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6669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基础设施 突出特色重点 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自 2008 年底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来,*区积极强化组织领导,迅速落实建 设资金,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工程建设为重点,将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成为粮食稳产 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区、统一服务先行区。全区已建成市级粮食功能区 20 个、面积 10.12 万亩;区级粮食功能区 18 个、面积 3.3 万亩,并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 率先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该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的主要做法如下:一、围绕“五个一” ,扎实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1、建立一套领导班子。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蒋明良副区长为组长,区农

2、林局朱良华局 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区功能区建设工 作。10 个功能区所在镇(乡) 、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明确由分管副镇长(副主 任)具体负责,镇、街道农办(农业科)组织实施,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有序开展提供了 组织保障。2、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 给予一次性每亩 200 元的补助。列入市级的由市、区各补 50%;列入区级的由区、镇乡(街 道)各补 50%。并对在功能区内建立生产服务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实行全程托管式经营服 务的给予一定补贴。2010 年全区 75994 亩功能区建设项目实际

3、投入资金 1484.38 万元,比 去年增加 239.18 万元,增幅达 19.2%。3、设立一个资金专户。为规范建设资金使用,区农林局和区财政局分别发文,明确建 设资金必须在镇(乡) 、街道财政设立专户,作预算外暂存。建设资金采取分次下拨方式, 在工程实施前先预拨 60%,待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验收通过后再拨 20%,剩余 20%待市复验通 过后下拨。建设资金的使用,统一委托给镇(乡) 、街道财政审计事务所或由镇政府委托中 介机构审计。切实保证了各镇(乡) 、街道对功能区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管 理规范。4、健全一项考核制度。区政府加强督办力度,建立通报制度,根据各功能区建设进程, 定

4、期进行书面通报,印发给区政府和镇、街道主要领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粮食功 能区建设按时完成。在功能区建设中,采取项目化要求进行管理,各功能区建设都经绘制图 纸、设计、资金预算、招投标、财务审计、竣工验收等程序,有些还指定专人进行施工质量 监督、监理。5、做好一篇“早”字文章。通过有效利用土地冬闲时间,避开农忙季节,做到早谋划、 早部署、早行动。2010 年粮食功能区建设,在市未下达计划的情况下,该区于 2009 年 9 月 初就下达了 2010 年的建设计划,要求各镇、街道在年底前完成招投标工作,于 2010 年 4 月 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突出“四个点” ,创新粮食功能区服务体系

5、。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粮食功 能区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区、统一服 务先行区。1、建好示范点,抓好“核心区”建设。核心区建设是该区粮食功能区建设的重点,其 建设工程和建设资金均占整个功能区建设的 60%以上。要求每个功能区都设立了一个核心区, 根据功能区规模大小,核心区面积从 200 亩至 1000 亩不等。目前,20 个市级粮食功能区建 成核心区 9285 亩,18 个区级粮食功能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 5020 亩。在核心区中,土地流 转率(20 亩以上)达到 92%,粮食复种指数达到 1.75,良种

6、推广率 100%,统一供种率 80%,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面达到全覆盖,全程机械化率达到 97%,建立了科技人员联系制 度,科技到位率明显提高。今年 38 个已建成的市、区二级功能区内 1.3 万亩核心区,预计 有 4000 亩可达到“双千”目标,2000 亩核心区有望达到亩产粮 600 公斤,亩效益 1000 元 (蔺草稻)的要求。2、强化联结点,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以农 业机械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建成的粮食功能区内,已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24 家,提供 从机耕、机收、机插到育秧、统防统治、烘干、加工等服务。全年统一服务托管面积达到 30 万亩次,其中,病

7、虫统防统治 3 万亩次,机插约 5 万亩次,为合作社社员提供早、晚稻 谷烘干 2.3 万吨。在区农业部门扶持下,功能区内还建立了三家统一植保服务组织,以禾丰 农资公司下属的专业合作组织为例,去年晚稻一季开展病虫防治 8 次,服务面积近千亩,每 亩收费 100 元,让农户得到实惠,公司也小有赢利。3、抓住关键点,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开展土壤地力提升工程。该区 32 万余亩标准 农田,尚有二等田 9 万亩左右,其中能区内有二等田约 4 万亩左右,对这些二等田,有针对 性地进行地力改造和提升,争取用 56 年时间,改造提升 3 万亩二等田为一等田。二是实 施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各镇乡(街道)在粮

8、食功能区内建设 1-2 个中心示范方,组织农 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使粮食功能区的产品达到模式化生产、无公害要求,继续创造省水稻高 产吉尼斯高产记录。实施粮食“双千”工程,通过三年努力,力争 6 万亩市级粮食生产功能 区粮食亩产达到 1000 公斤,亩效益达到 1000 元;区粮食功能区中心示范方内实现粮食“双 千”目标。三是普及水稻测土配方技术。实行土壤缺什么补什么,让土壤吃上营养配餐;通 过抓点建片,树立样板,引导和帮助农民增强配方施肥意识,提高科学施肥水平。4、找准突破点,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土 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计划到 2010 年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

9、达到 31 万亩,流转率 80以上。 其中 5 年以上委托流转达到 16 万亩,100 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13 万亩。二是开展沼液 配送服务。推广应用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在全省率先开展沼液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仅今年上 半年,就在粮食功能区新建沼液贮存池 28 只,扩大沼液物流配送覆盖面积,力争惠及粮食 面积上万亩。三是加大农机补助力度。今年,该区重点加大对烘干机的补贴,补贴率达到 60%;对粮食功能区内服务面积千亩以上的合作社购置烘干机再补贴 5%。四是开展农技人员 蹲点服务。开展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联系功能区制度,为功能区建设提 供技术支撑。三、强化“三大效益” ,实现高产

10、高效和保护耕地“双赢” 。1、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一是减少了成本投入。沟、渠、路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农业 机械的作业面和作业效率,减轻劳动作业程度,改善灌溉条件,降低水、电、油的资源消耗 和劳动投工量。二是提高了粮食亩产。随着水稻直播、抛秧、机插、强化栽培等栽培技术的 大力推广,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全面推广,以及粮食标准化、规模 化、优质化高产模式的推广,保证该区粮食单产稳步提高。该区的高产示范方已连续两年打 破水稻单产*省农业吉尼斯纪录。2、社会效益充分凸显。一是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经数据汇总,该区 38 个市、区两级 功能区共新建机耕路 11467 米、硬化 25.69

11、万平方米、修缮 44643 米,新建进出水沟 4.7 万 米,通过沟、渠、路综合配套,使功能区内排灌灵通,道路布局合理,农田小气候进一步改 善,适应水稻生产和全程机械化作业要求,促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二是促进了适 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尤其是粮食双千工程、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以及三新技术的推广, 提高了粮食生产科学化层次的需要,为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了平台和条件。3、生态效益逐渐发挥。该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建立起了全省首家稻田生态修复 示范区,通过农业、物理、生化等综合防治措施,不求过量消灭有害生物,保留一定种群的 有害生物以保护天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能力,充分发挥非化学防治措施的作用, 减少化学农药残留污染,提高自然生态对物虫害的自控能力。在确保经济效益不受影响的基 础上,使示范区内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比常规减少 70-80%,化学氮肥的使用量比常规减少 50%,单位面积的农业收益率提高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