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87024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东盟贸易区各国相互投资发展策略研究论 文文 摘要:深入推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层次,在良好的贸易合作基础上推动双方的相互投资,优化区域分工格局,促进区域技术进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有效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对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CAFTA;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经过 6 年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贸易自由化程度明显提升,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已在 2007 年突破2000 亿美元大关。如果说贸易合作是 CAFTA 建设的“先导”,则投资合作就是 CAFTA 向深层次发展的

2、“助推器”。事实上,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相互投资被列入深化中国与东盟五大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并制定了“为中国-东盟投资领域的自由化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并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机制”的发展目标。因此,当前 CAFTA 建设的重点就在于推动相互之间的直接投资。 一、2002 年以前的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回顾 由于特殊的地缘优势、文化优势,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投资(特别是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开始实施,到 2002 年 CAFTA 正式启动建设前,双方的相互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以东盟对华投资为主导,中国对东盟投资规模较小 东盟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最早开始于

3、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但是大规模的对华直接投资则是在 1992 年之后。据统计,1992 年之后东盟国家一年的对华投资额就超过了1979-1991 年的投资额总和。1983 年东盟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只有 530 万美元,1993 年就达到了亿美元,10 年间增长了近200 倍。1994-1998 年间继续快速增长,1998 年东南亚国家对华直接投资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亿美元。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9-2000 年东盟国家对华投资出现负增长,1999 年实际投资金额大幅下降,比 1998 年下降了22%,2000 年再下降%。但随着东盟国家经济从危机中逐渐恢复,2001 年的

4、对华直接投资又开始上升,实际投资额为亿美元,比 2000 年增长%。反观同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则难如人意。截至2001 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共 740 项,总投资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亿美元。从中国对东盟年度新增直接投资来看,占东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非常小,而且无明显快速增长趋势,除 1998 年达到近 3 亿美元外,其他年份投资额基本上在 1 亿美元左右徘徊。(二)东盟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也较为集中 东盟对华投资国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其中新加坡对华投资一直位居东盟各国之首),其他五国在华投资所占比重很小。截至 2001

5、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几乎全部(%)来源于新、马、泰、菲、印尼五个国家,仅新加坡一国就占了%。在东盟国家对华投资过程中,华商一直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东盟国家对华投资中约有 80%的资本来自于当地华人企业,而在1997 年前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98%。我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泰国、印尼、柬埔寨、新加坡和越南五国,占投资总额的 85%,其余五国只占到了投资总额的 15%。就投资主体看,主要是中小型民营企业。 (三)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且中小型项目居多 从东盟国家对华投资看,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投资项目多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多为出口。从投资额看,以

6、中小型项目居多,投资额在 300 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占全部在华投资的 70%。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主要也是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中小型项目,单项投资金额平均在 100万美元左右。 综观 2002 年以前的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特别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从总量、结构和单个项目看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双方的投资占各自利用外资总量的比例都比较低。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区内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也不利于产业集聚,阻碍了 CAFTA 的整体福利水平提升。 二、2002 年启动 CAFTA 建设以来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新发展及其因素分析 (一)2002 年以来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新发展 从 2002 年开始,伴随

7、着 CAFTA 建设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往来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7 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2 000 亿美元,比预计时间提前 3 年。在贸易扩张的同时,5 年来中国-东盟的相互投资也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增速加快。1.投资规模稳步上升,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速加快。从东盟对华投资看,除 2003 年投资额为亿美元外,其余年份的新增投资额均在 30 亿美元以上,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从中国对东盟投资看,尽管绝对额仍然偏低,但投资增速已明显加快。以 2003 年为例,当年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项目就从 740 个猛增到 857 个,总投资额从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同期,

8、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也从%提升到%。从国别看,以 2005 年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为例,当年 1-8 月中国新增对越直接投资 28 项,协议金额 8 246 万美元,超过 2004 年全年对越直接投资总额(8 017 万美元)。2.投资领域不断拓展。从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看,目前己涉及能源开发、金融、建筑、化工、织、电气、矿业、医药和运输等行业,投资领域非常广泛。与此同时,东盟也有许多大中型企业在中国投资,在农业技术、矿产开采、化工机电、旅游设施、金融服务等行业独资或与中国企业合资。 (二)2002-2006 年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合 2002-2006

9、 年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态势分析,以下因素的促进效应较为明显: 1.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与实施。一方面为相互投资提供了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则为相互投资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贸易合作快速发展,增强了双方的投资互信。来自中国-东盟理事会的消息显示,2007 年双边贸易额已达 2 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贸易额突破 2 000 亿美元大关的目标。中国与东盟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迅速增长的双边贸易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与合作,为双方企业相互投资对方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中国和东盟经济实力的提升为相互投资扩张提供了动力源。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之一举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

10、从而为扩大向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三、在 CAFTA 框架下推动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加速发展 (一)完善 CAFTA 投资协定,为中国-东盟相互投资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在投资合作方面的目标和宗旨在于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和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机制,切实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为此,协议各缔约方同意采取以下行动:(1)通过谈判以逐步实现投资机制的自由化;(2)加强投资领域的合作,给区域内的跨国投资提供便利,并提高投资规章和法规的透明度;(3)提供投资保护,包括实现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这些内容的实施,将简化投资的程序和降低投资的壁垒,改善投资环境,推动投资自

11、由化进程。但是就目前而言尚需将这些相当笼统的承诺加以完善,使之具体化以增强其实效性。在比较研究相关国际投资协定并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完善 CAFTA 投资协定:(1)市场准入:主要涉及产业开放范围及其相关安排;(2)投资待遇;(3)透明度规定;(4)成员间投资的限制条件及相关要求的界定;(5)成员间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设定;(6)投资保护。 (二)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相互投资 1.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投资推介功能。投资促进推介活动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东盟十国均已在博览会期间举办多场重要的投资促进活动,来自中国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

12、南、广西等省区的企业也纷纷举办投资促进活动,吸引东盟投资者。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活动迅速升温。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博览会特殊的 11 国联办机制,紧密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将区内各国、各地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宣传作为投资推介活动的重点,尽可能实现投资信息的经常性更新和共享,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投资决策信息。 2.合力打造湄公河次区域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是扩大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天然平台。(1)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REAT MEKONG SUBR

13、EGION COOPERATION,简称 GMS)规划始于 1992 年,合作范围包括沿湄公河流域,即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5 国和中国云南省等地区。涉及 7 个合作领域: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贸易与投资。截止到 2005 年,六个成员国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贸易、旅游、农业等领域实施了 119 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约 53 亿美元。(2)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其主旨是通过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的港口、物流合作,促进相互投资,大力发展临海工业,促进泛北部湾地区成为太平洋西岸一个新增长极。2007 年,中国和

14、环北部湾东盟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港口合作与发展”的投资主题。各国都表现出加强交通,特别是港口建设项目合作的迫切愿望。从环北部湾东盟国家情况看,港口“扩容”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之一,如越南胡志明市计划投资亿美元扩建 4 个码头,中国广西也在不断加快与泛北部湾东盟国家的港口建设合作,2007 年已开工新建大型深水码头项目 15 个,泊位 37 个,总投资 99 亿元。 公务员之家3.积极筹建和完善各类投资产业园区,打造相互投资的良好载体。如果说次区域合作是 CAFTA 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有效平台,那么投资产业园区则是相互投资的最终载体,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率。早在 2003 年底,为支

15、撑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投资合作,中国已在广西南宁市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据统计,从 2004 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至今,入驻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的企业已经达到 118 家,合同投资总额近 77 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开工、在建项目 80 个,竣工、投产项目 38 个。目前,已有泰国、印尼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国内外企业入园,园区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项目涉及电子、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高级纸业、彩印包装、农副产品加工、塑料、板材加工、现代农业等领域。另外,2004 年开工建设的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也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投资者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签订合同落户园区的生

16、产性项目 26 个,投资总额亿多元;已签订投资意向书的项目 18 个,投资总额 76 亿多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7 年底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苏州工业园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在老挝合资建设万象特殊经济区项目,则标志着产业园区作为中国-东盟相互投资重要载体的新发展。在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支持下,苏州工业园区牵头负责建设老挝 2009 年东南亚运动会场馆,并开发万象市周边 10 平方公里土地。此外,中国还将在东盟国家建立若干个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东南亚。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方勇.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唐礼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宫占奎,李文韬.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比较研究J.南开学报,2004(1). 4李皖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2004(9). 5刘力.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刘宁,吴鹏飞.东盟自由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