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3423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亲情歌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1背背 影影 朱自清朱自清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 理解本文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2、通过朗读,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二)技能性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精读课文,分析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及作用。 (三)情感价值目标: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认知阅读部分的内容,然后

2、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在教师 的点拔下完成理解阅读部分的内容,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拓展阅读部分的内容。 教材类型:教材类型:讲读课文 课时数课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读导学过程导读导学过程 导入:我们很容易想起自己的父母,同学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你们的关 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父母对你们的爱可曾令你们感动过?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令你感 动的故事?并谈谈你们当时的心情。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他是怎样写自己的父亲的?怎样描绘 父子深情的。一、认知阅读一、认知阅读作者介绍(课件展 示) 朱自清,字佩弦,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代表作有诗文

3、 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二、理解阅读二、理解阅读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讨论问题(一)听范读录音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亲浦口送别)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2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板书)一、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二、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父疼子 子三、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子爱父 情四、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深 学生合作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讨论 问题(二):父疼儿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亲自送行 照看行李讲定价钱 送子上车拣定座位 叮嘱儿子嘱咐茶房 为子买橘细心关照

4、周到入微 4、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望父买橘见背影,教师要注重引导:从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动作分析) 5、父亲还用什么表达了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教师找学生读父亲的话,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依依惜别 之情。) 讨论问题(三):儿爱父 6、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爱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讨论,教师点拨) 7、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事情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三、拓展阅读弹指间,我们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在以往的几十年里,肯定有一些对你的成长有 过深刻影响的人,请你用一二百字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四、小结:本文通过叙述车站送别以及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

5、的爱,也抒发 了作者对儿子深切的思念。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的爱最 无私。学习本文我们应该 能深深的懂得这份爱。懂得许许多多关心自己的那些人的爱。歌曲懂你结束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二、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父疼子 子三、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子爱父 情四、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深亲自送行 照看行李讲定价钱 送子上车拣定座位 叮嘱儿子嘱咐茶房 为子买橘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3细心关照 周到入微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阅读第一节思考: 这样的开头在什么文章中见过?有什么作用? 讨论,回忆。 明确: 作用:点题,表现了对父亲的强烈思念。 二、讨论课文 2-7 节,重点讨论第

6、六节。 1.读 2-3 节讨论: 读文中提示,开头交代家境惨淡的作用: 为下文写背影作铺垫特定的悲凉环境, 家境惨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伤不伤心?而此时的父亲却来安慰我这能看出 父亲怎样的情怀? 总结:更能够看出父亲心胸的宽阔,父亲情怀的高尚。 2.讨论 45 节 。 A 讨论文中提示: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再三”和“踌躇”? (第一个“再三”:不放心,周到,细密。第二个“再三”:确实可以不去。两个 “踌躇”:事情太忙。 悲凉,惨淡的送别充满了爱子之情,为下文写“背影”在情字上 作了铺垫。 ) B 两个“嘱”和两个“忙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有什么 作用? ( 在父

7、亲的眼里,我始终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两次提到年龄:一是:父亲不必操 心;二是我对父亲的爱还不理解。从反面衬托了父亲的爱的无私和真挚。) 3.讨论第六节: A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 讨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的含义? 提示:为什么要买橘子?为什么不要走动?为什么自己去买? 总结: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处不在。 C 标出文中的动词。并分析动词在文中作用? 动作艰难:身体肥胖,步履艰难蹒跚,探,下去,攀,缩,倾 爱的感人,爱的忘我。 D“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的含义: 提示:总算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放心了。 总结:是从“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

8、轻松正是 一种爱心,越是尽到父亲的责任,心理越觉得踏时满足劳累,灾祸都忘了。 E讨论父亲两句话的含义: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总结:挂念,关心。爱的仔细,爱到永远。 F 论“我”眼泪的原因 疏导:找出文中“我”爱父亲的文字。 理解父亲,疼爱父亲。背影的感人。 G 总结第六节: 细致地刻画背影,集中的表现父亲无私,伟大的爱。 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44.讨论第七节 A 父亲的老境如何?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时? 总结;黑暗,衰败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和困顿。 对父亲的理解。 B 两个“惦记”说明了什么? 总结:对前途无望,对社会绝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C 读父亲

9、的一段话,分析含义: D 总结:安慰,老境颓唐,为父亲坎坷的一生伤感,表现了对父亲的爱和思念。 三、全文: 1.背影刻画背影怀念背影。 思念 疼爱 思念 2.父爱子子爱父。 附:1,板书设计; 最不能忘记: 点出背影 祸不单行: 衬托背影 徐州 送我上车: 引出背影 南京 买橘子 :刻画背影 去:蹒跚,探身,攀,缩,倾。 浦口车站 回:爬,抱,放,扑,走, 写信: 思念背影。 北京 6 6 慈母情深慈母情深 梁晓声梁晓声 教学目标 1.了解梁晓声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赏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 感激、热爱与崇敬之

10、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介绍梁晓声 当代作家,主要长篇小说有雪城、年轮泯灭等。 2.题目解说 本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不仅写出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还包括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试复述课文。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52.自读课文思考:主要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 明确:全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开头第一段总领全文。运用倒叙的手法。下文分写两 件事表现慈母:一是讨回小人书;二是给钱让我买了第一

11、本长篇小说。 3.这两件事写法有什么一同? 明确:两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两件事写法不同:第一件事运用顺叙,便于把握 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二件事采用倒叙。便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在当时贫困的情况下,母亲 却能够慷慨给我买书,突出慈母的形象。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三、再读课文,体会慈母情深 1. 阅读课文,勾画文中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 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明确:课文在叙事过程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中,集中表现了慈母的深 情,同时融入“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感激、崇敬与热爱母亲的情感,起 到了抑扬错落的感情美,如文中 “背

12、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 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 去” 相似的句子很多,如: “母亲说完,门户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母亲的辛苦和钱来之不易) 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着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搂” 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疼爱。) 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态 度坚决。)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感

13、受。 四、拓展阅读 练习册 P30美丽如初 五、板书设计 小说第一次发表 平凡,辛劳讨回小人书 慈祥,善良 慈母情深 感激母亲 买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执著,有远见 (倒叙)第二课时 一、阅读探究 1分角色朗读母亲带“我”讨回书的那部分。说说看,“葛里高利”为什么叫来一 辆小汽车,把“我”和母亲一直送到家门口? 2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七年级上册6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 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3熟读“那

14、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地方”到文章结束。思考、讨论下列问 题。 A描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什么作用? (本文描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恶劣、艰苦,劳动场景忙碌、紧张,又脏、又累,可 见母亲挣钱的艰辛,与下文母亲毫不犹豫给钱让我买书形成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母亲对 “我”的疼爱、慈祥,突出主题。) B文章最后说,“我鼻子一酸,摸着钱跑了出去”,这与朱自清被父亲的“背 影”感动得流泪比较,你觉得哪一个更精彩,更动人? (选取自己认为更精彩、更动人的作一分析。如:我觉得本文的描述更精彩,更动人。 我目睹了母亲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深切感受到母亲挣钱的艰辛,却为了满足孩子强烈 的读书愿望,给钱买书,实在令我感到辛酸、感动,更加感激、崇敬母亲。) 4“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为什 么即使为母亲也不能买“任何别的东西”? (因为当时家境贫困,母亲挣钱不易,艰辛的挣钱只为维持家庭生活和满足孩子读书 的强烈愿望,从来不考虑自己,正如文中所述“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 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所以即使为 母亲也不能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5 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