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5104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单元设计(赵友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单机械简单机械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主题单元标题简单机械作者姓名赵友君所属单位武隆县石桥乡中心小学校联系地址武隆县石桥乡街道联系电话13896773066电子邮箱邮政编码408500学科领域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适用年级五年级上册所需时间所需时间5 课时(每周 3 课时,共 5 课时)主题单元概述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

2、习成果,字数 300-500)本单元包括“生活中的好帮手” 、 “他能撬动地球吗” “轮轴” “滑轮兄弟” “在斜坡上“”有趣的传动”等 6 课内容。 “生活中的好帮手”是本单元的重点课。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工具是人们工作的“好帮手” ,可以激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好帮手,并对这些好帮手的作用提出猜想,为后继的研究活动奠定感性基础。 “他能撬动地球吗” “轮轴” “滑轮兄弟” “在斜坡上”“有趣的传动”这 5 课内容分别介绍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传动五种简单机械。通过对这五种简单机械的探究活动。落实本册书能力训练的重点猜想与假设。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

3、的发展带来好处。主题学习目标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应用。如斜面、杠杆、轮轴、滑轮、传动等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如斜面、杠杆、轮轴、滑轮、传动等,然后把这些简单的机械组装成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械。这样就向学生渗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和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2、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对应课标1、了解几种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知道使用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2、认识杠杆的结构,会使用简单的杠杆,知道杠杆省力的条件与动力点、支点、阻力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并且能分析生活中杠杆有的为了省力,有的为了省距离。3、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可以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能够识别生活中应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析它是怎样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4、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5、认识斜面,知道斜面可以省力,初步认识到斜面省力大小与坡度的大小有关。6、了解齿轮转动的规律,知道其它几种常见的传动方式。主题单元问题主题单元问题设计设计1、通

5、过观察,作用生活中的简单工具,能够对这些工具的作用提出猜想。2、能够设计简单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专题划分专题划分专题一: 生活中的好帮手 ( 1 课时) 专题二: “他能撬动地球吗” “轮轴” “滑轮兄弟” “在斜坡上” “有趣的传动” ( 4 课时)专题一专题一生活中的好帮手所需课时所需课时1 课时专题一概述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课是单元的重点课,通过本课教学应激发学生关注在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的兴趣,为后继研究各种简单机械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教材设计了“体验好帮手的作用” “寻找生活中的好帮手”两项活动,通过徒手与使用工具解

6、决生活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对比活动使学生发现各种简单工具能够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各种简单工具的兴趣。通过寻找好帮手的活动,鼓励学生对这些好帮手的作用提出大胆的猜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各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几种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2、知道使用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通过使用徒手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使用工具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以后给我们带来的猜想。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7、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常规资源装满水的纯净水桶、钉入钉子的木板、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瓶的汽水、木板、羊角锤、扳子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1导入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怎样取出这些钉子? 2生活中工具的作用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 。你还知道哪些“好帮手” ,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分组讨论,完成表格。我找到的好帮手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我猜想它能

8、全班交流。 (“注意倾听,补充发言” 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加强组织引导)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 (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比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比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 、体验: “好帮手”的作用。、明确任务:选择不同的工具,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和螺丝钉,然后再把他们取出来。 、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 (小组完成情况,感受:工具的确能提供方便)、科技史阅读交流21 页

9、指南车信箱,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悟科技发展之快,知道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人们还在不断改进身边的工具,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教师也可以下载一些图片,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配合图片进行讲述:桔橰的介绍;纯粹人力简单机械现代工具的对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徒手操作的效果和使用简单工具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能正确使用各种简单的工具2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评价指标:寻找我们生活有哪些使用了简单的好帮手评价方法:现场及作业评价专题二专题二“他能撬动地球吗” “轮轴” “滑轮兄弟” “在斜

10、坡上” “有趣的传动”所需课时所需课时4 课时专题二概述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通过学习了寻找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以后,知道使用简单的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生活中杠杆、轮轴、滑轮、斜面、传动等五种简单的机械。然后把这些五种简单的机械组合起来制作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械。这既是对前面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与评价。现时也是向学生渗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思想。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认识杠杆的结构,会使用简单的杠杆,知道杠杆省力的条件与动力点、支点、阻力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

11、用,并且能分析生活中杠杆有的为了省力,有的为了省距离。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可以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能够识别生活中应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析它是怎样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认识斜面,知道斜面可以省力,初步认识到斜面省力大小与坡度的大小有关。了解齿轮转动的规律,知道其它几种常见的传动方式。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阿基米德的大神话所提到的工具现实吗?2、轮带动轴和轴带动轮的效果一样吗?3、定滑轮与动滑轮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4、在斜坡上拉物体真省力吗?5、我们生活中你看见有其它的传动工具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所需教学材

12、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电脑常规资源滑轮、斜面、勾码、绳、拉力器、木棒、石头、小木方等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1科技史引入阿基米德的故事 讲一讲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大话、提出质疑阿基米德为什么说出如此大话?他所说的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装置呢? 2活动一:我们也来撬地球。 给你一根撬棍,你会如何撬起地球?模拟体验撬动地球(两种方法)认识它的结构(阻力点、支点、动力点):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 “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就是动力点,悬挂“地球”

13、的点就是阻力点。二、活动二:寻找杠杆的秘密。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 ,效果有什么不同?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下面我们借助“杠杆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3认识杠杆尺它的支点在哪里?我们把挂在左边的钩码看成“地球” ,那么它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右边不用手按,也挂上钩码来显示力的大小,那么这些钩码就可就成为动力,挂的位置就是动力点。既然这样,做实验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只能在一个位置挂上钩码,不能遍地开花的到处挂。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实验现象,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记录呢?、独立思考。、出示记录单: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第

14、_小组 _年_月_日 左(阻力点)情况右(动力点)情况钩码数与支点距杠杆尺的状态(图示) 钩码数与支点距、杠杆尺不同状态的简笔图示:(见下表)、提示: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4小组活动小组商议成员分工。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各组实验情况。请各小组将材料放桌子中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记录在小黑板上。左边数据右边数据左边数据右边数据左边数据右边数据观察分析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觉得茫然,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杠杆平衡状态的情况)希望学生能有的发现:A、不是所有杠杆都能省力;B、当杠杆左右两边乘积相等,杠杆就能平衡。C、动力

15、点与阻力点,谁离支点近,谁就省力,谁离支点远,谁就省力。现在你能分析阿基米德所说的“大话”必须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一、教学导入1.轮轴的概念:出示水龙头: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的拧动开关吗?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2.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板书学生的猜想:省力?)二、探究轮轴的秘密。1. 让学生简单设计轮轴机械是否省力的实验: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观察看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 (不一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

16、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2. 分组领取轮轴等实验材料(各组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 。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学校:下面我们制作一个轮轴,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发放其他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轴上的钩码个数轴上的钩码个数我们的发现: 3.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 (教师以小黑板板书记录数据)a.共识: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b.新发现: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4.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轮和轴。发现: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设想: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