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0638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丁资源:http:/ 2010201020112011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必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必修修 5 5 试卷试卷(试卷分 I 卷 II 卷和 III 卷。I 卷和 II 卷,满分 150 分;III 卷为附加题卷,38 分,得 分计入总分。 第第 I I 卷卷 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8080 分)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27 分) 。 (一)1、填空(每处1 分,共9 分): (1)或命巾车, ,亦崎岖而经丘。 (2)故夫知效一官、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 ,有所希冀! ” 读陈情表,你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

2、一息的悲恻,看到 微笑背后 的恼怒,看到 诚惶诚恐的怖惧 ;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 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4)滕王阁序表达人生短暂、光阴易逝,让人珍惜光阴的文句是 “ ”。 借终军和班超的典故表达报国之志的文句是 “ ;有怀投笔,慕宗慤之长风。 ” (5)“ , ”引用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稍加点化,形神俱显。 (6)说“木叶” 主要谈的是诗歌的语言 ,咬文嚼字作者认为字有直指的意 义、 ,谈中国诗指出中国诗的意韵之美 “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且富于暗示。 (二)2、选择题(每题3 分,共9 分) (1)指出正确的项( ) A、

3、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 “忍”字。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安分守己,忍辱求全, 只 是在逼得走投无路, 才愤然而起,一个“忍”字,写出了林冲 所遭受的迫害 ,他内心所承受的痛 苦从“忍”字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忍”字展现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 心 路历程,体现作品中心思想 “官逼民反”。 B、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 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 C、装在套子里的人 中的讽刺有以下特色: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反映人物的迂腐 可笑。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棉大衣。与华

4、连卡恋爱 ,暗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 。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 害怕变革的思想。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 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 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 “雨鞋” 、 “雨伞” ,这是用了嘲讽手法, “雨鞋” “雨伞” 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 “套子” ,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 “套子” ,借此躲避现实。D、“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 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这因为中国人聪明,

5、流毒无穷地聪明。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 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 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 “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 ”这 样的建筑物就是 “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作者举例,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 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 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豆丁资源:http:/ ) 李太白全集王右丞集诚斋集柳河东集昌黎先生集宋学士文 集文山先生全集杜工部集 稼轩长短句王子安集11临川先生文11集 李笠翁一家言(注:李渔,字笠翁)12A、/ /

6、 /11 B、/11/ 12111112C、11/ / D、/ / 11/11121211(3)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见用于小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问征夫以前路 都督阎公之雅望 C、而彼且奚适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既自以心为形役 今臣亡国贱俘 (三)3、赏析下面语句。 (每题3 分,共9 分)(提示:可以从 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 达意的效果等角度阐述)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古代诗文阅读( 2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10 题(14

7、分)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 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 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 ,然意态温雅, 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 也很谦逊。公指棋谓曰: “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 ”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 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 公骇疑,起扶之曰: “戏耳,何至是? ”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 “圉人谁?”曰

8、:“马成。 ”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 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 公叹诧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 “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 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 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 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

9、”公叹曰: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 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 (聊斋志异 棋鬼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今日作何状 状:陈述、描述 B神情懊热,若不自 已 已:停止 公以书生言异 异:奇特,独特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越日 越:经过,超过 D故未敢以缧绁 系之 系:捆绑 终不可制止 制:控制,遏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其:公叹诧良久,乃悟 其鬼 促其年寿,罚

10、入饿鬼狱豆丁资源:http:/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C、以:酌之以酒,亦不饮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 于:自晨至于日昃 于今七年矣 6、以下九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 “癖之误人”的一组是(2 分) 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 父愤悒赍恨而死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 离席悚立,神色惨沮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酷爱下棋,但棋艺不

11、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 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 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 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8、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6 分) 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3 分)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3 分)二(一)8(2)附加题:断句。用 “”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 高着徒令九泉下有

12、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 (二)9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概括它的主旨 (3 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 (2)阅读下面元曲,选做甲或乙题 (3 分)。 双调 蟾宫曲扬州江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华年,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 朱帘齐按凉州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 悠。 甲、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是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答: 乙、 “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按锦瑟”句与曲中哪句相照应? 答: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三项是( ) ( ) ( ) (3 分)A、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离开曹营寻找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豆丁资源: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