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0515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试述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的原因和策略冼村小学冼村小学 徐婷女徐婷女内容摘要:内容摘要:随着学困生的不断增多,学困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学困生课题的研究,本文抛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影响,当然我们并没有否认他们对学生计算学困的影响作用,但是本文主要从学生的认知方面、教材和知识点层面尝试探讨了造成数学计算学困的原因和策略。简单阐述了迁移能力、算理的掌握、先行知识等对学生计算的影响,分析了应对这些原因的基本做法。关键字:关键字: 数学学困生 最近发展区 迁移 认知冲突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然而随着小学教育目标的不断完善,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现在小学教育中呈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逐渐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显得有为重要。要想完2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计算

3、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是一个重要任务,计算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有效地抓住学生计算学困的成因,结合相应策略对于学生给于恰当的辅导,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掌握情况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一、正确分析成因是转化的关键通过观察、询问、调查等方式的了解,我们发现产生学生计算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由于受多方面如社会、家庭等多向的影响,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下面我主要从基于教材和教师处理教材以及知识点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1、先行知识的影响。学生的计算知识掌握结构缺乏系统性。计算学困生数学计算能力差,错误老率高,主要是由于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

4、,缺漏多。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原有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如口诀的不熟练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掌握应有的计算方法,知识缺漏较大,继而给后面的计算学习造成障碍,如:计算能力差影响了学习效率,运算方法繁锁不当影响计算的速度,造成恶性循环,越学越差,从而成为了学困生。如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算理没有掌握,那自然就会造成对后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两位数造成影响。同样地,如果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没有把握,那么学生也就无法学习后3面的分数乘法的知识了。2、算理的不清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

5、消化和巩固。学习困难生出现计算学困,只要是在课堂学习没有关注算理的学习,只注重了生般硬套地去进行计算,就如敲锅打铁,只是强硬地粘合在了一起,忽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容易给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如: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何先用个位乘再用十位乘,最后用百位乘,用个位乘得的积与个位对齐,用十位乘的积与十位对齐,如此类推,主要是根据对乘法的意义、数位和计算单位的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3、学习迁移能力低。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或者也可以说是指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其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会产生作用和影响。在小学数学知识中,很多知

6、识间都会有系统性的联系,特别是计算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他们所学习的计算知识都存在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往往高年级的计算学习就是在他们低年级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一位到多位,由简单的口算到复杂的笔算,无不是紧紧地扣在一起。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未能很好地把握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由于受学习方法,自我思维的发展状况等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知识间无法形成迁移,以为在硬式的强化中就已经可以把它固化下来,慢慢内化。44、实际运用的缺乏。数学的许多计算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时常运用到的,然而在许多的时候由于受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往往用计算器和电脑进行了计算的替代,所以很少去思考和通过

7、自身去把结果自己计算出来,久而久之,学生慢慢有了依赖的思想,从而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和使用次数和频率减低,也就导致了该知识在学生的重现率降低,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掌握的程度。很明显的学生对于整数的计算是比对分数的计算要熟练得多,很多的原因也在于学生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整数的计算的机会比较多,这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也就显得不陌生。二、抓住策略,提高计算辅导成效1、重算理,明算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而在小学数学计算的学习中,我们所说的法可以理解为计算的算理,为何这样要计算,这一方法我们是如何得到的

8、,追其源,溯其因,自然也就能慢慢掌握了。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 25 乘 3 等于 95,24 乘 5 等于 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 除以 1.8 等于 8,11.2 除以 0.05 等于 22.4)也说明了学5生对于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计算学困的学生中辅导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慢慢渗透对学生算理的分析。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

9、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例如,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2、抓住“最近发展区”,设计先行组织者,搭建迁移桥梁“最近发展区理论 ”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

10、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从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不能无6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样的在对计算学困生的时候,也应准

11、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计算水平以及在计算中所出现知识遗漏。引导学困生从已有基础出发,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辅导和计算训练。如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应加强口诀等的准确性训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需要特别的注意学生整数、分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面所要学习的四则运算顺序。同时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困生的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提倡“笨鸟先飞” 。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同样的目的。针对学困生计算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重点在学习方法,算理的分析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个纠错本,将曾有的计算错误再做一遍,不让新知识再累积疑

12、点,提倡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下后遗症。而在低年级计算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亲手活动来感知算理,建立正确概念。 3、重视口算,铺垫好计算学习基础口算往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基础,它对于学生计算的影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希望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口算,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口算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新课标对第一学段口算的具体目标是:能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和对这部分计算学困生的学生辅导时,一7直要进行口算方面的训练。现在,有的教师在低年级重视口算,而到了高年级,就

13、淡化了口算,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低年级有低年级的口算要求,高年级有高年级的口算要求,口算不只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要把口算贯穿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好每节课,都有口算的训练,一般是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认真加以落实。加强口算练习。主要形式有:卡片练习,即出示卡片,学生立即报得数,或师生对口令,使学生建立“算式-得数”之间的直接联系。只有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4、避免遗忘,重视强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

14、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特别是我们的计算学困生中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的明显的,当我们在教给她算理的同时,在明确了算理的基础上应该及时地协助或者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方法的掌握,通过强化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手段。当然在设计强化的练习题时也应该充分地考虑题目的训练目的,有无设计有对比性的练习。5、说做结合,理清想法8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困生往往由于受某些条件的限制或者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相对较弱的。同时他们在学习中由于很多的时候缺乏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

15、会,使她对算理更加的不清晰不明白。所以在辅导这部分学生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自己清晰自己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交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便于学生的操作与语言的结合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缺漏。6、善用错例,引发冲突,完善知识认知冲突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皮亚杰认为调节是解决认知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条件下,原有认知结构不能 适应现实环境要求时,他只能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学生在计算中

16、往往存在许多的错误例子,当然造成学生的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记忆出错,有的是因算理不清晰,有的是因为计算习惯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对这部分学困生进行计算辅导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资源,善用学生生成的错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达到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寻找出自己问题的目的。同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考虑自己的教学安排,在课上安排“学当小医生” 、 “谁的本领大”等游戏内容,把一道道的笔算错误题当作一个个“病人” ,让学生来当“医生” ,看谁“医术”好,治疗“毛病”最彻底。通过这些练习,达到帮助学9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计算知识的目标。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好地把握学生在计算学习中的问题,把握影响学生计算准确性或者准确率的原因,对于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明确了在计算教学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时,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2)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6(3)罗增儒,李文铭,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