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4026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璞玉待琢终成器 品格高人自成家-浅谈文物美术家石头娃季欣炜随着寒冬的来临,落叶纷飞,时间已经过去了 30 余年。我和小信都已过了耳顺之年。 在那苦难的日子里,我们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忆起我和小信共事的那些岁月,多少 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大约是在 1976 年,工厂为组织参加一次大型产品展销会,由时任副厂长的我牵头组织 配置工业展板。同时,从车间调来一名青工。听同志们讲,他进厂前曾策划、布置过渭南 军分区 “民兵工作巡回展” 。于是,我们相识了。他就是王小信同志,笔名石头娃。在当时推广华罗庚优选法过程中,我们厂的机械加工表演得到全省同行的一致好评。 厂里师傅们为参加全省先进刀具推广队巡回演

2、示,编写了一本工厂专用陕西省先进刀具 汇编 ,供其他兄弟单位学习交流。小信所设计的刀具也收入其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莅临西安,接见推广优选法各区代表时,王小信同志代表渭南地区受到了华罗庚教授的亲 自接见,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实际上,这位年轻人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努力。我们厂当时没有磨刀机,操作工人不得不自己手持刀具,在粉尘飞扬、噪声震耳的 砂轮机旁磨制刀具,然后上机试用。反复若干次,才能实验出一把好的刀具,小信设计的 刀具提高工效十倍。他所带领的 C616 车组,一年干了三年的活,三年完成了十年的工作 量,很多同志都晕倒在车间,就这还不肯离开车间一线。他就是这样干起工作不要命

3、的人。这年“全国工业展销会”在户县召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对展板的质量要求高, 小信了解到展板尺寸并确定内容后,从美工设计、采购、制作逐一完成。当时没有电脑, 全靠手绘。当我看到他拿出的设计方案时美观、大方、朴实、新颖的感觉,不禁使我眼前 一亮。在展销会上,我厂产品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厂领导集体交口称赞小信同志能吃苦、 肯钻研、脑瓜灵。粉碎四人帮后,小信正式调到技术科负责工业美术设计。在工厂试制橱房冰柜样机, 他所设计的样本、外观、标牌与同类产品相比较,外观抢眼,更符合人体力学。当时负责 机械设计的主设计师到现在还说:“石头娃有悟性,有才气” 。不久,他又再次被借调到渭南地区艺术馆,从事民间

4、艺术普查并组织展品赴京展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分别调离工厂,虽然都在西安,但很长时间失去联络,只断断续 续听到他在西安国画院七年,后又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后,他终于找寻到了 自己的方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专业美术工作。博物馆工作头绪众多,雕塑、陈列、文 物保护、古画复制、文物鉴定、包括美术编辑等等。他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临摹的古画, 几乎乱真。20 多年过去了,才慢慢将他锤炼成为一名文物美术家。发表作品千余幅,在国 际美术大展中获过金、银、铜牌奖项。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联合会副主席、国家书画院副院 长等各种头衔、荣誉,纷至沓来。从此以后,石头娃这个名字比王小信更为大多数人所熟 知。

5、当我们再次重逢,他送我一本自己编著的中国书画鉴定实例 ,由于我对书画不懂, 书画鉴定知之甚少,更无法谈及美术史论。恶补之时,翻阅到该书的“文史背景知识”一 章,感到非常实用,滤清了我不少模糊的认识。其中, “中国书法史知识”内容丰富,使我 爱不释手,将此书放在案头,忙里偷闲翻阅之时,不失为人生一件快事。最近南方周末报导:多家文物拍卖从业者,揭露文物市场混乱情况。明确提出,目前 的文物、字画拍卖市场可以用“乱象从生” 、 “无法无天”两个词来精确形容。高度成熟的 制假、造势、拍假、假鉴、护鉴形成完整的产业利益链条。一位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收藏家,花 20 万从拍卖公司拍得的三幅民国时期的画作,居然

6、竟是印刷品,我看了以后非常惊 讶。就此问题,利用国庆长假,翻阅石头娃编写的书籍。才知编者的良苦用心,书中所述 多为作者实践收获,不同于一般汇编资料,绝非一本拼凑、抄袭之作。石头娃早在 2003 年 就在书中揭示,随着电脑和工程复印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用半制作半画的方法制作“赝品” 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他明确警示:“专业的鉴定家遇此也可能打眼,收藏家稍不留意 就要交学费” 。他在书中特别指出赝品“可能就出自河北天津地区,请大家留意” 。可惜那 位收藏家没能看到石头娃写的书。有一次石头娃无意之中在古玩市场发现几麻袋彩陶碎片,拼凑时方发现尚缺 1/5,修复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他竟然修复的完好无缺。

7、谈起他的得意之作,是迄今为 止已发现最大、最精美的汉代彩陶俑。通高为 85 厘米的女俑,与通高为 87 厘米的男俑, 称之为“官吏棉袍俑” 。 石头娃精湛的修复技艺,我想应该得益于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多 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超凡的悟性和不懈的钻研精神,也可能与他在工厂里的历练有 关。历经一个多月的无缝修复,两尊色彩斑驳的西汉彩陶俑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禁惊 叹修复者的高超!漆器脱脂工艺是全世界文物修复的三大难题之一。对一个既无特殊设备,又无大量资 金支持的,完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历经三年时间终于恢复了“彩漆乐舞人物古瑟”的原 来面貌,填补了国家的空白,使得这个沉睡了 2000 多年前的战国珍

8、贵文物重放异彩。石头娃经过多年探索,于 2005 年发表了庄子、圈 。这两幅画作是采取中国水墨语 言并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办法,将其写生稿、采风照片输入计算机,经过整理、升华,使其 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作者再用水墨将其稿表现出来,称之为多媒体水墨画探索。石头 娃说:“普通画家关注的是寻求自我语言,多变现。有抱负的艺术家关注的是中国画发展 的大课题,怎样将中国画推向现代,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正是这些热血男 儿的奉献,社会才能得以进步。30 年如一日,石头娃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的艺术家。石头娃与众不同,视名利为过眼云烟。在标准缺失的现代,长期笔耕不辍,从中探索 总结出了当代中国画新的品评标准:“天灵之气、自然之气、文人之气” 。 几十年来,石 头娃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视觉证明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正确性。正是这样一块路边不起眼的 “石头” ,为当代中国美术落下了重重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