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房地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4109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房地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特色房地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特色房地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特色房地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特色房地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房地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房地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杜甫一 土地在乱世佳人中,老奥哈拉对女儿斯佳丽说:“世界上只有土地值得人为之辛劳、奋 斗和牺牲。因为只有土地是永恒的。 ”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地球。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人就依附于土地。没有土地 就没有人,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所有的斗争归根到底也是针对土地的斗争;纠其根源,是因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条 件都来自土地食物、衣服、房子等等。上天赋予人类土地,土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的生存权人作为人活着的权利和对土 地的拥有权自古就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社会的进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对土地的掠 夺与反掠夺史。人类早期的斗

2、争是对土地的早期占有者“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屠杀与铲除。大 多数动物和植物就这样被人类实施了“种族灭绝”。人类的屠夫被人类定义为“英雄”。比如武 松跑到老虎家里把“人家”打死。幸存的动物和植物则成为人类的“奴隶”被驯化为农作物 或家畜、宠物。并不是人类天然的有权利剥夺其他物种的土地所有权,而是人类自命不凡的“优越感” 使自己认为可以如此为所欲为。人类对其他物种的侵略基本完成后,就开始了对人类自身 的掠夺。从奴隶社会的血腥黑暗、殖民地运动,一直到当下非法掠夺农民的土地,这场“战 争”似乎依然没有结束。与自然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反,人类社会内部一直努力在向 “文明”迈进

3、。所谓“文明”,大概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人类自 身凌驾于、独立于世间万物的、崇高的“人权”,以此体现人类自身的“高贵”与“神圣”。对傲慢和偏见的人类来说, “人权”是指人对自身天然的排他的拥有权,而不是人对“他人” 的拥有权。 “物权”则是指人对人以外的其他“物品”(包括植物动物土地等)的拥有权。也就 是说, “文明”容许你奴役一切,但不容许奴役人。人类建立了各种趋向公平共赢的伦理与规则。土地的大量“增加”,使人类的生产资料 扩大,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更加先进。建立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土地买卖一直是人类 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欧洲封建贵族通过购买、继承的方式占有大量

4、的土地相似,中国几千年社会基本也 是以此方式建立了土地与人的关系,虽然每次王朝动荡屡屡打乱土地的正常交易秩序,但 具体的土地所有者依然是芸芸民众。就此产生了占有大量土地的人物,叫做土豪、地主。奴隶制度是土地占有者最原始最初级的创造,人类对牛马驯化的同时也驯化了自己的 同类,或者说把自己的同类视作牛马。人类文明逐步觉醒,土地逐渐实现其生产资料的本 来面目后,大量的小地主开始出现,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小地主中的自耕农民在经营破产后变卖土地成为失地农民,转而成为佃农租种地主的 土地,并交给地主租金(可能是粮食)作为地主土地资本的收益。也有一些农民被地主雇佣,就是地主反过来租用失地农民的劳动力,在地

5、主的土地上劳动,地主以粮食或现金方 式支付农民劳动付出。土地在一次次兼并中逐渐向更大的地主手中集中,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失地农民 越来越多,其生活与地主相比,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加剧。这时就有人提出“打土 豪分田地”。 “革命”之后,老地主被杀死甚至灭门,新地主诞生,社会重新进行财富分配,土 地矛盾暂时得到缓解。美国、澳大利亚等是在新大陆建立起来的新国家。美国之所以诞生,航海技术仅仅是 一个技术前提,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新大陆的土地在吸引人。契约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开 端。人类法律常识与伦理常识都认为,哪块处女地是谁开垦的,那块土地就永远是属于他 的,没有人可以剥夺。就如同占座位或排

6、队,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基本常识和伦理。美洲和澳洲等新兴国家为了占有土地,早期都有过一段极不光彩的对原住民(土著印 地安人和土著毛利人)的迫害史。除去这些,美国历史基本是从贩卖黑奴开始的。因为开 垦大量的“处女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业文明开始后,北方的工业资本需要大量的自由 劳动力,而南方的农业经济桎梏着大量的奴隶。因为道德伦理和经济伦理的矛盾,美国唯 一一次内战南北战争爆发。但战争并没有撼动人类关于土地最基本的经济伦理,内战结束后,新兴的资本家开始 大量的购买土地。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你觊觎别人的土地,你唯一合法的办法是谈判购买。 甚至美国的政府用地和公共用地也是通过向私人赎买和购买的方式得到

7、的。有一个例子,沃克菲勒在纽约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许多偏僻的土地,然后将其中一块 免费赠送给联合国,之后其周边的土地飞涨,沃克菲勒大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都是这样。简单一点说,土地是属于人的。二 农民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也是属于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的。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每个 中国人人都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祖先留下来的土地上。人们在土地上劳动繁衍,为拥有自 己的一块土地而勤劳数辈,盼望为儿孙多置一分田产。1949 年共产党通过暴力夺取中国的统治权后,旋即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同时开始了一场暴风骤雨的土地改革。国家没收了大地主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了比 较平均的重新分配。对农民重新获得的

8、土地,政府给每个农民颁发了土地所有权证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 27 条也明确规定“保护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 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政府承认的土地所有权证都延续了传统的土地商品理念, 即农民对土地作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 不得侵犯”。共产党此举虽有侵犯少数人权益之嫌(地主被国家无条件褫夺其原土地所有权, 原地契被作废、烧毁。 )但赢得了大多数农民的支持。但是,随后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作为一场席卷全国政治风暴却将这次土地改革 的成果彻底颠覆。刚拿到手的土地成了“人民公社”的“集体土地”,刚拿到手的土地所有权 证成了一张空头

9、支票。随着“人民公社”运动的愈演愈烈,中国的土地陷入“礼崩乐坏”之中。中国所有的土地事实上就都归了国家所有;每个中国农民事实上都无权支配哪怕一寸土地(包括宅基地) 。虽 然法律规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任何人不得侵犯”,但并没说国家(乡长之类)不可以侵 犯啊,因为国家不是“人”嘛。虽然之后,国家有关农民土地的法律频繁出台,但将农民的土地“集体化”,事实上使 农民作为个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说白了, “集体土地”里就包括有他的那“二亩地”,但那“二 亩地”是哪一块没有人能告诉他。这与“人民”类似,官吏“为人民服务”,但人民是谁?你是 么?“集体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个人无权支配”,这样由国家任

10、命的“乡长”“村长”就有权 支配了。与此同时,退踞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也在台湾进行着一场波及全岛的土地改革国家 以赎买的方式从大地主手中大量购买土地,然后重新分配给贫穷农民。相比大陆,这场温 和得多的土改极为成功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和土地矛盾,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有力地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为台湾的经济复苏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契约基础。当 30 年后红色中国的国 家经济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台湾已经跻身“亚洲四小龙”。对 1949 的中国来说,并没有工业文明的需求和压力。中国依然继续着农业经济主导 的社会体制。 “人民公社”运动是所有中国农民都沦为了“人民公社”的“社员”或者说,成为 被国家长期雇佣的终身“长

11、工”。在一波一波的政治运动压制下,被“军事化”的“社员”实质上已经退化成国家的“奴隶”: 衣服食物房屋统一配给(大食堂现象) 、农具牲口和生产生活用品收归国有、结婚生育由国 家审查批准(地主家庭子女极难通过) 、子女被集中生活学习(做革命接班人) 、禁止逃跑 (逃荒)由此引发了中国农业大倒退。痴人说梦似的“大跃进”人为导致了席卷全国的 大饥荒,数千万“社员”沦为饿殍冤魂。从 1949 到 1979 年的 30 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几乎一直维持在饥馑的底线边缘。 而国家以低买高卖的“剪刀差”从这些黎黑枯槁的农民身上掠走 7800 亿之巨,对外发生了数 场战争,以大量资金无偿援助阿尔巴尼亚等国

12、,制造原子弹,建设新城市,为非农业户口 群体建设工厂、学校、图书馆、文化宫以及其它公共设施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原始积累。1980 年后,中国又一次“土地改革”开始“人民公社”被解散, “社员”恢复为农民,但 最令农民失望的是,国家并没有恢复农民个体(个人或家庭)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而是 被国家以“集体”的名义“承包”给实质是暂时(3 年 5 年不等进行轮换)租给农民。中国 农民实质上由国家的“长工”变为国家的“佃农”,交完“租子”后剩余的归自己支配。这种即使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转变,中国农民的积极性仍然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中国农民在 1949 年 后第一次从土地看到希望,30 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第

13、一次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国家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国城市公民的 生活水平开始加速度跃升。国家控制的计划工业经济使农资用品(化肥、农药和农机等) 飞涨。有限的农业产出到了最高点后,土地收益甚至抵不上“土地租金”。城市化建设和南 方新兴的加工业对自由工人产生极大的需求。农民开始放弃“租来”的土地奔向城市。因为农民没有所有权,杀鸡取卵的耕作方法使大量土地被过度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造成 严重沙化,使土地生产力退化。从初生的婴儿到耄耋老汉都不能免除的“人头税”,和“三留 五统”等数不清名目的沉重税赋使农民彻底绝望,外出打工求生的民工潮在中国此起彼伏。国家开始通过户口政策壁垒、

14、 外出务工证 、 计划生育证 、 暂住证以及收容、遣送、 异地上学赞助金、城管等低劣的手段,重重阻挠农民进入城市谋生,以巧立名目的收费、 罚款、限制和暴力等形式,从这些中国最贫穷的公民身上继续敲诈和掠夺。工业化 20 年后,国家财富的疯狂增长令举世咋舌。这其间,国家一方面不断提高农 民的税赋,另一方面,以市场化的名义“巧妙”地摆脱了对农民的医疗、教育等责任和义务。 面对高企的医疗费和小学中学大学学费,农民依然难免一贫如洗,甚至自戕的悲惨现实。2006 年,农业税和农村 9 年“义务教育”学费终于被富裕的国家慷慨免除。但是,一场 针对沉睡多年的土地的“阴谋”随之出笼。三 城市城市是人类从农业社会

15、进入商品社会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 平得到更好的改善。城市使社会分工更加细致,使生产率极大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财富 增值。城市的诞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人的大量聚居和流动形成的商业社会,城市就 会自然形成。比如自然资源极差(几乎泡在水里)的威尼斯就是一个典型。对城市来说,居住和生活是一种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城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 的商品交易平台。人们来到城市并不是因为喜欢拥挤, (人口稀疏亲近自然的乡村其实更适 合人类“诗意栖居”。 )而是因为在城市可以进行更好的商品交易。劳动力、农业工业产品、 艺术品等可以在城市迅速转化为商品。正因为如此,城市的另外一种非常典型的特

16、点是人 口的高流动性。迁徙和流动是动物的一种本性,人也一样。因为工作、家庭、理想等原因,城市中的 人流动性要大大高于“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所以在世界所有发展比较成 熟的城市里,虽然住房数量巨大,但租赁仍是人们解决居住问题主要途径之一。1949 年后,中国从国家政治的考量“制造”城市。但因为没有现代城市理念和商业因素 的支持,以行政功能和工业生产构成的单一城市实质上是失败的,因此它更像是一个大村 庄,或者一个大工厂。好在有从农村以“剪刀差”敛聚的大量资金投入,才使这些“城市农民” 修建的“农民城市”免于破产。不客气地说,中国当时所谓的“城市”是在摧毁“真城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伪城市”。 “农民出身”的毛就曾经对梁思成讲,他心目中的北京城应当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一眼望去 全是烟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破旧立新”,硬生生把西便门、东直门、永定门之类的 “北京城”几乎全部摧枯拉朽好在留下了天安门。1980 年后,市场经济被部分允许,商业开始起步,面有菜色的城市开始获得生机。依 然以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