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6883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新区(滨江)城市排涝配水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高新区(滨江)城市排涝配水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讨论稿)(讨论稿)为切实提高城市河道排涝配水能力,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努力营造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根据水法、 防洪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措并举、立足治本;以提升城市排涝能力为重点,以改善河道水质为突破口,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明确责任,协同攻坚,通过三年系统深入开展城市水环境整治,巩固创建成果,推进和谐滨江、生态滨江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二、总体目标统筹推进河道水系、

2、排灌闸站优化工程,提高河道排涝配水的调控能力;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成生活污水截流、雨污分流的城市排水机制;加强与萧山区的联系与协调,建立河道排涝配水长效机制;加大河道、闸站等水工程的管理力度,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配水体系,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所有河道消除劣类水体,达到类水质,白马湖水域力争达到类水质,建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河道。- 2 -三、主要任务加大投入力度和管理强度,统筹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一)2012 年 9 月2013 年 12 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完成滨江区城市排涝配水规划的编制

3、、审查、报批工作。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2、完成骨干河道的建设。主要包括:永久河(中策橡胶段、江三段)、彩虹河(高教河时代河)、许家河(萧闻公路山北河)、龙塘河(山一村段)、长河(老街时代河)、长二河(长二河张家西直河)。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3、完成重点排灌闸站的建设。根据滨江区排涝配水规划和排灌闸站的重要程度,完成江三排灌站、铁路河闸、长河闸等闸门的建设,实现浦沿区域水体的流动,形成排涝配水雏形;开展新建华家排灌站、扩建浦沿排灌站的前期调查、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审批等工作。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4、完成重点河道的清淤工作。主要包括:杨家墩河、高教河、许家河、铁路河(张家西直河以西段)、时

4、代河等河道的清淤工作。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5、建立水情、雨情监测网络。充分利用数字城管网络系统,在全区主要河道、重点区域建立水情、雨情监测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6、加强与萧山防汛部门联系与协调,建立排涝配水联络机制,- 3 -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责任单位:区农业局)(二)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河道建设。主要包括汤家桥河、塘子堰河、沿山河、冠山河、石荡河、陈家河、孔家河、官河、善庆庄横河、西兴后河等河道的建设。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2、湖区整治。开展白马湖湖区的整治,对白马湖进行全面清淤,提高白马湖的蓄水能力。 (责

5、任单位: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指挥部)3、泵站闸门建设。启动华家排灌站、浦沿排灌站的建设工作,完成冠山河闸、山北河闸等闸门的建设。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4、河道清淤。完成畈里孙河、庙后王河、张家西直河、太庙桥河、长二河、铁路河(张家西直河以东段)、花园徐直河等河道的清淤工作。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三)到 2015 年底前,全面完成规划中提出的各项建设任务,实现“水优、水活、水清、水美”, “人、城、河、湖”和谐共生的目标。1、以河道贯通、疏浚为重点,实施水系畅流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分片治理、分期实施”的原则,完成全区河道整治工作,打通节点、贯通水系、疏浚河道、增设水源,做到引

6、得进、排得出、挡得住、调得活,切实改变水系不通、引水不足、排水不畅的局面。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牵头落实)2、以常态科学引水排水为重点,实施生态活水工程。理顺现有- 4 -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科学合理调度沿江沿河闸门、泵站,优化调整河道水量分配,做到引水排水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河道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河道排涝能力显著提高。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牵头落实)3、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工程。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市政排污管网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9 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 15 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 90%以上。开展地下排水管网现状摸底调查

7、,健全完善地下管网数据库,实现雨水、污水管网动态管理。 (责任单位:区水务公司牵头落实)4、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为重点,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河道生态修复研究和试点,针对市区河道特点,科学选用生态修复技术,统筹兼顾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城市滨水景观建设,逐步恢复河道美化环境、调蓄水量、自净有害物质、提供水生和陆生动植物栖息等一系列生态功能。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牵头落实)5、以提升白马湖旅游功能为重点,实施沟通湘湖工程。做好与湘湖旅游的对接工作,调整白马湖与湘湖水系级差,沟通两湖,使湘湖游船进入白马湖,延伸湘湖旅游线,提升白马湖旅游功能。 (责任单位: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指挥部牵头落实)四、职

8、责分工区区发发改局:改局:负责研究制定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计划和方案,并牵- 5 -头组织实施;督促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区住建局(区住建局(规规划局、划局、环环保局、河道保局、河道办办):):负责编制城市排涝配水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水系畅流工程,优化河道水系;组织开展河道生态修复研究,改善河道生态功能,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负责工业企业、餐饮服务企业的排污监管,做到达标排放;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发布水质信息;协助发改局推进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区城管局:区城管局:负责城市低洼地区、过街地道等地下设施的排涝工作;负责沿江沿河闸门、泵站的统一调度,优化调整河道水量分配,做到

9、排水配水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负责水情、雨情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负责河道水行政审批、水政执法工作;组织实施河道疏浚、保洁等长效管理工作。区区农业农业局:局:负责做好与萧山防汛、水利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建立排涝配水的联络机制。区区财财政局:政局:负责水环境整治财政资金安排和监管。区区监监察局:察局:负责城市水环境整治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区水区水务务公司:公司: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市政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市政管网数据库,并实现动态管理;负责建设河水系的排涝配水工作,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区城建指区城建指挥挥部部:负责涉河建设工地的排涝配水工作,落实度汛措施,保证河道畅通。-

10、 6 -高新高新总总公司:公司:负责涉河建设工地的排涝配水工作,落实度汛措施,保证河道畅通。区建管中心:区建管中心:负责农村多层住宅涉河建设工地的排涝配水工作;协助做好过渡房低洼地排涝工作。 。区白区白马马湖生湖生态创态创意城建意城建设设指指挥挥部:部:负责白马湖湖区的整治和长效管理,做好与湘湖水系的沟通工作,提高白马湖的蓄水能力。各街道:各街道:负责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排涝配水工作,并督促、指导有关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做好排涝配水工作;负责过渡房等低洼地区的排涝工作;负责辖区河道水面的日常保洁工作;五、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认识。城市水环境质量事关城市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近年来,由于历史

11、欠账较多,城市排涝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河道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依然是群众投诉的热点。因此,提高河道排涝能力,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街道、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在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河道治理,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根本改观。(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城市排涝配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分管主任任副组长,区发改局、监察局、住建局、城管局、农业- 7 -局、财政局、城建指挥部、高新总公司、农村多层住宅建管中心、白马

12、湖生态创意城建设指挥部、水务公司以及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区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综合、协调等工作。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形成工作合力。(三)完善工作机制。区城市排涝配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坚持三年统筹,分年度实施。建立城市排涝配水年度计划会商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全面排查理清主要河道水系、水质、污染源的基础上,依据滨江区城市排涝配水规划,根据轻重缓急,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编制城市排涝配水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水(雨)情和水质监测系统,环保部门要对区主要河道、群众关心的热点地区河道水质开展定期监测,动态掌握水(雨)情和河道水质状况。建

13、立水(雨)情和河道水质快速反应机制,形成“统一、科学、协调、高效”,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应迅速、整体联动、处置有力。建立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城管、建设、水利、监察及区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市区河道开展联合巡视巡查,针对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及时化解矛盾。完善河道配水机制,按照河道水系优化方案,加紧实施相关工程项目,坚持有水必引,做到排水配水常态化、制度化。创新河道管护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河道长效管护运作新机制。(四)加强舆论宣传。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 8 -加强对河道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水环境整治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更是为人民群众为好事的实事工程,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群众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五)强化监督考核。各部门要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认真抓好落实。要把城市水环境整治作为纪检监察巡查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要立足整治一条,成功一条,改善一条,切实加强整治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施工中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私接管网、乱设排口等行为,要依法处罚、公开曝光、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