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4167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日期:2009-12-10 作者:雷启立 来源:文汇报提倡“宽恕” ,把充满了个人恩恩怨怨的一些事件“打包”并“加上封条” 、压在“历 史的箱底” ,并不是要有意隐瞒事实、掩饰真相,而是为了消除因个人的是非恩怨所导致的 对历史的“过度诠释” ,以使历史有可能更真实地呈现出来,希望我们的出版界和文坛审慎 行事,少搞些抖露个人恩怨的“猛料”今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瑞典隆重举行;而在地球的这一边,由季羡 林先生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将在北京首发。这本书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除了因为 李政道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颇具看点,还因为它“重点披露”了李政道与杨振宁这 两位华人

2、诺贝尔奖得主数十年的个人龃龉与学术恩怨。“猛料”吊足读者胃口按照这本书披露的情节,两位科学家后来之所以分道扬镳势同冰炭,根源在于两人在 当年领受诺奖仪式上出场以及合作发表论文时署名的“名次排序之争” 。此书在谈到这桩半个世纪前的悬案时称,两人在共同完成第一篇论文后,按惯例署名 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也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 道不介意,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年长 4 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了。 但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署名问题给两人的关系 直接造成了裂隙。而后来在诺奖受奖仪式上孰走前孰在后的分歧,更导致两人从此冷

3、眼相 向。两人海外归来,个人的意气之争仍从未停歇:李政道主张建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 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力主搞应用科学;李政道创立特殊的考试办法帮助中国 学子赴美留学,杨振宁说这是“丧权辱国”在眼下稍嫌沉寂的出版界和文坛,这样的“猛料”估计会吊足读者的胃口。目前我们 无法知道杨振宁先生是否会对这些说法作出回应,但从他此前的一些回忆文章看,他对 “李杨恩怨”的解说与李政道传很不相同究竟谁是谁非?依笔者看, 李政道传 对这段“学门恩怨”的解读,也许非但不能有助于澄清真相,反而会把它拖入更深的迷局。还原历史不宜牵涉个人恩怨由这件事,笔者联想到前不久出版、同样引发诸多争议的前国家体育总局

4、局长袁伟民 的回忆。这本袁伟民与体坛风云披露了中国体育界高层尘封已久的一些内幕,其中有 关中国在国际奥委会新主席选举过程中的波折,更被直指为袁伟民与何振梁之间的个人恩 怨。也许,这些回忆录或传记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行文,本意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给后人一个公正的交代。这类历史事件所涉及的主人公年事已高,借助他们的口述笔录,可以存 留下很多有价值的史料,为后人解读历史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李政道传一书的作者在 接受采访时就表白了如此心迹:“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是写历史,历述 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但问题在于,在还原作者或传主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时,要做到“态度客观”和“不偏 不倚”

5、,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其中关涉到基本的历史观问题毕竟,历史从来都不 是类似照相那样可以被“原生态”保留下来的记录,对历史的叙述也一直渗透着叙述者的 价值判断和主观取舍。尤其是,当一些历史事件同传主的个人恩怨交错在一起时,我们得 格外小心,尽量不让个人的是非恩怨遮蔽了本真的事实。要知道,如果说真理是越辩越明 的话,那么,个人是非恩怨则必然是越争越糊,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 。宽恕之道带来更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历史就是在曲折恩怨中走到现在并走向未来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对 待历史上的恩恩怨怨?笔者想到了另一本书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它的作者,是南非的德斯蒙德图图大 主教,他曾经被曼德拉总统提

6、名为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正是凭借“没有宽恕就没 有未来”这样的政治信念与政治智慧,他们共同推动南非走出长期种族隔离的泥潭,最终 实现了民族和解。借用这本书的书名作为本文题目,也许过于“宏大叙事”了,不过在笔者看来,实在 没有比这更好的言辞来对待历史中的个人恩怨了。与此异曲同工的是, 论语中的一个名 句,早已为我们耳熟能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图图大主教所说的“宽恕” ,与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恕道” ,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展示历史上的嫌隙,与促成对历史的反思之间从 来没有什么对应关系。提倡“宽恕” ,把充满了个人恩恩怨怨的一些事件“打包”并“加上 封条” 、压在“历史的箱底” ,并不是要有意隐瞒事实、掩饰真相,而是为了消除因个人的 是非恩怨所导致的对历史的“过度诠释” ,以使历史有可能更真实地呈现出来。所以,希望 我们的出版界和文坛审慎行事,少搞些抖露个人恩怨的“猛料”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