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材分析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4300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材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第十届“希望杯”教学比武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组 蒋莉教学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一文,是 1927 年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路黯淡之时,悄然蛰 居清华园里,为抒谴心中郁闷惆怅而写成的。那浮起薄薄青雾的荷塘,正是他 郁闷彷徨的精神写照。但是,那如梦幻一般的清塘荷韵,又何尝不是作者摆脱 郁闷、超越彷徨的心灵寄托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那一夜绝美的月下荷塘 及荷塘月色,只存在于朱自清的心里,那是他找寻回来的,在抑郁苦闷的人生 中曾经失落了的精神家园!那清灵飘渺的荷塘,是现实世界的诗意倒影,是个 体心灵的静谧归宿。 教材功能分析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

2、维、获得审 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 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 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 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我们应当借助荷塘月色的意境审美来感受并思考朱自清随缘自适,淡 泊宁静的人生境界。这些感受和思考,将会有助于学生们省察并重塑自己的内 心世界,充实他们的灵魂,为将来人生路上必然会有的失意和挫折作一些心理 (性情志趣)上的准备。教学目标设置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

3、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其写景 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 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 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 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 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 “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 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 “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 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 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

4、罩在全文的。 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 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 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 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因此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2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重点的判定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 义。综观全文, 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 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 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

5、种种烦恼和痛苦,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 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思量堕地一 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 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 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 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 ,现实终须 面对。 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 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 个“

6、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 。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 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 ,她常能使 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 古有柳宗元、苏轼等) 。 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 ,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 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 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 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 不理。 ”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

7、云散了, 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月世界” ,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 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 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 “轻轻地推门进去” “ “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 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 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因此,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是: (1)课文情景交融, “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