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1370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淄博市临淄一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第 I 卷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 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或答题纸上。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恫吓/吓唬 负荷/荷枪实弹 伺

2、候/伺机而动 干劲/劲旅强敌 B. 纰漏/蚍蜉 露骨/出头露面 对峙/恃才傲物 蜿蜒/剜肉补疮 C. 积淀/靛蓝 掣肘/擘肌分理 行头/行家里手 箴言/三缄其口 D. 停泊/湖泊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缪 朔风/探本溯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渔船 水蒸汽 日臻完善 纨绔习气 B.坐镇 掉书袋 孤掌难鸣 殛鲧用禹 C.誉写 挖墙脚 韬光养晦 和言悦色 D.腰斩 紧箍咒 祸起萧墙 奖腋后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纯粹制度理性来看,公车改革不应留漏洞,不能给既得利益者钻空子。问题是,绝对完善的 制度从来不是一挥而就的。 B目前很多电视台明年

3、的剧排都已经排满,如何“消化”协调这些广告,寻找一种利益平衡是电 视台目前的当务之急。 C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6 届大会上,2500 多名科学家决定将太阳系第九大行 星冥王星逐出行星行列。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至此尘埃落定,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 D为了推销产品,商家打起了“绿色生活” “环保电视”的主意。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 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双汇瘦肉精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虽然双汇集团采取了货品下架 等措施,但谁又敢确保这样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次出现呢? B好像一夜之间的事情,因劳动力配

4、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的措施,引发了广东 省的“用工荒”现象的产生。 C “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 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D 京华时报爆出新闻,称已拍摄过半的长篇音乐电视剧幽兰操 ,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该说法被质疑为炒作并引发网友的强烈不满。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 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 B.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

5、”行业(高污染、高能 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C. 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2D.“春季高考也玩穿越!”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互相 交流心得:回到童年,回到过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 、 左传中 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

6、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 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 “和而不同” ,被公认是典 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 、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 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 、 “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 现

7、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攀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 “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 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 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采,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 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 形。自从 16 世纪末叶以来,中国

8、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 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 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 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 “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 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 “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 “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 、高扬“文化 自觉” 、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

9、的态度。“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 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 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 ,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 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 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 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原载 20111230光明日报 ,有删节) 6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哲学概念的

10、“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 记载。 B “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 点。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3C “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 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 “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_;“同”就是不顾事 物之间的 差异一刀切的要求统一。 7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 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 ,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

11、发展。 B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他诸予学说的影子。C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 D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 8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时它又不排斥其他学说的存在,形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 展。 B “和而不同”既表现在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C在全球化时代,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对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让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 的发展与文明之中很重要; D “和而不

12、同”就是既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丰富自我。 3、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 春秋 。资旷迈,乡 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 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 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 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

13、。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 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 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 ,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 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 历此官。 ”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

14、鸾 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 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 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4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

15、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今以钟磬置水中 C岑文本谓所亲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 资旷迈 悠然独酌,众异之 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客,忠孝人也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 B C D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 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 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 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卷(共 114 分) 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