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9692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军-让阅读伴随一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伴随一生我听了代洁老师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我讲座,感受良多。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现在很让人担忧的是很多老师不读书了!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一定是坚持每天读书,坚持读经典的。我曾经看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是一本陶继新教育演讲录,集中谈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以及人生道德修养两大方面的内容。陶先生说,读书应“取法乎上”,要多阅读,更要诵读经典。确实,读经典有着独特的意义:第一,读经典是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吸取思想精华的快捷路径。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学到的知识,只能是整个人类知识的沧海一粟。“取法其上,得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读书要有选择,选择那些最好的书来读。第二,读经典是陶冶情操、塑造高尚

2、人格的重要方式。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主要就是他的学习史。经典是各知识领域大师思维的重要成果,是第一流人物的知识、思想的闪光结晶。读经典就好像与大师对话,可以以第一流人物的眼光审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言行和现象。第三,读经典是满足高品位审美需求的理想平台。读经典,就是享用高层次的文化成果,就是品尝最好的“精神食粮”和最浓郁的“书香”,与大师、第一流人物为友,领略知识海洋的奇异景象和思想之颠的壮丽风光。对于经典诵读,陶先生主张诵读结合,古今中外广博多览,“功夫在诗外”,除了读教育的书,还要多读科学、社会等方面的书。更重要的是,要将读书要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教师的读书习惯,学识修养人格魅力

3、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成长。书中例举了很多名师的成功案例。一个教师,只有这样,他的教育教学才有内涵,有厚度。如果一个教师都不爱读书了,怎么能让学生爱读书,培养读书的习惯?据报道,2011 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 4.3 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20 本,日本的 40 本,更别提犹太人的 64 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温总理做客新华网时曾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时间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 8 个,而诺贝尔获奖者中犹太血统的人

4、占 18.5%。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不够吃,还要以石油换食品,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而且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读完这本书,我想自己应该尽快行动起来诵读经典,读书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读与写结合起来,让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之翼。“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让我们少一些应酬,多读几本好书吧!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课,组织好学生到阅览室、图书室看书、借书。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