、点拨、讲解,这样会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更加牢固和深刻,有助于形成 读思相结合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的方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弊端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

4、要的形式之一,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 途径之一,但是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 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 首先读与思相脱节,在现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与思相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 在的,由于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语文教语文 ”、 “就课文读课文 ”,把阅读简单 的理解为是学生对文章的一个的熟 悉过程,草草了事,不引导学生去思考,忽略了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涵的一个 延伸,把教学的重点一味的放在考点和习题上,使学生的知识面无法通过阅读而得西安艺想影视传媒培训http:/ 其次忽略课外阅读,新的语文课程

5、标准 强调阅读的内容要丰富多样,不能仅 仅的教学阅读内容局限在课本内的文章,我们教师在发挥自身的教学积极主动性的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一些好的课外文章让学生去读,去分析,去讲解,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找文章去读,适时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的,激发出学生内 在的阅读潜能。 三、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强调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更是为了检验和 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使语文教学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教学目标明确, 从而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 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

6、 的独特体验。有独特理解,就表扬;有一定道理的,就鼓励,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 点,把激励 的语言带进课堂,鼓励他们敢于发表 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学生可 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 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越充分,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经常用“来展示一下你的风采,好吗?”, “你有与众不同的 见解吗 ?”, “谁说得真精彩 ! 说错了没关系 ”等语言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在评价学生的回答

7、时,教师则可 用“你有独到的见解 !”、 “你真聪明 !老 师都不及你 ”、太精彩了 ”等激励性语言 ,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对自己充满信 心。 其次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 , 而 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 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 ,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 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 极性 ,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指导可以理论结合实际,把课内所掌握的阅 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 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 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思想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