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0638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新课标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一、复习目的:数与代数: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 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会用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1 时、1 分、1 秒的持续时间,具有初步的 1 时、1 分、1 秒的时间观 念,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空间与图形:1、经历观察多边形的过程,能正确区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2、在数学活动中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能用厘米和米作单位 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3、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东、南、

2、西、北,会 看平面图。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4、在从前、后、左、右观察一个物体的活动中,体会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 体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统计与概率:1、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的方法记录调查的数据, 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进一步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不一定)会发生,有 些事情不可能(一定不会)发生。二、二、 复习重、难点: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

3、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 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方块统计图,会 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三、三、 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所教的内容有:米和厘米、观察物体、认识图形、乘除法、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 统计等内容。其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认识图形、乘除法、位置与顺序等内容;而对 于米和厘米、观察物体、认读钟面上的时刻、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几方面的内 容比较差。较多的学生对从物体的左、右来观察物体不是很理解;而后几方面的内容由于 学生缺乏相

4、应的生活经验也容易出错。四、四、 复习措施:复习措施: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进行复习: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加强对表内乘除法的练习。4、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五、具体复习安排:五、具体复习安排:1、第 16 周根据数学书上的“期末复习”安排,把整册内容疏理一遍,并完成相应的配套 练习。这一周,学生要能把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复习,并完成口算过关考核。2、第 17 周针对各单元的知识点展开重点复习,侧重点有:认位置、认识图形、乘除法。 难点

5、知识有: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复习巩固米和厘米、观察物体、认读钟面上 的时刻、统计与可能性。3、第 18 周综合复习,教师把整册内容整合在一起,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针对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再次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生本数学二年级上学期复习计划华阳小学 赖艳本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包括:1、 表内乘法的口算、意义及应用。 2、 表内除法的口算、意义、除法竖式(包括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及应用。3、 倍的有关知识。4、 线段、直线。角、直角的认识和画法。5、 长度单位的认识、测量以及换算。6、 培养学生书写整洁、做题细致的习惯。本学期的新课内容于 16 周五结束。从学生的课堂状态、作

6、业情况以及各单元评研情况分 析,学生对各单元知识掌握优秀,在书写以及检查习惯的养成方面皆有很大进步。最后两 周的复习将把知识分成以下四块进行整理和复习:1、 计算方面。包括口算、竖式、混合运算以比赛、升级、过关等的方式进行,穿插在每天的课堂中,并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完成 3 分 钟口算,加以巩固。2、 文字题与乘除法应用题3、 线段与直线,角与直角4、 长度单位间的认识和换算以上分块的知识以题组的形式进行“先做后批、小组互批互改互分析。 ”以阶段性评研的方 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整理,查缺补漏。每个课时进行一块知识复习。并在最后 4 个课 时进行整册内容总复习评研。对于学习内容慢的学生,配置“三”

7、帮“一”的活动,发动小组的力量,让学生迅速地赶 上。相关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乘法。能正确读、写、算乘法算式,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知道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再算加、减。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能识别多边形,进一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第四单元:认识除法。认识平均分,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 。能熟练地用口诀求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六单元:厘米和米。认识线段的特征,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建立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 厘米和米作

8、单位测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 定相应的物体。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四个方向及平面图形上的四个方向,会描述物体间的位 置关系。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能熟练地用口诀计算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能用学过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第九单元: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第十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某个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会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

9、果,并能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于教学时间短,复习的时间相对缩短,学生的基础不一,好坏相差很大。针 对这些情况,作了相应的复习规划,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期末复习的内容与要求: 复习内容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100 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乘法的初步认识。 3、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 4、倍的概念。 复习的要求 1、能正确的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的书写、计算。 3、指导乘法的含义,懂得算式中各部分的

10、名称、读法,了解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4、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法。 5、能正确地计算乘加、乘减。 6、理解倍的概念。 解决问题 1、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2、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3、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注意从文字和图画中搜集信息。 2、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重视分析数量关系。 4、正确列式计算。 5、要写单位名称。 6、能初步解决排列、组合的问题和做一些简单的推理 空间与图形 知识与技能 1、线段的直观认识,用直尺量画线段。 2、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3、角与直角的直观

11、认识,用直尺画角和直角。 4、从正面、侧面和后面等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5、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画轴对称的对称轴。 6、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 2、掌握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 3、能联系生活经验,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 4、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各部分的名称。 5、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和角。 6、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7、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8、正确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 9、能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画出另一半。 解决问题 1、估计,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1、培养初步的估量能力和测量能力。 2、从学生空间观念的实际水平出发,进一步

1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统计与数学广角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统计表 2、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读懂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解决问题 1、收集有效的信息。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出数据。 3、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提问题。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二、教材总复习内容安排说明: 1、复习的内容集中。 2、复习的线索清晰。 3、在知识领域中进行延伸。 三、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2、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3、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交流。 四、复习时间的安排: 共九章内容: 1、复习长度单位(第 16

13、周) 2、复习 100 内的加法和减法。 3、复习角和直角。 (第 17 周) 4、复习表内乘法。 5、复习观察物体。 6、复习统计。 (第 18 周-结束) 7、复习数学广角。 8、综合复习。 五、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实际应用以及单位间的换算,带单位的计算,如: 14 厘米-8 厘米=()厘米 2、画线段应注意两边的端点,可以画圆点也可以画短线。 3、关于仅为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要熟悉竖式的写法,以及连加、连减,乘加、乘 减的计算准确性。 4、画直角以及用直角符号标注。 5、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 (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6、关于加法与乘法的关系问题。

14、 (重点练习课本 49 页第 6、7、8 题)本学期即将结束了,为了使学生获得的新知更加牢固,认真审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得到更大地提高,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驾驭与应用,能够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更高的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数学复习 计划: 一、复习内容: 1、复习测量。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 长度。 2、复习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进一步正确地计算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 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百以内加减的技能解 决简单的问题,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方法。 3、复习方

15、向与位置。着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图上的方向,能用语言描述某个城市所 在的方向和位置。在辨认物体的方向与位置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了解多种辨 认方向的办法 4、复习表内乘法(一)和角的认识。着重让学生掌握 26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 行计算。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5、复习表内除法(一)和统计。着重让学生掌握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 用口诀求商。进一步使学生能在熟悉的情景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并回答问题,学会简 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6、综合复习(针对复习阶段学生所暴露出来的不足和知识欠缺进行查漏补缺,并且进 行模拟考试) 二、具体措施: (1) 开展“一帮一”活动,复习期间

16、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运算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复习。从知识的比较中进 一步理解概念; (3) 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提高学生能力; (4) 学生每天一页复习题,在知识巩固的同时训练能力; (5) 进行模拟考试,锻炼学生的胆量和适应考场的能力。一、学情分析:本班 21 名学生,三分之二的中上等学生,分析原因,学习习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另一 部分属于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习困难,有 2 个学生智力有点跟不上, 几乎就是 0 分生。针对这些情况,作了相应的复习规划,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二、期末复习的内容与要求:复习内容和要求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100 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乘法的初步认识。3、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4、倍的概念。复习的要求1、能正确的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