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脑力劳动应立足于课堂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1004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脑力劳动应立足于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脑力劳动应立足于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脑力劳动应立足于课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脑力劳动应立足于课堂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 64 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我对提高学生脑力劳动的一些想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我首先谈谈我对教师“所教的学科” 的理解。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的,而教师是否拥有渊博的知识,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程度。并且教师至少要精通一门专业,古语有云:“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的阅历或者说是知识可以很广泛,但是必须有一方面是最擅长的,并且专研得最透彻的,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底气十足。苏霍姆林斯

2、基也强调:“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 10 倍、多 20 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就从我所教的数学来看,首先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如果是小学数学教师就至少要具备初高中的文化水平,这是对教师学科知识水平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备课,并做好课前准备。我觉得作为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我们更好的教学,并开阔视野。因为网上有很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片段以及教案都是值得我们教师揣摩和借鉴的。这也是提高我们教学经验的一条捷径。教师渊博的知识是提高学生脑力劳动的前提,但是最本质的还是学生本身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课堂上的教学很多时候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课堂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脑力劳动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也是一样,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引入新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脑力劳动还应当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一些思考缓慢的学生必须特别耐心。不要因为学生头脑迟钝而责备他,也不要给记忆增加过重的负担这些都是毫无益处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多鼓励,并让他重拾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