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85109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西西农农业业大大学学附附属属中中学学2 20 01 15 5 届届九九年年级级历历史史上上学学期期第第一一次次月月考考试试题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 150 分,思想品德部分全开卷75 分,历史部分闭卷 75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历史部分(75 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客观卷)3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1对古迹一边保护,一边利用,让古代文明帮当代人赚钱,是各国的生财之道。下列哪一古代建筑是埃及的生财之道A、泰姬陵B、圣索非亚大教堂C、

2、金字塔 D、雅典卫城2如果请你为原始社会的几个阶段排列正确的顺序,你给出的答案应该是A、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B、母系氏族社会原始人群父系氏族社会C、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原始人群D、父系氏族社会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3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陶器作坊里大量奴隶在劳作B、全国崇尚武力,社会如同军营C、港口商船出入频繁D、男孩在学校学习演奏乐器,学习诗歌等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 D、论语5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日耳曼人的入侵B、奴隶制出现危机

3、C、统治者享乐腐化D、民族压迫加深6西欧城市采用各种形式赢得了自治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其中的典型事例是A、琅城人民起义B、里昂工人起义C、巴黎人民起义D、马赛人民起义农民农民帝王帝王 效忠和 提供军队给予土地 和保护大封建主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小封建主 提供农耕 土地大封建主 效忠和 服兵役 小封建主 服劳役 和耕种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正确的是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布匿战争 郡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 查理马特改革A、B、C、D、8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

4、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9右图反映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周分封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0历史图片真实的再现了历史的瞬间,右面的图中正在接受教皇皇冠的人物是A、查理马特B、矮子丕平 C、查理大帝D、亚历山大11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出现,下列哪项不属于亚非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A、甲骨文B、象形文字C、空中花园D、希腊字母12在古代来往于三大洲之间,做生意的同时也传播文化,被誉为文化使者的是A、埃及人B、犹太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1 3下列有关天方夜谭的

5、说法,正确的是是一部反映阿拉伯人的长篇神话小说 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又称一千零一夜A、B、C、D、14今天的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古代哪一事件A、布匿战争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D、马可波罗到达中国15下列属于东方文明成果的是阿拉伯数字 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定律 几何原本 一千零一夜A、B、C、D、(主观卷)45 分二、简答题(18分)16分析表格材料并回答(5 分)名称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传播范围佛教前 6 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 多忍耐顺从东南亚基督教巴勒斯坦耶稣忍受苦难,死后 可以升入天堂欧洲、亚洲伊斯兰教7 世纪号召大家信仰唯 一的真主安拉

6、亚洲、北非(1)请完成表格(3 分)(2)通过对以上表格的归纳总结,你发现三大宗教都产生于哪一大洲?(1 分)(3)你认为三大宗教教义有什么共同思想(1 分)17在世界古代史上,东西方文明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冲撞和融合。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请列举:(8 分)(1)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有那两种方式?请分别列出两件(6 分)(2)将中印文化传到西方的人是 (1 分)(3)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的文字是 (1 分)186 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7、。请回答:(5 分)(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1 分)(2)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1 分)(3)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 1分)说明了什么? (1分)有何历史意义?( 1分)三、材料题(8分)19阅读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漫步在古代希腊的文化长廊一张张面孔让我景仰这就是那位盲人吧是他用自己整理的诗歌为我们再现了古代希腊的战场还有你这位悲剧家把我带进了希腊悲剧的忧伤让我无法忘记那位历经磨难的王终于看到你了伟大的科学家你的一生值得世人赞扬多想亲耳听一听你曾撬动地球的呐喊在世界回响(1)诗歌中讲述了古代希腊哪三位著名的文化名人?请你列举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并说一说他们对希腊科技文化的贡献。

8、(6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这首诗歌,说说这些文化名人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四、材料解析题(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请回答:(1)材料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1分)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2分)(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依靠什么方式来进行?(1分)试举两例说明。(2分)(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9、,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有的态度。(2分)五、探究题(11分)21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请回答:(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1分)(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2分)(3)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1分)(4)该帝国同中国间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元朝时有一个意大利人就大致沿着这条路线来到中国,这个人

10、是谁?(2分)(5)在这条贸易通道上,有什么东西从东方传到了西方?又有什么东西从西方传到了东方?(2分)(6)该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往是在何时?这一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3分)九年级历史答案:人教一、1、C 2、A 3、B 4、B 5、A 6、A 7、C 8、B 9、A 10、B 11、D 12、D 13、C 14、B 15、A二、16、 (1) 名称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传播范围1 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2)亚洲 (3)都要求人们忍耐顺从,放弃斗争17、 (1)和平交流,如: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暴力冲突,如: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 、亚历山大东征 (2)阿拉伯人 (3)

11、楔形文字18、 (1)大化改新 (2)孝德天皇 (3)中国、说明了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三、19、(1)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现再了古希腊社会的图象,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王,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历熟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可以用来排水和灌溉 (2)身残志坚,不怕困难,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热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四、20、 (1)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同意,因为虽 然在征服和扩张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

12、化的交流 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和平往来。如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作出的重大贡献、马可波罗来华等。(3)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战争和恐怖主义都遭 到了人类的普遍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和相互促 进与学习。(言之成理即可) 五、21、(1)罗马帝国; (2)东汉时期;大秦 (3)“条条大路通罗马”; (4) “丝绸之路”;马可波罗; (5)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珠宝、丝绸等奢侈品; 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传到欧洲。阿拉伯人 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6)公元 166 年;罗马帝国派使节来到东汉进谒汉桓帝;后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