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7024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汕头市聿怀中学 黄淑燕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计算机工具化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预见,在末来,是否掌握信息技术将是衡量人工作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中学计算机教育又是一种什么现状呢? 一、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一、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为了解现在中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以及学习方向,我们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1、大约有 55.6%的学生家里已有计算机;接触过计算机的占 84.1%;基本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占 15.9%。2、获取计算机知识的途径:从学校中学习的和通

2、过自学或其它途径获得知识的各占 55.6%和 44.8%。值得注意的是这 44.8%的学生中,有部分具有专长,如排版设计,图片处理,网页制作等等。3、计算机的作用:大部分同学均意识到,计算机是末来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使用技能是必要的。计算机对于学生“能扩大知识面,查找信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4、面对纷至沓来的计算机发展的新信息,大部分学生表现得比较不知所措。而图像处理、INTERNET 知识等包含创造性与新奇性的信息则受到同学的关注;对每本教材必备的 DOS 知识,大部分学生对 DOS 命令不感兴趣,认为 DOS 命令过时。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具有学习计算机知识

3、的愿望但层次不齐。对于滞后于时代的内容不感兴趣,追求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新信息。同时,在传授知识这方面,学校教育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起点假设有误 目前,中学计算机课不管是哪个年级,讲起课来均假设学生一点计算机基础都没有,就算是大学的计算机应用课,也同样是从计算机发展史开始,从键盘结构开始。这样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觉得味同嚼蜡,造成了学生对学校的计算机课从第一节开始就有了偏见,认为不如由其他途径得到的计算机知识“新鲜”。 (2)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新信息纷至沓来。但在这样一

4、种社会环境中,翻开中学计算机教材,还是 DOS 命令,DOS 版本的 WPS 等内容,对于计算机新的应用,新的信息如 INTERNET 知识则一字末提。而事实上有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深度。(3)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 在现有的计算机教材中,对知识点的编排基本上是按照知识出现的年代编排,先 DOS 后 WINDOWS。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学习更有利。WINDOWS 的操作事实上比 DOS 更简单明了。(4)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的计算机课堂,基本上还是训练软件的使用技巧,追求一种“即学即用”职业教育式的效果。然而所训练的这种技巧,在学生真正用得上的时

5、候,肯定已经被淘汰了。这一点,许多学过 DOS 版本的WPS 制表的人感受深刻。WPS 手工制表与现在用 WPS2000 或 WORD 制表相比,难易对比非常明显。而现时的高中学生,正常来说,距离他们正式开始工作的时间为 67 年,在现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67 年意味着什么大家非常清楚。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二、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定位二、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定位 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只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简单。而“计算机将是末来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末来在信息技术方面对人的要求中,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具体操作将

6、不再是主要的问题,问题将集中在人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上。因此,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习惯与意识。换言之,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只是“即学即用”的职业式教育。授子鱼与授子以渔的区别,正在这里。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 1、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 2、评价、判断、组织信息的能力; 3、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来说,当面对问题时,他能够确定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来获得这些信息;对于得到的信息能够加以评价、判断、分类、组织,并且把它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例如,准备一场辩论赛

7、时,能够确定与辩题相关的资料的范围,知道从 INTERNET 上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能够从网上得到这些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组织,必要时能把它们打印出来或做成演示软件。 三、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新方向三、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新方向 面对末来的要求、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学计算机教育目标的新定向,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学计算机教育应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1、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接触、了解计算机文化,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授子鱼,更授子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8、力。 2、计算机的工具性和综合性:由于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的特性,使得计算机课能够跨学科教学,计算机课程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计算机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键盘练习和英语学习的结合;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用 WORD 进行作文、版报、校刊的编排;用 WORD、EXCEL 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用 POWERPOINT 制作专题演示软件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课程内容的设置 (1)中学阶段

9、计算机课程内容不应涉及太多的概念与原理。对大多数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信息技术显然不包括修计算机的技术在内。我们使用一种工具时并不一定需要清楚了解它的构造。就如对于电视机只要能在需要时使用它就行了,至于它完成工作的原理对使用者来说并没有很大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也是这样。 (2)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教学。低年级学生一般通过动手实践认知事物。课程可以是画图、制卡片、排小报、作曲等充满创意的内容。知识点本身难度不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使用计算机的习惯。高年级学生基本上能够严谨、有效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正逐渐形成。因此高年级的课程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小专题研究,创

10、设某种情境为主。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形成自己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方法。 (3)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设置课程内容。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以活动课的形式,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等。 (4)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并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4、教学模式灵活多样 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单一不变的“传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个别化学习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等等。 中学计算机课程越来越向综合课程的方向发展。其教学活动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如何更好地设计中学计算机课程,使其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方法均更合理,使它更能发挥作用,将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