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4077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小学六年级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计划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学期进一步搞好语文探究性教学研究,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小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明确几个要点,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一、要有明确切实的指导思想一、要有明确切实的指导思想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

2、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具体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具备如下三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具体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具备如下三种意识种意识: 1.对象意识。在教师眼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个性、有特色、有思想的鲜活个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倾向、特长、爱好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情况,甚至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做到“心中有数” ,“心中有人” ;另外,既然学生有意识,会思考,那么教师就应该相信学生的留慧和能力,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

3、提问、大胆地假设。 2.环境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做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有高度的容忍精神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不断思考、实践;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决定探究什么问题时有真正的发言权;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想像,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一个在你看来是不切实际甚至荒诞的问题就反对甚至嘲笑学生。3.激趣意识。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提供相互矛盾的事

4、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学生的兴趣;其三,培养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 三、采取措施三、采取措施1.明确收集资料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目标性原则,二是价值性原则,三是全面性原则,四是准确性原则。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收集资料,如:积极观察、实地调查、测量、访问、网络查询、查阅文献资料、实验、实践等。还可通过学生设计问题,教师充当信息提供者这一方法来帮助学生收集资料。3.明确组织材料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择优性原则,即针对所收集的资科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系统性原则,即对所收集的

5、资料按内容、性质进行归纳、分类。 4.教给学生组织材料的步骤一是提取材料中的要目;二是对提取的要目进行分类;三是按类与类及所属项目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构建,得出一个简明有序的结构。 5.教给学生对资料进行概括与组织的方法。一是聚类组织法,即按照资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二是概括组织法,即对资料进行概括,概括包括:略去枝节、删掉多余、代以上位、择取要义、自述要义等,可用纲要法和网络法来实现;三是根 据材料内容本身的特点组织材料:按顺序关系组织,主要有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发展关系,按因果关系组织,可能是一因多果,也可能是一果多因,按种属关系组织,即网络法。 6.指导和帮助学生对由调查或实验

6、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祈,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四、得出结论四、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对资料进行组织、分析、与概括,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得出结论。具体策略如下: 1.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在进行逻辑分析时应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原则,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可靠性和针对性,确保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合理性。 2.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并对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需注意:明确实验目的;保证实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确保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性;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中的非预测因素进行灵活有效地处理、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在实

7、际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得出结论。但需注意:要客观地看待和分析实践中所发生的事情,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 五、验证结论五、验证结论 1.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去检验结论,防止“先入为主” 、 “暗示效应” 、 “功能固着”等因素的影响。 2.对方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其在逻辑上是否成立;广集材料以验证和进一步补充结论;重新进行实验操作,对照实验结论。 3.将结论用于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以便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 六、反思与评价六、反思与评价 反思是探究性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它不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更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反思时间的不同,将反思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对于活动的反思;其二,活动中的反思,即个体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其三,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的结果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阳加完全小学 张爱二一二年九月三日六六 年年 级级 语语 文文 探探 究究 性性 学学 习习 教教 学学 计计划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