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0056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日之间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息县三中 项杰大家好,先介绍一下开这个讲座的原因: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点是差不多的。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处境是那样的相似,都是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当时,中日两国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都遭受到了西方强国的侵略,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中被列强的大炮打开国门。可是进入近代之后,仅仅不到半个世纪,到了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保持了独立,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

2、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中国是洋务运动,日本是明治维新,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效果却大相径庭。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对中日近代改革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对中国近代落伍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发展。视频:甲午风云甲午战争是对中日近代改革的一次检验甲午战争是对中日近代改革的一次检验 中日甲午战争,固然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对中日两国近代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 1895 年 3 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位 71 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

3、条约。展示李鸿章图片和展示李鸿章图片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内容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走向了更深重的灾难:1、2.3 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当时中国 3 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列强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使国家的经济命脉完全被外国操纵。2、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后的几年里,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属俄,长江流域十省属英,山东属德,云南、两广属法,福建属日。而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则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中国的更大权益。3、战后

4、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中国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4、台湾被日本割占,使数百万同胞被迫离开祖国的怀抱,饱受欺凌长达 50 多年。课件展示:日本在课件展示:日本在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所获的利益及其用途所获的利益及其用途甲午战争后,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打胜日俄战争创造了条件,也为其上世纪 30 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并不是军事力量的悬殊造成的,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日本这两个曾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国家,在几十年中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决不是偶然的,甲午战争的胜败也不仅仅是战略战术

5、等原因能够完全解释的,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这个原因我们就要从甲午战争前几十年里中日两国不同的改革路线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来探究。 鸦片战争后中国耽误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耽误了 2020 年时间日本却抓住了机遇年时间日本却抓住了机遇 视频:视频: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遭受侵略比日本要早 10 多年的时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 1840 年,而美国军舰兵临日本是 1853 年,这个 10多年的时间是十分关键的。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近 20 年时

6、间里,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做机遇,把压力变为动力,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固步自封,闭目塞听,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道光皇帝甚至不知道英国的地理位置,竟然问“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对入侵强敌毫无所知,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打了败仗后仍然不能汲取教训,亡羊补牢,却继续苟且偷安,因循守旧。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朝统治者无知地认为这是一个“万年和约”,幻想“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当时,只有少数有识之士被侵略战争的炮火惊醒,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魏源。林则徐写了四洲志,魏源写了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

7、强国的情况。他们探索战争失败的因由,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主张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主张以粤海关税为经费,学习外国制炮造船,编练水师。他把这一建议上奏朝廷,请求施行,被道光皇帝斥为“一派胡言”。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体现了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可惜这种呼声太微弱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被搁置了 20 年。当时不要说学习外国制造枪炮船舰,就是外国公使驻北京也不被允许,道光皇帝也好,咸丰皇帝也罢,都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为什么呢?主要是觐见礼节不好办,清廷坚持外国人见皇帝要行

8、三跪九叩礼,但外国人不干,就这么僵持了十几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才把公使驻京这一条定下来。道光、咸丰皇帝对割地、赔款不怎么心疼,对行不行跪拜礼节却耿耿于怀,反映了一种愚昧无知、妄自尊大的心态。一直到了 1860 年,咸丰皇帝看到美国的国书上对他这个天朝皇帝平等相称,十分恼火,用朱笔在国书上批了“夜郎自大,不觉可笑?”八个字,咸丰皇帝没有意识到,真正可笑的是他自己。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有近 20 年的时间,这 20 年是中国学习外国、改革图强的一个机会,但清朝统治者没有抓住这个机遇,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没有进行任何改革,白白浪费了 20 年的时间。直到1860 年

9、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皇帝和文武百官只能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何以救亡图存?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这就是洋务运动。 在日本则出现了与中国不同的情况。日本当时是一个弱小的岛国,岛国贫瘠的资源、狭小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深重的生存危机感,使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比中国强烈得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没能使中国觉悟,但日本却引为教训。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过去日本是崇拜中国、以中国为师的,从唐朝开始就是这样,现在老师都被打败了,可

10、见敌人之强大。中国被打败了,那么“何时波及日本”?也有人认为这是“天赐良鉴”,是上天给予的前车之鉴。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日本的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有的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武备不修;有的认为中国不知外情、盲目自大。幕府高官堀田正睦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中国拘泥古法,所以致败,日本应在未败之前,学到西洋之法。”日本还派团来中国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参加考察的政要高杉晋作说:“考虑其如此衰弱的原因,乃在彼不知防夷于海外之道因循苟且,空度岁月,不采取对策断然改变太平之心,不制造军舰大炮防敌于国门之外,故由此而衰微也。因此,我日本如不欲蹈其覆辙,宜速造蒸汽船。”

11、这简直把中国作为反面教员看待。日本在总结中国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和日本的情况,产生了强烈的变革意识,他们把学习的目标由中国转向荷兰,因为荷兰当时是世界强国之一。日本的改革从 19 世纪的 50 年代就开始了,过去有一种印象是从 1868 年明治天皇即位后才开始改革,那个理解是不对的,实际上幕府时代就开始了。尽管这个改革还是初步的,但却是一个开端,它为“明治维新”的深入改革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日本的忧虑在 1853 年变成了现实,这一年美国的海军舰队在准将培里的率领下来到日本。美国对日本的要求和英国在鸦片战争时对中国的要求一样。日本没有抵抗,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神奈

12、川条约。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855 年,长州和萨摩两地设立了西学所,研究西方技术和军事知识;设立造船所,着手建造大船;还选派官员到英国留学,后来成为日本改革政治家的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就是这一批派出的留学生;军事上,建设了水师和西式炮台,装备了有线电 报 课件展示:课件展示: 以上情况说明,中日两国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以上情况说明,中日两国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了很大差异,逐渐地拉开了距离。这告诉我们,在各种压力的冲击了很大差异,逐渐地拉开了距离。这告诉我们,在各种压力的冲击面前,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危机感,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面前,要增

13、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危机感,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要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及时、果决心,要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及时、果断地推动改革。断地推动改革。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本质区别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本质区别 在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在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洋务运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学习西方坚船利炮及与军事相关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兴办造船制炮等新式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海、陆军,开始改变了中国军队只有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的情况。其次,洋务派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实力是军事力量的基础,于是开始采煤铁、开工厂、架电线、修铁路。再后来当逐步认识到西方的军

14、事、经济设施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和制度与之配套的时候,洋务派又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并对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建设了近代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冶炼厂、纺织厂以及煤、铁矿;创办了第一个轮船公司;铺设了第一条电线和铁路;建立了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开办了第一批外语、科技学校;派遣了第一批留学生;翻译了第一批科技书籍;培养出第一代科技和管理人才。洋务运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拉开了中国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 但是,洋务运动所体现的改革,基本上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改革,与之配套的制度层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中学为

15、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什么是“中学为体”?就是中国固有的纲常伦理、政治制度,这个体是不能变的。什么是“西学为用”?就是外国先进的机器生产、科学技术等“富强之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具有进步和局限的两重性。进步的一面是为学习外国、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局限的一面是对变革封建制度不敢越雷池一步。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礼教制度,早已陈腐不堪,政治的腐败成为富国强兵的最大障碍,不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社会就不能进步,国家就不能富强,但洋务运动不能完成这个使命,这是它最大的局限性。当中国在封建体制束缚中艰难前行的时候,彼岸的日本却展开了大刀阔斧的社会变

16、革。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地向西方学习,改革由最初的单纯物质层面拓展到政治制度层面,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是突破了封建主义束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是很大的,明治天皇在即位时发出的“五条誓文”中有一条就是“求知识于世界”。为此明治政府派出一个高层次的、庞大的使团考察欧美。这个使团由政府首脑岩仓具视为团长,所以也叫岩仓使团。 岩仓使团由 50 多人组成,其中不少是政府的核心人物,如四个副使一个是大藏卿大久保利通,一个是内阁顾问木户孝允,这是当时称为明治维新三杰中的两位,还有两位副使是伊藤博文和山口尚方,伊藤博文后来长期担任日本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使团临行之时,当时明治政府的另一个首脑太政大臣三条实美说:“内政、外交,前途大业,成败在此一举”,可见其重视程度。 使团于 1871 年 11 月出发,到 1873 年 9 月回国,历时 1 年零 10 个月,访问了欧美 12 国,写了近百卷的考察实录。使团的任务是重点考察和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