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84253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章 规划总论第 1 条 规划范围本项目规划范围是黄冈所辖区域,包括二区(黄州区、龙感湖区) 、二市(麻城、武穴) 、七县(团风、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位于东经 114251168,北纬 29453135。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总面积 1.7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30.98 万。第 2 条 规划期限本项目期限为 2012 年-2025 年,共 14 年,具体年限为:近期:2012 年-2015 年,四

2、年,重点开发建设期;中期:2016 年-2020 年,五年,全面建设发展期;远期:2021 年-2025 年,五年,产业完善提升期。第 3 条 规划性质本规划为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 4 条 规划目的紧紧把握国家提升旅游业为战略支柱产业以及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的机遇,制定黄冈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对各项旅游要素进行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使其发挥多种

3、功能和作用,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利用圈中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系列旅游吸引物打造,完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动农业大市的相关产业全面升级。第 5 条 规划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以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根本,坚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衡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运用现代旅游科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科学的区域旅游规划与技术路线,紧密结合黄冈旅游发展实际,规划旅游产业,重视旅游项目策划设计,使规划在具有前瞻性的同时,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三)

4、区域协调发展原则规划在全面考虑黄冈旅游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注重大区域的互动与联合,促进黄冈旅游与武汉城市圈旅游的对接与融合,积极发挥其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四)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规划在注重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产业互动、社区参与、生态利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全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第 6 条 规划依据见说明书。第二章 综合分析第 7 条 产业背景(一)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

5、代服务业”。2010 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业”。2011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级试验

6、区,黄冈是武城市圈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自 2007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市圈各成员城市都在寻求发展路径和破题方向。武汉城市圈是一个将要站立起的巨人。武汉是城市圈的心脏,而黄冈作为城市圈中国土面积最大,传统的农业大市,正是武汉城市圈的支撑臂,黄冈经济能否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城市圈巨人能否站起的关键。编制黄冈市旅游发展规划目的就是要利用武汉城市圈中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系列旅游吸引物打造,完成旅游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农业大市黄冈的相关产业全面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三)落实黄冈发展

7、战略“一区两带”发展战略,为黄冈构建旅游产业提供了战略支撑黄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一区两带”的总体战略。一区:以黄冈市区及其发展组团为中心,按照“以港兴城、以港兴业、港园城互动发展”的思路,建设黄冈临港经济区。两带之长江经济带:大力推进黄冈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培育大工业、发展大农业、搞活大物流,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两带之大别山经济带:大力推进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吸引力,全力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把黄冈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成

8、为武汉城市圈战略支撑点,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圣地。黄冈应该抓住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契机,以旅游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之一,将旅游产业全面融合到黄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黄冈战略支柱产业。第 8 条 区位分析(一)地理区位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为:东经 11425至 1168、北纬 2945至 3135 。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汉 78 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7446 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 9.4%

9、。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 12.2%,岗地占 10.3%,丘陵占 43.3%,山地占 34.2%。东西最长距离为 168 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 208 公里。(二)交通区位鄂东门户黄冈市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紧靠省会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鄂东门户 “133488”交通格局如下:依傍 1 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 3 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庐山机场、筹建黄冈蕲春机场;涵盖 3 个交通枢纽:黄州、麻城、蕲春;贯通 4 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飞架 8 座长江大桥:已建四座(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 、在建两座(黄冈长江

10、大桥、九江二桥) 、前期工作两座(武穴大桥、棋盘洲大桥) ;纵横 8 条高速公路:黄黄高速、大广北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黄小高速以及在建的麻竹高速、黄鄂高速和麻阳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三)经济区位近年,黄冈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 年黄冈地区生产总值 850 亿元,在 2005 年350 亿元的基础上净增 500 亿元,平均每年增加 100 亿元,年均增长 14.6%。规模工业经济大幅提升。近 5 年,黄冈规模以上企业由 500 家增加到 1500 家,同比增长 30,增长速度高出全省 7.5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经济结构明显改善。黄

11、冈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2005 年的 11.58%、42.93%和45.49%调整为 2010 年 10.21%、58.35%和 31.44%,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15.42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23.94%提高到 2010 年的30.59%。2010 年,工业经济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黄冈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随着“一区两带”战略的实施,黄冈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依托“鄂东门户 ,大别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紧扣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的契机,黄冈旅游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第 9

12、条 资源分析(一)黄冈旅游资源总体情况黄冈背依大别山,面临长江,生态环境优越,山水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林、温泉于一体,总量丰富,类型多样。黄冈人文丰厚,大别山红色文化是黄冈最具影响力的人文资源,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家喻户晓,远播国际;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是禅宗天下祖庭;蕲春是医圣李时珍故里;苏东坡谪居黄州,赤壁“二赋一词”达到其文学巅峰。(二)黄冈旅游资源分级评价详见说明书(三)黄冈旅游资源特征东坡赤壁、黄州古城、蕲州古镇、四祖寺、五祖寺、七里坪等古色旅游资源;白潭湖、遗爱湖、望天湖、策湖、赤龙湖、武山湖、龙感湖(古雷池)等蓝色旅游资源沿长江分布,沿线的团风县、黄州区、浠水县、蕲春县、武穴

13、市、黄梅县、龙感湖区,由长江蓝色旅游公路(规划建设)连接成线。长胜街、烈士陵园、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乘马会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天堂寨、龟峰山、三角山、吴家山、桃花冲等绿色旅游资源主要沿大别山脉分布,沿线的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由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连接成线。“ 江山如画,多少豪杰”是黄冈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四)黄冈旅游资源总体评价1、资源品质较高各类资源中黄冈三级以上的旅游资源点共 84 处,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 5 处(90 分以上),优良级资源 79 处,其中四级资源 19 处,三级资源 60 处。黄冈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

14、2、资源分布均衡黄冈两区两市七县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均衡,每个区市县都有各具特色相对强势的旅游资源,有利于黄冈旅游产业形成各个击破,合纵连横、均衡发展的产业格局。3、资源特色明显黄冈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可以分为红色旗帜资源、绿色生态资源、蓝色江韵资源、古色人文资源四大类,并且四类资源都有高品质的资源支撑,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格局。第 10 条 现状分析(一)旅游产业分析1、黄冈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逾 5.4 万人次,年均增长 25 %,旅游外汇收入 1038 万美元,年均增长 30 %。接待国内旅游者 2955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132 亿元。2010 年实现旅游

15、业总收入 44.45 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 4.1%,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黄冈市的国内旅游稳步增长,年接待量从 2006 年的 460 万人次增长到 2010 年的 819 万人次,但是从表中亦可以看出,在 2007 年-2009 年间,连续三年的增长速度小于1.5%,虽然随着 2010 年对外交通体系的大幅改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迎来加大增幅,但是由于缺乏核心吸引物和龙头旅游项目,并未出现预想的旅游井喷增长。2、湖北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6.7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389.81 亿元,年均增长 22.

16、3%和 25.22%。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重点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武汉城市圈围绕都市旅游、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快建设大别山游憩带、鄂东鄂南水体和山地游憩带,积极发展以鄂东禅宗文化为主的宗教旅游、以矿冶文化为主的工业旅游,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和绿色森林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重点打造武汉、黄冈大别山、孝感大悟等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红安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武汉麻城红安等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与重庆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与安徽、河南联手打造大别山全国重要红色旅游基地,与广东、湖南等联手打造高铁旅游示范区。通过以上对黄冈及湖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尽管黄冈近年来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增长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