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4902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质量检验的七种工具空中凡星 助理 三级(683) | 我的提问 | 我的回答 | 知识掌门人 | 我的消息(5/6) | 我的空间 | 百度首页 | 退出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百科帮助 百度知道 电脑/网络 其他软件 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质量检验的 7 种工具?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 2007-6-22 14:23知道电子行业质量检验的 7 种工具的麻烦告诉我,谢谢!提问者:gic2008888 - 试用期 一级 相关问题? 产品质

2、量检验的七大手法是那几项? ? 什么是四全管理(与 TQM 有关) ? Commondialog 一共有 7 种方法(06) ,那么方法 0 是什么? ? 情人节 7 种武器 ? 艾伦希亚战记的结局,听说有 7 种啊,麻烦说一下哈 其他回答 共 1 条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其实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

3、工作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为品管所迷惑,而要学习它们的精神实质,把它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放在大脑中,这样有利于工作和能力的提升。 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日本的企业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现场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大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使日本的产品成为“品质”的代名词。品管七大手法的运用,提升了日本产品的水平,是日本产品走向世界的原动力。70 年代初,日本人大力推行 QCC 活动,除了重视现场的数据分析外,并逐步运用一些新的品管手法,对工作现场伙伴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并逐渐演译成新的品管手法。1972 年,日本科技联盟之 QC 方法开发委员会正式发表

4、了“品管新七大手法” 。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将散漫无章的语言资料变成逻辑思考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事先考虑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过运用系统化的图形,呈现计划的全貌,防止错误或疏漏发生。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指:亲和图(也称 KJ 法) 、关联图、系统图、过程决定计划图(PDPC 法) 、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箭线图七种。亲和图: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 关联图:把与现象和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 系统图: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过程决定计划图: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计划 矩阵图:找出众因素之间关系和相关程度的大小。 矩阵数据解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 箭线图:对事件做好进

5、程及计划管理 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应用时机对应表 新七大手法 亲和图 系统图 矩形图 箭线图 PDPC 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关联图 市场部分 调查用户需求 进行需求预测 分析竞争对手 新产品规划 调查流通渠道 探索新的课题 目标分析 明确事项内容 目标展开 明确事件关系 方案优化 措施排序 将各因素整理成有效计划 七大手法使用好, 品质管理没烦恼! 区分 1 定义问题 2 检讨问题 3 发掘问题 4 因果确认 5 目标制定 6 分析原因 7 制订对策 8 决策分析 9 实施改善 10 效果确认 11 标准化 12 技续改进 手法区分 使用特点 品管七大手法 1.检查表 行列法 检查项目需周全 2.

6、散布图 坐标法 纵横坐标的相关性 3.层别法 思考法 不同性质的区别 4.直方图 图示法 可以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5.柏拉图 图示法 能显示问题重点 6.因果图 图示法 由大至小显示,制造业常用 7.管制图 图示法 控制制程变异 品管新七大手法 1.关连图 思考法 关系清楚 2.亲和图 思考法 归纳适当,服务业常用 3.系统图 树状图法 因果关系明确 4.矩阵图 行列法 评价须正确 5.矩阵数据解析法 坐标分析 量化比较须客观 6.过程决定计划图 思考法 过程考虑周全 7.箭线图 网状图法 注意顺序与预订进度 脑力激荡法 思考法 自由创意 第一章 亲和图 一 亲和图简要说明 亲和图是 1953

7、年日本人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研究开发出来的。 亲和图也叫 KJ 法,就是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种数据、资料,甚至工作中的事实、意见、构思等信息,按其之间的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使问题明朗化,并使大家取得统一的认识,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重要问题时,将混淆不清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整理,以使问题得以明确,使用亲和图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亲和图的运用,可使不同见解的人统一思想,培养团队精神。 亲和图分类通常是根据人员来分的,可以分为两类: 个人亲和图:是指主要工作由一个人进行,其重点放在资料的组织整理上。 团队亲和图:由 2 个或 2 个以上的人员进行,重点

8、放在策略,再把所有成员各种意见整理分类。 二 亲和图法的应用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世界都有多种因素影响它、左右它、或多个事件有多个因素影响它左右它,我们可以运用亲和图来理顺这些关系。以下情况都可以使用亲和图。 1. 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2.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3. 讨论未来问题时,希望获得整体性的架构。如本公司应如何导入TQM? 4. 讨论未曾经历之问题时,藉此吸收全体人员看法,并获知全貌。例如:开发新产品时、市场调查和预测; 5. 针对以往不太注意的问题,而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评估时; 6. 获取部属的心声,并教育部属,贯彻公司方针。 三 亲和图的特点 1) 从混淆的事

9、件或状态中,采集各种资料,将其整合并理顺关系,以便发现问题的根源; 2) 打破现状,让所有相关人员产生新的统一; 3) 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4) 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四 亲和图法制作步骤 亲和图的制作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计算,个人亲和图主要与人员有很大关系,重点是列清所有项目,再加以整;而团队亲和图则是需要发动大家的积极性,把问题与内容全部列出,再共同讨论整理。一般按以下九个步骤进行: 1. 确定主题,主题之选定可采用以下几点的任意一点: ?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 将自己的想法或小组想法整理出来; ? 对还没有理清的杂乱思想

10、加以综合归纳整理; ? 打破原有观念重新整理新想法或新观念; ? 读书心得整理; ? 小组观念沟通。 2. 针对主题进行语言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 直接观察法:利用眼、耳、手等直接观察; ? 文献调查法; ? 面谈调查法; ? 个人思考法(回忆法、自省法) ; ? 团体思考法(脑力激荡法、小组讨论法) 。 3. 将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语言资料卡片上,语言文字尽可能简单、精练、明了。 4. 将已记录好的卡片汇集后充分混合,再将其排列开来,务必一览无遗地摊开,接着由小组成员再次研读,找出最具亲和力的卡片,此时由主席引导效果更佳。 5. 小组感受资料卡所想表达的意思,而将内容恰当地予以表现出来,写在

11、卡片上,我们称此卡为亲和卡。 6. 亲和卡制作好之后,以颜色区分,用回形针固定,放回资料卡堆中,与其他资料卡一样当作是一张卡片来处理,继续进行卡片的汇集、分群。如此反复进行步骤 5 的作业。亲和卡的制作是将语言的表现一步步提高了它的抽象程度,在汇集卡片的初期,要尽可能地具体化,然后一点一点地提高抽象度。 7. 将卡片进行配置排列,把一叠叠的亲和卡依次排在大张纸上,并将其粘贴、固定。 8. 制作亲和图,将亲和卡和资料卡之间相互关系,用框线连结起来。框线若改变粗细或不同颜色描绘的话,会更加清楚。经过这 8 个步骤所完成的图,就是亲和图。当资料卡零散时造成混淆,如果完成亲和图,便可清晰地理顺其关系。

12、 9. 亲和图完成后,所有的相关人员共同讨论,进一步理清其关系,统一大家的认识,并指定专人撰写报告。 五 案例分析:某公司产品交期不准亲和图 第二章 关连图 一 关连图的简要说明 关连图就是把现象与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的图形。通过连图可以找出与此问题有关系的一切要图,从而进一步抓住重点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参考图 2.1) 图 2.1 中央形关连图 二 关联图法的应用 1. QA 之方针展开与决定。 2. CWQC 导入之推展时。 3. 市场抱怨处理或不良品问题点掌握。 4. 采取预防措施时。 5. 小团队活动的效果性推展。 6. 明确事件的内容和关系时。 三 关联图的特点 1) 容易

13、掌握关连关系,而有效的掌握重点。 2) 组员的共识容易形成,并增长见闻。 3) 对要因复杂的比其他手法,更易处理要因关连关系。 4) 表现形式不受拘束,图形可自由书写。 5) 不同成员图形呈现不同面貌,但结论应很相近。 四 关联图法制作步骤 1. 决定主题,并依主题决定动作成员。 2. 列举原因,预先由主席定义主题,并要求成员预先思考,收集资料。 3. 整理卡片。 4. 集群组合,以推理将因果关系相近之卡片加以归类。 5. 以箭头联结原因结果,尽量以为什么发问,回答寻找因果关系。 6. 检讨整体的内容,可以再三修正,并将主题放于中间。 7. 粘贴卡片,画箭头。 8. 明确重点、将重要原因加以着

14、色。 9. 写出结论、作总结。 五 案例分析:老黄为何感冒? 第三章 系统图 一 系统图的简要说明 当某一目的较难达成,一时又想不出较好的方法,或当某一结果令人失望,却又找不到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应用品管新七大手法之一的系统图,通过系统图,你一定会豁然开朗,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找不到原因的问题找到了原因之所在。 系统图就是为了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以目的方法或结果原因层层展开分析,以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系统图目前在企业界被广泛应用。 系统图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策型系统图,另一种是原因型系统图。 1 对策型系统图:以目的方法方式展开,例如问题是“如何提升品质” ,则开始

15、发问“如何达成此目的,方法有哪些?”经研究发现有推行零缺点运动、推行品质绩效奖励制度等。 (以上为一次方法) ;“推行零缺点运动有哪些方法?” (二次方法) ;后续同样就每项二次方法换成目的,展开成三次方法,最后建立对策系统图。见图 3.1。 图 3.1 对策型系统图展开模式 2 原因型系统图:以结果原因方式展开,例如问题是“为何品质降低?”则开始发问“为何形成此结果,原因有哪些?”经研究发现原因是人力不足、新进人员多等(以上为一次原因) ;接着以“人力不足、新进人员多”等为结果,分别追问“为何形成此结果,原因有哪些?”其中“人力不足”的原因有招聘困难,人员素质不够等(二次原因) ;后续同样就每项二次原因展开成三次原因等,最后建立原因型系统图。见图 3.2。 图 3.2 原因型系统图展开模式 二 系统图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或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一些复杂的事情,这些复杂的事情可以透过系统图得到分析并解决。系统图一般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2)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3) 可当作因果图使用; 4)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5) 任何重大问题解决的展开; 6)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